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我面前的南方軍隊,還有在我後面的金融機構。在這兩者之中,後者才是最大的威脅。我看見未來的一場令我顫抖的危機正在向我們靠近,讓我對我們的國家的安危顫慄不已。金錢的力量將繼續統治並傷害著人民,直到財富最終積聚到少數人手裡,我們的共和國將會被摧毀。我現在對這個國家安危的焦慮勝過以往任何時候,甚至是在戰爭之中也是如此。”林肯本章導讀如果說中國的歷史是圍繞著政治權力鬥爭而展開,不理解帝王心術就無法察中國歷史的
髓。那麼西方歷史則是沿著金錢角逐而進化的,不明瞭金錢的機謀就不能把握西方歷史的脈絡。
美國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她迅猛的崛起和廣泛的影響力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美國的成長曆程充滿了國際勢力的干預和陰謀,其中,尤以國際金融勢力對美國的滲透和顛覆最令人驚心動魄,而卻最不為人所知。
民主制度的設計和建立幾乎是全神貫注地防範封建**勢力的威脅,並在這方面取得了可觀的成效,但是,民主制度本身對金錢權力這一新生的、致命的病毒,卻沒有可靠的免疫力。
新生的民主制度對於國際銀行家通過控制貨幣發行權,來控制整個國家這一戰略主攻方向的判斷和防禦出現了重大漏。
“金錢超級特殊利益集團”與美國民選政府在南北戰爭前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雙方在美國私有中央銀行系統的建立這一金融制高點上進行了反覆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行刺,多位國會議員喪命。美國曆史學家指出,美國總統的傷亡率比美軍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的一線部隊的平均傷亡率還要高!
隨著中國金融的全面開放,國際銀行家將大舉深入中國的金融腹地,昨天發生在美國的故事,今天會在中國重演嗎?
1。刺殺林肯總統1865年4月14星期五晚上,在艱難困苦和重重危機中度過了四年殘酷內戰的林肯總統,終於在5天前
來了南軍將領羅
特?李將軍向北方格蘭特將軍投降的勝利消息,總統高度緊張的神經一下子鬆弛下來,興致頗高地來到華盛頓的福特劇院看錶演。10點15分,兇手潛入沒有守衛的總統包廂,在距離林肯不到兩英尺的後面,用一把大口徑手槍向總統的頭部開槍,林肯總統中彈後倒向前方。第二天凌晨,林肯總統去世。
兇手是一個名叫布斯(johnwilkesbooth)的在當時頗有名氣的演員。他在刺殺林肯之後倉皇出逃,4月26兇手在逃亡途中被擊斃。在兇手的馬車裡,發現了很多用密碼寫成的信件和一些猶大?本傑明的私人物品,這個猶大是當時南方政府的戰爭部長和後來的國務卿,他也是南方金融方面的實權人物,因為他和歐洲的大銀行家們過從甚密。他後來逃到了英國。林肯刺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大規模的陰謀。參與陰謀的可能有林肯的內閣成員、紐約和費城的銀行家、南方的政府高官、紐約的報紙出版商和北方的
進分子。
兇手的孫女伊左拉在她的回憶錄中提到,林肯的被刺和歐洲的神秘人物有關,布斯在行刺之前,至少去過歐洲一次。兇手和猶大?本傑明關係很近,而猶大被廣泛地認為是羅斯切爾德銀行的代理人。
要理解林肯被刺殺的真正動機和圖謀,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歷史縱深來審視美國立國以來,民選政府和金錢權力在控制貨幣發行權這一國家戰略制高點上的反覆與殊死搏鬥。
2。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在有關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分析的歷史課本中,比較多地採取了全面地和象地論述大的原則和意義。在這裡我們將從另一個視角,去闡述這場革命的金融背景和其所起到的核心作用。
最早到美洲大陸謀生的人大多是非常窮困的貧民,他們除了隨身的簡單行李,幾乎沒有什麼財產和金錢。當時的北美還沒有發現大型的金礦和銀礦,所以在市場上通的貨幣極為短缺。加之與母國英國的貿易嚴重逆差使得大量金銀貨幣
向英國,更加劇了
通貨幣的稀缺[注2。1]。
北美的新移民通過辛勤的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大量產品和服務由於通貨幣短缺而無法進行充分和有效的
換,從而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應對這個難題,人們不得不使用各種替代貨幣進行商品
易。諸如動物的皮
、貝殼、菸草、大米、小麥、玉米等接受程度較高的物品被各地用來當錢使。僅在北卡羅萊納州,1715年時就有多達17種不同的物品被當作法定貨幣(legaltender),政府和民間可用這些物品進行稅務繳納、公私債務償還和商品服務買賣。當時所有這一切替代貨幣都以英鎊、先令作為會計結算標準。在實際運作中,由於這些物品的成
、規格、接受度和可保存
都相差很大,難以進行標準計量,所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沒有貨幣的燃眉之急,但仍然構成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長期的金屬貨幣奇缺和替代實物貨幣應用的不便促使當地政府跳出傳統思維,開始了一種嶄新的嘗試,那就是由政府印刷和發行紙幣(colonialscript)來作為統一和標準的法幣。這種紙幣和歐洲免費的銀行券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沒有任何金銀實物作抵押,是一種完全的政府信用貨幣。社會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向政府稅,而只要政府接受這種紙幣作為繳稅的憑證,它便具備了市場
通的基本要素。
新的貨幣果然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貿易趨繁榮。
同時代的英國的亞當。斯密也注意到了北美殖民地政府的這一新的貨幣嘗試,他相當清楚這種紙幣所帶來的對商業的巨大刺作用,特別是對於缺少金屬貨幣的北美地區“基於信用的買和賣,使得商家可以每月或每年定期結算相互之間的信用餘額,這將減少(
易的)不便。一個管理良好的紙幣系統,不僅不會產生任何不便,甚至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擁有更多的優勢。”[注2。2]但是,一種沒有抵押的貨幣是銀行家的天敵,因為沒有政府債務作抵押,政府就不需要向銀行借當時最為稀缺的金屬貨幣,銀行家手上最大的砝碼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力。
當本傑明。福蘭克林在1763年訪問英國時,英格蘭銀行的主管問他新大陸的殖民地如此興旺發達的原因時,福蘭克林回答:“這很簡單。在殖民地,我們發行自己的貨幣,名叫‘殖民券’。我們按照商業和工業的需要來發行等比例的貨幣,這樣,產品就很容易地從生產者那裡傳遞到消費者手中。用這種方式,創造我們自己的紙貨幣,並保證它的購買力,我們(的政府)不需要向任何人支付利息。”這種新的紙貨幣必然會導致美洲殖民地脫離英格蘭銀行的控制。
憤怒的英國銀行家們立刻行動起來,在他們控制之下的英國議會在1764年通過“貨幣法案”(currencyact),嚴厲止美洲殖民地各州印發自己的紙幣,並強迫當地政府必須使用黃金和白銀來支付全部向英國政府的稅收。
福蘭克林痛苦地描述這個法案給殖民地各州帶來的嚴重經濟後果“只一年的時間,(殖民地的)情況就完全逆轉了,繁榮時代結束了,經濟嚴重衰退到大街小巷都站滿了失業的人群。”
“如果英格蘭不剝奪殖民地的發幣權,殖民地人民是樂意支付茶葉和其它商品額外的少量稅賦的。這個法案造成了失業和不滿。殖民地不能發行自己的貨幣從而將無法永久地擺脫國王喬治三世和國際銀行家的控制,是美國獨立戰爭最主要的原因。”[注2。3]美國的開國奠基者們對於英格蘭銀行對於英國政治的控制和對人民的不公有著相當清醒的認識。年僅33歲就完成了萬古芳的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也是美國第三屆總統的托馬斯。傑弗遜有一句警世名言:“如果美國人民最終讓私有銀行控制了國家的貨幣發行,那麼這些銀行將先是通過通貨膨脹,然後是通貨緊縮,來剝奪人民的財產,直到有一天早晨當他們的孩子們一覺醒過來時,他們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家園和他們父輩曾經開拓過的大陸。”當200多年後我們再來聆聽1791年傑弗遜的這一段話時,我們不
驚歎他預見驚人的準確。今天,美國私有銀行果然發行了國家貨幣
通量的97%,美國人民也果然欠著銀行44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般的債務,他們也許真的有一天一覺醒來就會失去家園和財產,就像1929年發生過的一樣。
當美利堅的偉大先驅們用他們智慧和深邃的目光審視著歷史和未來時,他們在美國憲法第一章第八節開宗明義地寫下:“國會擁有貨幣的製造和價值規定的權利。”[注2。4]3。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役:美國第一銀行(thefirstbankoftheunitedstates,1791-1811)“我堅信銀行機構對我們的自由的威脅比敵人的軍隊更嚴重。”美國第三屆總統的托馬斯。傑弗遜1809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是一個與羅斯切爾德家族有著密切聯繫的重量級人物。他出生在英屬西印度群島,在隱瞞了他的年齡、真名和出生地的情況下來到美國並與紐約望族的女兒成親,據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付款收據顯示,漢密爾頓接受過羅斯切爾德家族的資助。[注2。5]1789年,漢密爾頓被華盛頓總統任命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他始終是美國中央銀行制度的主要推手。1790年,面對獨立戰爭之後嚴重的經濟困境和債務危機,他強烈建議國會成立類似於英格蘭銀行的私有的中央銀行來完全負責發行貨幣的職責。他的主要思路是:私人擁有的中央銀行,總部設在費城,各地設立分支銀行,政府的貨幣和稅收必須放在這個銀行系統中,該銀行負責發行國家貨幣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向美國政府貸款並收取利息。該銀行總股本為1000萬美元,私人擁有80%的股份,美國政府擁有剩餘的20%。25人所組成的董事會中的20人由股東推舉,5人由政府任命。
漢密爾頓代表著英階級的利益,他曾經指出“所有的社會都分成極少數和大多數。前者出身良好而富有,後者則是普羅大眾。大眾是動盪和改變的,他們很少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而傑弗遜則代表著人民大眾的利益,對於漢密爾頓的觀點,他的回應是“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1791年12月,當漢密爾頓的方案被提
國會討論時,立即引起了空前
烈的爭論。最終,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這項提案,而在眾議院也以39對20票過關。此時,被嚴重的債務危機壓得
不過氣的總統華盛頓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他徵詢了當時的國務卿傑弗遜和麥迪遜的意見,他們明確的表示這個提案明顯與憲法衝突。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幣,但決沒有授權國會轉讓發幣權給任何私人銀行。華盛頓顯然被深深地觸動了,他甚至已決心要否決該法案。得知這個消息後,漢密爾頓立刻跑來遊說華盛頓,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賬本似乎更有說服力,那就是如果不成立中央銀行以得到外國資金入股,政府將很快垮臺。最終,迫在眉睫的危機壓倒了未來長遠的顧慮,華盛頓總統於1792年2月25
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有效期20年。
國際銀行家終於取得了第一個重大勝利。到1811年,外國資本佔到了1000萬股本中的700萬[注2。6],英格蘭銀行和內森。羅斯切爾德成為美國中央銀行的主要股東。
美國政府的債務在1781年僅有5。6萬美元,包括1。2萬美元的國際債務和4。4萬美元的國內債務,而從中央銀行成立的1791年到1796年短短的五年時間裡,美國政府的債務就增加了820萬美元。
漢密爾頓最終成為鉅富。他後來與亞倫。波成立的紐約曼哈頓公司成為了華爾街的第一家銀行,它在1955年與洛克菲勒的大通銀行合併成為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manhattanbank)。
傑弗遜在1798年懊惱地說:“我真希望我們能增加哪怕一條憲法修正案,取消聯邦政府借錢的權力。”當傑弗遜當選第三屆美國總統(1801-1809)之後,他不遺餘力地試圖廢除美國第一銀行,到1811年銀行有效期滿的時候,雙方的角力達到了白熱化程度,眾議院以65對64僅一票否決了銀行授權延期的提案,而參議院是17對17打平。這次由副總統克林頓打破僵局投下關鍵的否決票,美國第一銀行於1811年3月3關門大吉了。
這時坐鎮倫敦的內森。羅斯切爾德聞訊大發雷霆,他威脅道:“要麼給(第一美國)銀行授權延期,要麼美國將會面對一場最具災難的戰爭”結果美國政府不為所動,內森立刻回應:“給這些放肆無理的美國人一場教訓,把他們打回到殖民地時代。”結果幾個月之後,爆發了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爭。戰爭持續了三年,羅斯切爾德的目的非常明確,要打到美國政府債臺高築,最後不得不屈膝投降,讓他們掌握的中央銀行繼續運作為止。結果,美國政府的債務從4500萬美元增加到1億2千7百萬美元,美國政府最終在1815年屈服了,麥迪遜總統在1815年12月5
提出成立第二家中央銀行,結果是1816年誕生的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4。國際銀行家捲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thebankoftheunitedstates1816-1832)“銀行機構所擁有的對人民意識的支配必須被打破,否則這種支配將打破我們(的國家)。”傑弗遜1815年寫給門羅(美國第五屆總統)的信美國第二銀行得到了20年的營業授權,這次總股本提高到3500萬美元,仍然是80%由私人佔有,剩下的20%屬於政府。和第一銀行一樣,羅斯切爾德牢牢地把握了第二銀行的權力。
1828年,安德魯。傑克遜參加了總統競選,在一次面對銀行家發表演講時他不假顏地說道:“你們是一群毒蛇。我打算把你們連
拔掉,以上帝的名義,我一定會將你們連
拔掉。如果人民哪怕是知道我們的貨幣和銀行系統是何等的不公正,在明天天亮之前就會發生革命。”當安德魯。傑克遜在1828年當選總統後,他決心廢除第二銀行。他指出“如果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幣,那是讓國會自己行使這個權力的,而不是讓國會授權給任何個人或公司的。”在11000人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中,他解僱了2000多與銀行相關的人員。
1832年是傑克遜總統競選連任的年頭,如果他連任,第二銀行的有效期將於1836年他的下一屆任期內結束,大家都知道總統對第二銀行的觀,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銀行想在大選年趁亂提前再延續20年的經營特許權。與此同時,銀行家以300萬美元的重金不惜血本地資助傑克遜的競爭對手亨利。克雷(henryclay),而傑克遜的競選口號是“要傑克遜,不要銀行。”最後傑克遜以壓倒優勢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