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頒佈王政復古的詔書時,已經隱約看到了先帝孝明天皇的攘夷聖志得以實現的曙光。但天卻驟然間陰沉下來,隨著年月的
逝,愈加推行開明政策直至今
。明治三年,原公爵、現親王滿公能久王被敕許赴德國留學。在這一年的年末,庶民佩帶刀劍也被加以
止。明治四年,准許剪髮和廢除刀劍,與外國陸續簽定條約。去年明治五年則採用了陽曆。今年正月,設置了以鎮撫民眾為目的的六鎮臺,大分縣卻發生了動亂。社會正向著與先師提出的政事之本義完全相悖的方向發展。與其說社會是在發展,倒莫如說正在傾倒、崩潰。希望落空,人心慌亂,汙濁取代了清純,鄙俗戰勝了高雅。
倘若先師在世看到這一切,他會作何想呢?倘若先帝在世御覽到這一切,又將如何決斷呢?
太田黑他們本不可能知道,明治四年,當巖倉公爵出巡歐美時,同行的副使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在船上屢屢進行的關於國體變革的爭論。副使們極力主張,為了與歐美列強對峙,
本理應實行共和制。
另一方面,由於明治五年神祗省改為教部省,接著又廢止教部省而設置社寺局,使祖傳的神社降格於和外來的寺院等同的地位,從而使得先師所倡導的復古與祭政一致的主張,幾乎失去了實現的希望。…現在,太田黑正要進行兩項祈請。首先是加屋霽堅的志向,即所謂“以死諫當道,惡政須革新”加屋想模仿明治三年薩摩藩武士橫山安武士壯烈的死諫,全依靠進言,刀不血刃地制伏對方,在提建議書後立即自刃,以死諫來達到目的。可他的同志們卻對死諫的實際效果表示懷疑。
第二,當死諫不被採納時,是否可以“夜暗揮寶劍,當道佞除”太田黑也認為,如果神意就是如此,也就只能
身而出了。
《祈請考》中建議以神武天皇曾使用過的壇酒或糖稀法來進行這項神事,可太田黑卻依據從宇土的住吉神社傳過來的伊勢大神宮系統的祈請秘法,先把事先選妥的桃樹枝削好,再剪下美濃紙粘附在上面做成紙幡條,然後寫出留待答覆承諾與否的咒文。
接著,再把寫有“以死諫當道,惡政須革新之事,可也”的紙條一張,與三張“…之事,不可也”的紙條分別成紙團,使它們分不出哪個是可,哪個是不可,並將其置放在案桌之上,然後從前殿走下臺階,又從階梯上到正殿,恭恭敬敬地推開大門,在正殿裡那白晝的黑暗中曲膝而行。
烈當空,正殿內暑熱難當,蚊蟲在暗處嗡嗡作響。陽光照到正在正殿門口叩頭的太田黑的淨衣下襬上。白
祭服的生絹褲裙沐浴著身後的陽光,宛若摺疊起芙蓉一般。太田黑先誦讀了大祓之辭。
神鏡在幽暗之中泛著黑的光亮。就像清晰地
覺到正從額頭
向太陽
的汗珠在耳邊爬行一樣,太田黑實實在在地
到,在這暑熱難耐的黑暗中,神明正注視著自己。他覺得,叩擊著自己心房的鼓勵,直接變成了神的鼓勵,在這正殿的四壁轟然作響。因暑熱而困憊不堪的身體,期待著眼前那塊全身心向往著的幽暗之中,有一種看不見的清純,如同清澈、涼
的泉水一般汩汩
出。
太田黑揮舞紙幡時,紙幡發出了恍如鴿子拍打翅膀的聲響。他先用紙幡在案桌上左、右、左地擺動了幾下,以示潔淨,然後靜下心來,將紙幡輕緩拂過案桌。
四個紙團中,有兩個被粘在紙幡上離開了案桌。他打開這兩個紙團,著門外照進的光亮,清楚地看見一個紙團的皺摺之中的“不可”二字。另一個也是“不可”
…
誦讀禱辭後,他開始進行第二項祈請,也就是卜問“夜暗揮寶劍,當道佞除”一事。
同上次一樣,在四個紙團中惟一被粘上的那個紙團裡,寫的是“不可”二字。
接太田黑回來的四位同志,都低頭恭候神明垂示,內中只有加屋霽堅一人在用銳利的目光窺視著太田黑那被汗水濡溼了的蒼白麵孔。38歲的加屋早已決定,只要符合神意,就一人自刃,以代同志們進行死諫。
太田黑什麼也沒說。終於,在最年長的上野追問下,大家才知道兩項事情都不符合神意。
儘管沒能得到神明的允許,可大家決心獻身報君國的志向並沒有改變。他們提出,應在神前重複誓言:今後更加竭誠祈禱,等候值之神①賜予懺悔之
,只待時機到來,全體同志便不惜以身相報。接著,大家再次來到前殿,在神前把奉上的誓書焚燒成灰燼,浮在神水之上,再由大家相繼喝下。
神風連的“連”在熊本地方是鄉黨的意思,也是諸如坪井連、山崎連、京町連等培養武士作風的地方團體。櫻園門下的志士們之所以被特別稱為“神風連”卻不只是因為這些。據說,明治七年,在縣廳舉辦神職人員試考時,這一派人的答案竟像是事先約好了似的,都是“若人心匡正,皇道中興,則有如弘安年間平元寇,神風忽起,夷狄盡除”考官一驚之下,將他們稱作“神風連”並由此叫了開來。
在這些志士裡,諸如富永喜雄、野口知雄、飯田和平、富永三郎、鹿島甕雄等年輕人,更是在常行動中如實地表現出這一派的
神——忌諱汙穢,憎惡新政。
①即司管改正罪惡和禍害的善神。
野口知雄認為電話線是西方傳來的東西,因而決不在電話線下走過。順便說一下,電信規則是在明治六年制定的。他每天前去參拜清正公①的廟宇時,都要特意繞道,選擇那些沒有電話線的路走。當實在繞不開而必須從下面經過時,則張開白扇遮住頭頂,然後再從電話線下走過。
他還經常把鹽放在袖中,每當遇上僧侶和穿洋服的人,或是喪葬儀式,就要撤鹽淨身。由此可以看出,就連這一派領導人中,據說最不喜歡讀書的福岡應彥也愛不釋手的篤胤所著的《玉襻》,對青年們所造成的影響。
富永三郎曾賣掉哥哥守國的賞典俸祿②,當他前往白川縣廳領取錢款時,得到的卻全是紙幣。三郎從未觸摸過在西洋穢風的影響下製成的紙幣,於是他就用筷子夾著帶回家去了。
櫻園先生喜愛年輕人的武骨,他們大多不近風雅。當白川原頭賞月時,他們就會想:這次看到的明月,可能是在人世看到的最後一次明月了;而在賞花時,又會認為:今年的櫻花,是自己最後一次觀賞的櫻花了。於是,大家一同唱起水戶的志士蓮田市五郎所作的和歌:“執矛望明月,頓生
慨千萬縷。高天灑銀輝,何
照我忠骨上,祈我神相佑”櫻園先生曾教誨說,幽界沒有生死,若細說起現世的生死,則始於伊
那歧和伊
那美兩尊神的祈請。不過,由於人是神的兒子,只要其身心不被各種罪孽和汙穢所染,履行神創古道,為人正直、清白,就能擺脫現世的死、滅之境而昇天成神。
櫻園先生曾賦歌曰:天鵝沖天翔,我自陣陣心相慕。
若能追隨去,空遺骸骨在人世,亦為何所惜?
明治七年二月,徵韓黨在佐賀舉兵暴亂,熊本鎮臺也出兵鎮壓,城裡一時只剩下守軍二百來人。太田黑認為,不應當錯過這個時機。
①加藤清正(1562-1611),熊本縣人,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先鋒大將。
②明治維新之初,除發給華族和士族世襲的俸祿之外,政府還對有功勳的公卿、諸侯賜以獎賞俸祿,分為永世祿、終身祿和年限祿等幾種。
對於革新惡政的大略,太田黑早已成竹在。那就是清君側,弘皇運,莫過於舉發義兵,首先奪取熊本鎮臺,以本城為據點募集同志,進而與東西各地的同志相呼應,揮師東上。現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攻佔鎮臺。對於同志們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