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垂暮(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韻兒的婚事,就在那次賞桂的時候被提了起來,之後很長時間沒有再放出消息。九月份,雍正忙著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編纂他慷慨昂的自白書——《大義覺
錄》。我不懂政治,不知道雍正這樣做是不是另有深意,至少我看不出深意,我看到的就是一個被氣壞了的老頭,下定決心要把別人罵他的再罵回去。讀著那些一絲不苟地解釋和理論,也不免很同情雍正。不管當年多少謎團多少疑雲也好,後來又有多少冤屈和猜忌也好,雍正這個皇帝總歸也做了七八年了,到了這種時候還要分出閒心對抗這種隨時上升到民族仇恨的沒事找事,編纂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到底是民之無聊,還是君之無奈?
臨近萬壽節的時候,允祥又開始了反覆低燒的症狀,本來我們都預備好要回府過冬,這下子也耽擱了下來。雍正人已經回了宮,東西還是三五不時地送,沒過幾天更是恩賞加儀仗一倍,這樣的舉動讓允祥心裡很急,整天煩躁地躺也躺不住,白天就坐在炕桌前寫寫畫畫,夜裡不是我攔著,只怕要把炕桌都搬到上去。一連五天,一點都沒閒著,我見這個情形,預備萬壽節禮的事也不能專心籌劃,索
就折騰了一趟回去了。
府裡一切倒還是井井有條,只是妍月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吃齋唸佛,再也不出來。據說,倒是綠映時常去找她說說話,顯得十分關心。我不在的時候,府裡很多事情都是綠映接手,我驚訝於她這麼快就能進入狀況甚至得心應手,只有一點不夠聰明,就是她太急於替換掉我已經定下的模式,即便在我面前也是一樣。
回府的轉天,綠映就抱著賬本來跟我彙報:"額娘,月錢剛剛放了出去。月額娘屋裡,心額娘屋裡,還有大嫂子院裡共五六個大丫頭已經到了年歲,按例放出去了。莊子上的例和賞錢前兒來人領了去,這些之前斷斷續續的也都和額娘稟過了。另有小廚房的採辦,孩兒覺得與其多費一份腳力,倒不如跟外頭廚房一併換了大車子,每只從大廚房這邊領。三是心額娘屋裡的大哥兒如今眼看要念書了,孩兒去那院子看過,另建書房還不如把西屋闢出來,至於文房四寶的例幾個叔伯都不一樣,究竟按誰的請額娘定奪。四是萬壽節的禮,孩兒雖沒辦過,翻看往年的賬目多少也能明白些,有不明白的少不得還得來問額娘。"我聽到這裡擺擺手道:"前面的都還妥當,只是小廚房時常要預備王爺的藥膳,不是隻為了給我這院裡做飯用的,府裡哪一院有了身孕鬧了
病,都有小灶開,所以這材料採辦不能混淆,何況小廚房的開支都算在我份例裡,倘或並了那就把這份例革出去了?"
"是,孩兒魯莽。"我呷了口水又說:"大哥兒書房的款子早已撥出去了,到底怎麼個主意,應該由你心額娘說了算,或修繕或另建,全由她高興就是了。至於大哥兒上學的例,當初你大哥的那一份太散,四阿哥的那一份又太多,依我說就按著你們三阿哥的例吧。"
"是,孩兒回去就查。"我叫住轉身走的她:"還有,萬壽節的禮你不用
心了,我跟王爺自掏體己。哦,對了,素畫診出了喜脈,可有這回事?"
"正要跟額娘說這個,畫兒妹妹這一份補要怎麼給呢?"說到這個,她的眼睛又抬起來,那股寒光叫我後背抖了一下。
我想了想,說:"也從我這裡,不必動公中的,一應飲食用藥,有我親自料理。"等她走了以後,我有好半天緩不過勁來,府里人彙報大小事我聽得太多了,還從來沒有這種疲勞的覺,好像剛才一直在戒備什麼,這會兒神經一下子從緊到松,倒覺得累。我對自己解釋大概是她那種很硬的說話語氣叫我難以適應所致,可我還是不可遏止地想起惜晴,從前跟她在一起,總是喝著茶吃著點心,談笑風生中商量著府裡的事。惜晴,原本以為她是韻兒的補償,可是現在,韻兒的折磨仍在繼續,可是惜晴帶給我的安
卻連一抔黃土都被風颳了個無影無蹤。
我這邊正忍不住掉眼淚,外面有人傳:"王爺回來了。"我一愣,這會子就回來了?難道身子又不了?果然,我掀開簾子就看見他從院門跌跌撞撞地進來,扶著他的小福子也跟著一搖三晃,我趕忙上前接住,這才看清他臉
青灰,緊抿著嘴,險些倒在我身上。好不容易把他扶進屋子裡坐下,一摸額頭燒得滾燙,我嚇得不清,慌忙先去絞冷帕子。他拉住我,把其他人都打發走,又囑我把門好好關上,這才小聲說:"等萬壽節過了,我要出趟門。"
"去哪兒?"我掙開他,自去一邊絞了帕子敷上。
他咳了幾聲,一幅懊惱之極的模樣:"我要去再尋一塊龍,總是要去堪風水的。"
"怎麼又要去,早好些年,不是堪了九鳳朝陽山麼?"他一把拉近我:"正是那地出了問題,建到今天,已是初具規模了,誰料想,昨兒個來了密報,竟然說有砂石,一大早皇上就封了那道摺子給我看,把我唬得魂飛魄散,死罪,死罪啊!"我趕緊握了他的手,心裡也緊張不已:"有這麼嚴重?那,那皇上有沒有怪罪你?"他搖搖頭:"所以我才得儘快再去尋,出了這樣不吉的事,皇上竟為我壓下來,其實治不治我的罪還在其次,倘或這事傳了出去,又不知怎麼樣被添油加醋地詆譭,才剛穩當些,可不能再生枝節。幸好幸好,儀仗的事我始終都沒鬆口接受。"垂暮(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韻兒的婚事,就在那次賞桂的時候被提了起來,之後很長時間沒有再放出消息。九月份,雍正忙著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編纂他慷慨昂的自白書——《大義覺
錄》。我不懂政治,不知道雍正這樣做是不是另有深意,至少我看不出深意,我看到的就是一個被氣壞了的老頭,下定決心要把別人罵他的再罵回去。讀著那些一絲不苟地解釋和理論,也不免很同情雍正。不管當年多少謎團多少疑雲也好,後來又有多少冤屈和猜忌也好,雍正這個皇帝總歸也做了七八年了,到了這種時候還要分出閒心對抗這種隨時上升到民族仇恨的沒事找事,編纂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到底是民之無聊,還是君之無奈?
臨近萬壽節的時候,允祥又開始了反覆低燒的症狀,本來我們都預備好要回府過冬,這下子也耽擱了下來。雍正人已經回了宮,東西還是三五不時地送,沒過幾天更是恩賞加儀仗一倍,這樣的舉動讓允祥心裡很急,整天煩躁地躺也躺不住,白天就坐在炕桌前寫寫畫畫,夜裡不是我攔著,只怕要把炕桌都搬到上去。一連五天,一點都沒閒著,我見這個情形,預備萬壽節禮的事也不能專心籌劃,索
就折騰了一趟回去了。
府裡一切倒還是井井有條,只是妍月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吃齋唸佛,再也不出來。據說,倒是綠映時常去找她說說話,顯得十分關心。我不在的時候,府裡很多事情都是綠映接手,我驚訝於她這麼快就能進入狀況甚至得心應手,只有一點不夠聰明,就是她太急於替換掉我已經定下的模式,即便在我面前也是一樣。
回府的轉天,綠映就抱著賬本來跟我彙報:"額娘,月錢剛剛放了出去。月額娘屋裡,心額娘屋裡,還有大嫂子院裡共五六個大丫頭已經到了年歲,按例放出去了。莊子上的例和賞錢前兒來人領了去,這些之前斷斷續續的也都和額娘稟過了。另有小廚房的採辦,孩兒覺得與其多費一份腳力,倒不如跟外頭廚房一併換了大車子,每只從大廚房這邊領。三是心額娘屋裡的大哥兒如今眼看要念書了,孩兒去那院子看過,另建書房還不如把西屋闢出來,至於文房四寶的例幾個叔伯都不一樣,究竟按誰的請額娘定奪。四是萬壽節的禮,孩兒雖沒辦過,翻看往年的賬目多少也能明白些,有不明白的少不得還得來問額娘。"我聽到這裡擺擺手道:"前面的都還妥當,只是小廚房時常要預備王爺的藥膳,不是隻為了給我這院裡做飯用的,府裡哪一院有了身孕鬧了
病,都有小灶開,所以這材料採辦不能混淆,何況小廚房的開支都算在我份例裡,倘或並了那就把這份例革出去了?"
"是,孩兒魯莽。"我呷了口水又說:"大哥兒書房的款子早已撥出去了,到底怎麼個主意,應該由你心額娘說了算,或修繕或另建,全由她高興就是了。至於大哥兒上學的例,當初你大哥的那一份太散,四阿哥的那一份又太多,依我說就按著你們三阿哥的例吧。"
"是,孩兒回去就查。"我叫住轉身走的她:"還有,萬壽節的禮你不用
心了,我跟王爺自掏體己。哦,對了,素畫診出了喜脈,可有這回事?"
"正要跟額娘說這個,畫兒妹妹這一份補要怎麼給呢?"說到這個,她的眼睛又抬起來,那股寒光叫我後背抖了一下。
我想了想,說:"也從我這裡,不必動公中的,一應飲食用藥,有我親自料理。"等她走了以後,我有好半天緩不過勁來,府里人彙報大小事我聽得太多了,還從來沒有這種疲勞的覺,好像剛才一直在戒備什麼,這會兒神經一下子從緊到松,倒覺得累。我對自己解釋大概是她那種很硬的說話語氣叫我難以適應所致,可我還是不可遏止地想起惜晴,從前跟她在一起,總是喝著茶吃著點心,談笑風生中商量著府裡的事。惜晴,原本以為她是韻兒的補償,可是現在,韻兒的折磨仍在繼續,可是惜晴帶給我的安
卻連一抔黃土都被風颳了個無影無蹤。
我這邊正忍不住掉眼淚,外面有人傳:"王爺回來了。"我一愣,這會子就回來了?難道身子又不了?果然,我掀開簾子就看見他從院門跌跌撞撞地進來,扶著他的小福子也跟著一搖三晃,我趕忙上前接住,這才看清他臉
青灰,緊抿著嘴,險些倒在我身上。好不容易把他扶進屋子裡坐下,一摸額頭燒得滾燙,我嚇得不清,慌忙先去絞冷帕子。他拉住我,把其他人都打發走,又囑我把門好好關上,這才小聲說:"等萬壽節過了,我要出趟門。"
"去哪兒?"我掙開他,自去一邊絞了帕子敷上。
他咳了幾聲,一幅懊惱之極的模樣:"我要去再尋一塊龍,總是要去堪風水的。"
"怎麼又要去,早好些年,不是堪了九鳳朝陽山麼?"他一把拉近我:"正是那地出了問題,建到今天,已是初具規模了,誰料想,昨兒個來了密報,竟然說有砂石,一大早皇上就封了那道摺子給我看,把我唬得魂飛魄散,死罪,死罪啊!"我趕緊握了他的手,心裡也緊張不已:"有這麼嚴重?那,那皇上有沒有怪罪你?"他搖搖頭:"所以我才得儘快再去尋,出了這樣不吉的事,皇上竟為我壓下來,其實治不治我的罪還在其次,倘或這事傳了出去,又不知怎麼樣被添油加醋地詆譭,才剛穩當些,可不能再生枝節。幸好幸好,儀仗的事我始終都沒鬆口接受。"85節:垂暮(下)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1)他笑笑,端起碗重新扒拉兩下,含糊不清地說:"沒有什麼,不打緊的事,你這麼一大桌,我如何吃得了。"我這才想起來:"哎!誰都給你了,我還什麼都沒吃呢!"三天後,雍正明發上諭,堅稱"自擇墓地",還要在旁邊賜一塊地給允祥,允祥彷彿對此早有數,惶恐回掉,還把那一年帶我去過的那塊地抬了出來。我這才知道,那天晚上他要說的就是那塊地,只不過怕我勾起當時的心思又噎了回去。那塊地一到手,允祥的心算是完全地放下,他拼命提著的
氣神也跟著鬆懈掉,人,也跟著垮了。
我很平靜,職責般地請醫問藥佔據了這兩年大多數的時間,早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沒有去研究劉勝芳對他的病到底下了什麼結論,甚至在他偶爾嚴肅提起的時候我也會用幾句輕鬆的笑話矇混過去。允祥很詫異,常常用深思和黯然的眼神看著他認為自欺欺人的我,可是他不知道,我的笑容全部發自真心。雍正七年的除夕臨近,他的結論,他的未來,都在我眼裡。
"後,是韻兒的訂婚宴了。"他披衣靠在
頭,
著大氣。
我坐在邊翻賬本,沒有抬頭:"你這個樣子,我們不去了吧?"
"去!怎麼不去!"他提高了嗓門,引得一陣咳嗽,"哎,幾天沒看軍需房的摺子,也不知道怎麼著了。"
"什麼怎麼著?難道公主一嫁,仗就不打了不成?"我仍舊沒有抬頭,只是隨手把痰盒帕子遞了過去。
他咳得直:"急,太急了,這個婚,這個仗!我說,你回頭就是抬也得給我抬去。"我這才抬起頭來,扶他躺下,給他掖了掖被子:"說這樣的話幹嗎?我可不管抬,要去你自己走進去!"他一把攥住我的手:"雅柔。"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