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神風連史話山尾綱紀著·其一、祈請·①明治六年夏的一天,在熊本城南二里外新開村的大神宮裡,聚集著四位壯士,他們正隨著神官的養子太田黑伴雄拜神。

新開皇大神宮是伊勢大神宮的分祠,在這裡又被稱之為伊勢新開。這座茅草茸就屋頂的簡樸神社,兀立在綠油油的稻田裡的樹叢②中,深受全縣民眾的尊崇。

參拜很快就結束了,四人把太田黑一人留在前殿,全都退到了太田黑家的客廳裡。因為太田黑還要進行秘密的祈請。

這四人是:面冷峻的壯年加屋霽堅,年逾花甲的上野堅吾,同為五十多歲的齋藤求三郎和愛敬正元。加屋留著全發③,他們的肋下全都放著佩刀。

他們緊張地等待著祈請的結果,四人連汗也顧不上擦,彼此間各不相望,一言不發地端坐在那裡。

蟬的鳴叫聲,把烈蒸騰的空氣心縫製成了厚厚的棉布納衣。臥龍松濃密地遮掩住了客廳前院的水池。廊簷下沒有一絲微風,可池邊的菖蒲葉,卻都在微微擺動,不管它們或劍一般直立,或蜷縮成一團。滿是細小花苞的百紅那白的枝條,竟攪得滿池水影斑駁。

文原文為宇氣比,指在神明之前祈禱,占卜吉凶成否等。

本的神社和世家周圍通常植有樹叢。

③江戶時代老人、苦行僧和醫師等可保留全發,無須像其他人那樣剃去一半頭髮而形成月牙狀髮型。

蔥蘢,就連胡枝子的葉片,也被染上了厚重的綠。黃的蝴蝶在飛舞。庭院邊緣的那片並不很高的杉樹林間,碧空如洗,卻又粲然、靜寂。

加屋用銳利的目光向神殿那邊望去。對這次祈請,他抱著與眾不同的期待。

大神宮的前殿,中央懸掛著細川忠利侯爵的白鞘寶刀橫匾,左邊是畫著龍的匾額,右邊懸著的匾額則是細川宣紀侯爵的雌雄白雞圖。此外,還有黃檗雪機手書的“萬治三年大神宮”的題詞。為了諸侯親自參拜或派人代為參拜,房間靠牆處還設有供陳設裝飾品用的高臺。

太田黑伴雄身著淨衣,跪拜在神前。他的脖頸細小、瘦弱,面蒼白,如同病人一般。這是因為每當向神祈願之前,都要避谷斷食七至十天,五十至百之內,不近煙火之物。

這種請示神意的祈請,深受三年前故去的本家先師林櫻園①的重視,他甚至著有《祈請考》一書,這也可以說是先師遺訓的髓。

櫻園的國學遠比篤胤的“幽顯一貫”論更為徹底。他提出“神事本也,現事末也”還主張“治世政人者,以神事為本,現事為末,合本末為一,治世政人時則天下不足而治”把秘意的本歸於占卜神意的祈請。

在《祈請考》一書的序文中,櫻園寫道:“祈請為神道最奇靈之神事,尋其源,乃天照大神②共須佐之男命③於九天之原野示此奇術,後傳至今世”須佐之男命為證明自己心明如鏡,通過祈請生下了眾皇子,其中就有邇邇藝命的父神天之忍穗耳命,這尊神又開創了天壤無際的皇族,所以祈請是神事的本之所在。雖然通過這種神事可以請示神命或得以體察神意,但從中世以來卻中斷了,櫻園想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上使它得以復活、再生。

①林櫻園(1798-1870),本朱子學派儒學家,著有《祈請考》和《昇天秘訣》等書。

②天照大神為傳說中創造了大和民族的太陽之神。

③須佐之男命也叫素盞鳴尊,傳說中的統治者,為天照大神之弟。

祈請就是這種“尊貴至極、靈驗至極的神道”皇國則是靈言相佑的繁榮國度。也就是說,靈言的妙用,使得皇國明顯得到了天神地祗的庇佑。由此可見“祈請之神事亦為靈言之道”當某人引用熊本地方的藩學①——宋學的治國平天下理論,對祈請的神秘不屑一顧時,櫻園這樣說道:“當今世上,治人者為凡人,被人治者亦為凡人。凡人慾治凡人者,有如汪洋之上,無舟救溺水之人。惟有祈請為浮寶,即拯救溺水者所必須之舟船也。”櫻園是一位博學的人,以真淵②、宣長③的國學為其本,漢學領域飽讀經、子、百家,佛典方面則知大乘、小乘,甚至對於蘭學④也有所涉獵。櫻園曾立志對內昭皇道,對外揚國威。可當彼理⑤來航時,當政者束手無策,卻要把攘夷論轉為倒幕⑥工具。櫻園對當政者的這些權術深厭惡,後來遁於世外,潛心研究幽玄之學。

他祈求神世復古,不滿足於真淵、宣長等人對古典的解釋,決心依據古典來闡明古神道,匡正世人心,使這個世界恢復為清明神世,以得天佑。也就是說,要實行古道,實踐復古。他甚至還談到了“希臘的蘇格拉底”表示讚賞這樣的說法:道原本為無道之國所倡導,皇國雖然無道,卻反而比之更為出

①江戶時代諸藩為教育本藩子弟而設立的學校,也叫藩校和藩學校。

②賀茂真淵(1697-1769),江戶時代的國學者,著有《萬葉考》等書。

③本居宜長(1730-1801),江戶時代的國學者,著有《古事記傳》(1798)、《古今集遠鏡》(1794以前)和《源氏物語玉小櫛》(1796)等書。

④自江戶中期起,以荷蘭語為工具研究西洋諸學科的學問。

⑤彼理(1794-1858),美國人,1853年率領美國艦隊遠航本,迫使江戶幕府打開門戶與其通商。因其所率軍艦均為黑,議事件亦被稱為黑船事件。

⑥江戶末年,本在野勢力提出推翻幕府,還政於天皇。

神之道,就是祭政一政,奉侯現世人神天皇,與奉侯彼世的遠古天神是一致的,祭祀都應該秉承神命而行,而秉承神命就要竭盡虔誠,這就只能依靠祈請。

這位熱心的敬神家在其一生中,培養出了以太田黑伴雄為首的眾多純潔的信徒,這些門徒悲嘆櫻園故去時的情形,甚至可以與圍著涅磐了的釋迦的那些弟子相提並論。

今天,在先師故去三年之際,太田黑伴雄淨心潔身,以一種緊迫的心情,進行這次祈請的神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