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硬戰抗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筠見出師不利,連連吃了兩場敗仗,幸虧這兩次劫難都讓晉陽兵擋了,死的也是他晉陽派來的監軍。自己沒吃甚麼虧。但是,也不敢列陣為營與宋軍相抗,急忙領著自家的兵將和晉陽殘部,逃入澤州去了。

這時,東邊又傳來捷報,永安節度使李繼紹出兵沙石寨獲勝,大敗北漢守軍,斬首五百餘級。

六月初一傍晚,趙爍領大軍來到澤州城下,安下營寨,召集眾將道:“李筠勾連劉鈞與我為敵,欺我大宋新立,無暇顧及。如今數敗於我軍,又見朕親臨,便龜縮澤州,如今我大軍已臨城下,明一鼓作氣發起猛攻,三之內,務必要把城池拿下。”說罷,便分派石守信,張瓊,李漢瓊三將領兵攻西門。王審琦,郭德平,郭德安三將領兵攻北門。高懷德,鄧孝坤,林令雄三將領兵攻東門,趙爍自己親率其餘將士攻南門。

當夜,趙爍夢中督軍攻城,親自舞參戰,正戰鬥間,鐵迭忽脫手騰空飛去,聞得空中神人說道:“香猴兒,爾已掌管天下,此後的征戰已無須汝親冒矢石,無需再用此,吾神收回去也。”忽然夢醒。

一個大清早,只見御寶總管蔡勝來到御營,驚慌失措,誠惶誠恐,跪地請罪。

趙爍道:“汝有何罪,如此惶恐,且慢慢奏來。”那蔡勝只嚇得渾身抖顫,伏地奏道:“稟報皇上:昨夜四更時分,小軍來報,有一股旋風在御用寶營帳之上盤旋,風力甚勁,恐會損壞營帳,微臣當即出去察看。忽然一聲響亮,只見一條金龍從御寶營中飛出,衝破帳蓬,凌空而去。臣等進帳查點,單單只是不見了哪御用金,故特來請罪。”趙爍聽了,心中瞭然,此事竟與自己夜間之夢相合,看來是與監守之人無關的。便說道:“既然如此,乃是天意,與汝無關,汝無罪,下去吧!”帳下諸將聽了,盡皆譁然,都說:這個蔡勝負責監守禦用金,如今不慎丟失,已是罪不容誅,反倒編出一套神話來矇騙皇上,為何皇上還恕他無罪?

趙爍見群情鼎沸,不能不把這件事作個代。便把夜來夢中之事說了一遍。眾將聽罷,盡皆雀躍,齊呼萬歲。

三軍飽餐一頓,只見中軍令旗一揮,一聲炮響,分佈到四門的宋軍將士同時發起攻擊,那城內守軍也是早有防備,箭似飛蝗般的將下來,畢竟雙方軍隊都同是源自周室,彼此的攻防設施策略都瞭如指掌,加之澤州城高濠深,更是顯得易守難攻,一連三天下來,不但攻不下城池,就連濠溝也衝不過去。

打這一仗,是大宋立國以後的第一次軍事行動。是征討第一個公開反叛朝廷的前朝將領。又是趙爍登基稱帝后的第一次御駕親征。眼看著前面幾仗高懷德,石守信等人連連得勝,可如今自己親率大軍來攻一個小小的澤州,卻被擋在城牆之下,無門可入,未免心中焦躁。便與趙普,苗訓等商議,趙普道:“叛軍龜縮城內,攻堅不易。陛下記否當年劉仁贍死守壽,柴世宗傾全軍之力仍經年未下呢。如今賊兵氣勢尚盛,且又有居高臨下之利,我若強攻,只徒傷士卒,智取方為上策…”趙爍見趙普說不出什麼“上策”轉而又詢苗訓,苗訓道:“敵兵被困孤城,外援已絕,我軍若能全線在濠上架橋,突近城下,敵將顧此失彼,就難以招架了。”趙爍就令士兵砍木架橋,冒死衝到城下,也是一連攻了幾天,守軍依然舍死頑抗,無法攻進。

張全義見了,憤然領了一百健卒,各各手執?牌大刀,向帝請戰道:“賊兵不怕死,難道咱們還怕死?臣就領這一百人誓必殺進城去,不破此城,誓不回來。”趙爍聽了大喜,立即集中了火炮雲梯和一千弓弩手,親自指揮,配合攻城。先令火炮集中攻擊,掩護士兵推進雲梯靠貼城牆,再令弓弩手齊齊發箭,掩護張全義等人登梯。又從御林軍中選出三千名矯健壯士兵撥歸馬全義統領,協同登城。

城內守軍不甘示弱,還以顏,也以火炮弩箭滾木石塊還擊。一時間炮聲動地,殺聲喧天,戰了一個時辰,看看時已近午,守軍漸顯疲態,趙爍就遣張全義指揮一百健卒在前,三千御林軍續後,捨命搶登城牆。張全義剛剛登上城堞,一支飛箭來,貫穿張全義的左臂,血滲透戰袍,張全義奮力拔出,依舊揮刀格鬥,連砍數人…

下面的李勇,彭壽,馬興隆諸將見了,俱各奮勇爭先,魚貫而上。城上守軍見大勢已去,紛紛退下城樓,四散奔逃去了。

一門失守,波及全城,宋軍一湧而入。敗軍飛報李筠,李筠也早有準備,在內衙堆滿了柴草,不待宋軍來攻衙門,便先自點燃了柴草,必必卜卜,燒起一場沖天大火,葬身火海去了。

待到趙爍引軍進城時,得知李筠已死,一面命人救火,又命趙普出榜安民,苗訓替張全義療傷。血戰半月,傷亡五千兵將,終於攻下了澤州,也令宋帝舒了一口氣。

漢主劉鈞聞得李筠兵敗身亡,澤州已落宋人之手,嚇得連夜撤軍逃回晉陽,對趙華說:“還是你有眼光,看出這李筠,果然是個無能之輩,累孤白白丟了幾千人馬,還失了衛融,盧贊兩位賢臣。”於是,不但給趙華賞了白金千?,還賞他個食祿終身以紀其功。

遼人聞得潞州已破,也就打消了南下的念頭了。

澤州既破,趙爍旋即移師圍潞州,李筠之子李守節見澤州失守,宋軍大至,忙將附近人馬集中到潞州以備。趙爍早有諜報得知,當初李筠抗命時,李守節曾多番勸諫,無奈李筠不納,一意孤行。這次宋軍進攻澤州,守節也未前來與宋軍相抗。因此,並不急於攻城,只列兵城下,令苗訓為使,前往勸降。

李守節早知汴梁勢大,曾勸父親莫與新君相抗。無奈乃父不聽勸諫,致如今兵敗身亡,早已誠惶誠恐,勒兵以待。今見宋軍陳兵城下,並不攻城,宋君卻又派來使臣,知是並無惡意,連忙開門入。

苗訓道:“令尊強違天命,皇上也曾向令尊多番勸導,無奈他仍執不悟,實乃咎由自取。皇上知公子乃明智之士,故不忍以兵戎相向,令某前來勸諭,公子若能舉州歸順朝廷,皇上將不惜爵祿以待。”守節聽了,知宋君不因父親叛逆而罪及自己,大喜過望,忙拜謝道:“得皇上赦罪,已出望外,豈敢再求爵祿乎。”苗訓道:“君無戲言,皇上有旨在此,公子若是真心來歸,就請接旨。”守節聽得有聖旨到來,連忙跪接,得知果是勸諭自己歸順並許以官爵的,連忙接過。

苗訓又道:“公子若有心歸順,可即開門接皇上進城。”守節聽了,並無半點拖延,即命將士棄械列隊,大開城門,出宋帝。

趙爍大喜,隨即入駐潞州,赦守節之罪,封為單州團練使,依舊領本部人馬即前往赴任。

潞州既降,衛融自然也落入宋軍手中,趙爍問道:“汝跟隨劉鈞竊據晉陽也還罷了,為何又領兵前來潞州助李筠反朕?可知有罪?”衛融從容答道:“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何罪之有?今倘使不是李守節貪生怕死,叛父投敵而致微臣為上國所俘,恐怕有罪的倒是陛下而不是微臣了。”趙爍大怒道:“敗軍之將,尤敢在寡人面前饒舌!是可忍也,孰不可忍?”遂令左右亂打之。

不消片刻,衛融被打得頭破血,大呼道:“忠臣不怕死,怕死非忠臣。爾等大宋的官兒要做忠臣的,就看看俺今天這個樣兒,可知這忠臣是不好做的…”苗訓看了,連忙走到趙爍耳邊,悄悄說了幾句。

趙爍聽罷,隨即大笑道:“好一個忠臣不怕死,久聞衛融忠梗,果然名不虛傳,真忠臣也。”隨即令左右停手,更命御醫替他敷藥療傷,又命修書一封,令衛融帶回晉陽與劉鈞,叫劉鈞速速納款歸順,以免干戈再起。

劉鈞得信,雖然吃了敗仗,無力抗爭,但料趙爍一時之間也無力入寇晉陽,豈願拱手歸降,只是置之不理便了。因得知衛融被俘不屈,臨危不懼,故亦不究他喪師之罪,仍加封賞,並授以太府卿之職。

這裡宋軍次,於潞州行宮大宴群臣,張全義,馬興隆,李勇,彭壽等人俱有封賞,不在話下。

且說這趙爍喜的是初登大位,剷除叛臣便大獲全勝,隨即下旨前往東京巡幸,也好趁勢宣示國威。路經偃師時,忽有趙爍的汗血寶馬四蹄撐地,引頸長嘶,不肯前行。此時趙爍坐的是四駿寶車,汗血寶馬由御馬監專人看管的。皇上乘車出行時,寶馬緊隨車右,是寸步不離的。如今這寶馬撐地長嘶,不肯前進,自然就驚動皇上了。

趙爍見了,下車來到寶馬跟前,輕拍馬脖道:“寶馬寶馬,怎的不走啦?是嫌寡人冷落了你麼?”寶馬見了皇上,泥首相親,擦拭著皇上身上的龍袍。趙爍笑道:“是了,是了。你是嫌寡人丟冷你了…”說著,便起龍袍,騰身跨鞍,雙膝輕輕一夾,說道:“寶馬寶馬!你就馱上寡人走一程吧。”豈料那馬兒只是昂首輕嘶,依然是不肯走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