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駱財生向當時的青雲市市長祈成富彙報後,首先得到了祈市長的初步肯定。接著,由祈成富市長親自帶領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前往南方一些發達省市考察經濟工作。在考察中重點了解了電力發展的情況,認為自己辦電廠的確可以解決電力從需矛盾,且對引進外資搞大項目、增加財政收入以及改善青雲市工農業發展的整體佈局等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考察回來後,創辦電廠事宜向市四套班子領導作了彙報,青雲市人大也把這項工作正式列入議題。

這一議題一擺上桌面,青雲市社會各界及有識之士便引發了一場烈的爭論。主建派認為青雲經濟發展快,而且將來還要大發展,用電永遠是不足的。要想徹底解決用電量不足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青雲人自己辦電廠,而且要上一個“短平快”的項目,爭取儘快上馬、儘快發電。同時,還要運用引進外資的辦法來籌措資金,走中外合資辦電的捷徑。而反對派則認為,電屬於國家專控產品,電是“電衙門”是建、管、用“三國”分治的產品,發展電力要由國家通盤考慮,就本地區的電網而言,南州電廠二期工程、南州電廠三期工程都在上馬,電力供需緊張趨勢將逐步得到緩解。另外,青雲境內的青雲江水勢平緩,落差不夠,無條件辦水力發電廠,而只能辦火力發電廠。由於火力發電的成本高,如果運作不當,很可能會出現經濟虧損問題。

儘管有爭論,但駱財生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一個個市領導。

當時,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紅頭文件,對引進項目不審批的進口設備關稅免繳的期限問題作出了規定,如果遲遲不上馬,將來引進設備還要付一大筆的關稅。青雲市委、市政府領導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在自己辦電廠上狠狠地“搏一場”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迅速作出決定,青雲江火力發電廠不僅要上,而且要加快速度,爭取在一年之內開始單循環發電。

幾天後,青雲市人大通過了辦燃機電廠的決議,市政府的工作報告和市計委的預算報告中都提到了辦電項目。接著,市長祈成富主持主持召開第三十二次市長辦公會議,同意成立青雲市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和建設青雲燃機電廠。

那一年的天,青雲城裡響起了經久不息的鞭炮聲。市政府正式批文並經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青雲市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分管工業的副市長鄭湯楷為董事長、法人代表,駱財生為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二十天以後,由駱財生引進外資成立的華雷發電有限公司經南州市有關部門批准並經工商註冊登記,領取了營業執照。由於中紀委對領導幹部在企業中兼任領導職務問題作出了規定,副市長鄭湯楷已不適合兼任董事長。於是,在青雲市頗有爭議的駱財生,將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務“一肩挑”各方面的條件對駱財生都非常有利,彷彿這個電廠就等待著駱財生去創辦似的。一個不同凡響的電廠項目與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幾乎同時應運而生。青雲市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青雲江電廠就這樣正式上馬了。第一期投資就達三個多億!這就是被一些新聞媒體稱作“光明使者”的駱財生人生“三次輝煌”中最“輝煌”的一次。

國內外的各路商人云集青雲。主燃機組是其中的一筆最大業務。最後,由德國的“東司艾爾”公司中標,價格為960萬美元。此外,重油處理設備,鍋爐容器設備,汽輪機發電機組等,均與國內外的各公司順利簽訂合同。一位從北京請來的技術顧問說:“國家對小電廠是限制的,太晚了就掛不上號啦。你們駱總這個人辦事利索,真是明能幹!”駱財生果然明,他跑到北京半個月,專門去辦免稅卡。國家有關部門雖然高高在上,手握重權,但駱財生這位公關老手在他們辦公室裡一坐,把他們請到飯店裡喝幾杯酒,再加上一份厚禮,便將各位領導紛紛“拿下”從而順利爭取到了兩千九百萬美元的免稅卡。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從國外購買機器設備的成本。

在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方面,駱財生也採取了超常規的措施。按常規,投資項目應分三步走:先是“三通一平”後是建廠房,然後是引進設備。但駱財生打破了這個常規,採取招標與議標相結合的辦法,將土建工程都給了下屬施工隊伍較多的勝利建築公司,把設備安裝任務全部給了上海宏大電力安裝公司。

市委書記黃伯昌還多次親臨現場,帶著有關部門領導來現場辦公。他對駱財生的工作進展迅速十分滿意,並要求各部門要樹立重點工程的大局觀念和服務觀念,對電廠要辦的事不推不拖,如發現有妨礙大局的事,要堅決予以處理。後來他還向當時的青雲市紀委書記白邊海打了招呼,要求市紀委、監察局也要為電廠項目做好服務工作,加強效能監察,為電廠項目掃清障礙。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僅用了七個月的時間,電廠單循環(燃機)就併網發電了。據檢測,振動係數等技術參數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有人評價這是“創全國電力建設史的新紀錄”於是,這個評價很快上了《青雲報》和青雲電視臺。

駱財生抓住這個成功的機會,與青雲市、南州市和省城的各大媒體加強聯絡,並以金錢開路,於是,《中國當代企業》和《改革先鋒》等名刊都把駱財生當作封面人物,並加配上萬字的長篇通訊。其中,由省委某機關主辦的權威刊物《改革先鋒》上發表的那篇通訊是這樣寫的:“三次創業,三次輝煌,你的人生不尋常。光榮屬於你,改革的先鋒;榮譽屬於你,攻關的闖將。煤煤煤,你就是煤,你燃燒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別人;電電電,你就是電,你灼痛了你自己,溫暖了千萬家。你是金子,是金子總會發光;你是太陽,是太陽總會升起。好一個駱財生,泥土遮蓋不住你,烏雲擋不住你。你就是青雲的金子閃閃發亮,你就是青雲江上的太陽熠熠生輝!”27據機器設備中間商朱剛代,駱財生在青雲江電廠搞了三幢小別墅。其中中間的那幢三號樓大一些,類似於電廠的招待所或者賓館,東邊的二號樓和西邊的三號樓則小一些,豪華一些。朱剛說,二號樓是用來接待上級領導的,三號樓則主要供自己吃喝玩樂。他的三大‮婦情‬王青青、邱倩、查麗麗經常到三號樓來陪他樂。

易鋒聽取了辦案組的彙報後,認為可以協同檢察院到三號樓去看一看。

藍屏山、林朝虎等人與石勇、雷媛媛等一行趕到電廠三號樓,發現裡面的裝修的確非常考究,設施非常豪華。但是,除了發現幾盤黃錄像帶和有關藥具外,並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易鋒在會上對大家道:“與駱財生有關係的幾個女人都要密切關注。特別是王青青、邱倩和查麗麗這三個人,要專門派人進行監控。”辦案人員在王青青的別墅旁邊蹲點監控了三四天,一直沒有發現人影。

有一天,一輛紅的小轎車向別墅方向駛來,停在了大門口。辦案人員正準備上前查問,不料,轎車忽然掉了個頭,急匆匆地向另一個方向逃竄而去。

一定是王青青。辦案人員馬上上車追擊,但拐了幾個彎後,卻又不見了紅轎車。

易鋒與南州公安局紀委取得聯繫,請求協助辦案。經公安局技術監控,從其手機信號上發現王青青正在南州。後來又從她打給家人的電話中得到消息,說即將乘飛機去北京。

去北京的飛機還有一個小時就要起飛了。林朝虎、年紹昆、封強一行奔跑著到大樓下坐上車子,匆匆趕到南州機場,可是,安檢人員不讓進。他們找到了有關部門進行疏通,終於得以放行。

從安檢口到登機口的路很長,去北京將從21號登機口登機。辦案人員又是一路小跑,汗水從額頭直往下淌。

21號登機口找到了,有一個披著長髮的時髦女子很快映入眼簾。林朝虎拿出照片對了對,正是王青青。

王青青被兩規以後,代出了與駱財生二人蕩奢侈的關係。同時,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王青青還代出了駱財生與上塘金融服務社主任陳獻金的關係。她說:“有一次我聽他們兩人在談,說紀委可能要調查,最好是到外面去避一避。後來陳獻金說到了一個養漁場,好象是他的一個親戚自己承包的。”經過悄悄地排摸,一張陳獻金親友圖擺在了辦案人員面前。

易鋒道:“千萬不能打草驚蛇,要通過各地各單位紀檢組織的同志幫助調查瞭解,掌握這個承包養漁場的親戚。”藍屏山和封強冒著突然下起的小雨,走進一個村子裡,向村支書瞭解情況。

林朝虎和年紹昆在炎熱的海邊與一位漁民攀談。

祝侃帶著紀委的另一位同志踏上了一個小島,據有關人員提供的線索,前去摸底。由於漁船顛撲,祝侃在船上嘔吐了一陣,到了島上還臉煞白。

排摸結果證實,陳獻金所有的親友關係中,沒有一個是承包養漁場的。

易鋒也到有些苦悶,心想:“這個王青青,會不會和紀委在耍什麼花招呢?”這時,市政協主席金林奇又來訪了,他笑哈哈地道:“易書記,又遇到什麼煩惱事啦?”易鋒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道:“這個事情本來是保密的,既然你老這麼關心,我就順便向你彙報一下。我們紀委的同志,正在找陳獻金,聽說他正在親戚承包的一家養漁場。可我們找了很長久,發現陳獻金的親戚沒有承包養漁場的。”林金奇道:“承包養漁場?這事我倒好象聽說過。”林金奇想了想,皺著眉頭道:“好象不是陳獻金親戚,上次我聽說馬島信用社主任的一個妹夫,好象剛剛承包了一個養漁場。而且遠的,在大順縣一個什麼地方。”易鋒眼睛一亮,道:“會不會是這個地方?可能是誰聽錯了,說不定就是馬島信用社主任的親戚呢!”林金奇道:“我也是隨便聽說的,你可別怪我提供了假情報啊。大順遠得很,到時候空跑一趟,我可對不起你們啊。”易鋒笑道:“說哪的話,林主席,不管找到找不到,我們都要謝謝你呢。不過,這事暫時可得保密喲?”林金奇道:“一定保密。要是洩了密,你到時候還要查我,我也是個共產黨員呢!”易鋒開玩笑道:“我可沒權力查你,你是南州市管的幹部。”林金奇笑道:“讓南州市來查不更糟糕麼。不過你放心,我不會走漏風聲的。這些天,外面議論得很厲害,說財爺被你們關進去了,有的說財爺完蛋了,有的說紀委查不下去了。我都替你捏把汗哪。”易鋒道:“謝謝林主席關心。我們紀委一定會盡力把這個案子辦好的。在你林主席面前我可以先透一句,我們的辦案工作總體上來看,取得了重大進展。駱財生經濟問題的證據掌握得越來越多,我們爭取下一步取得更大的突破呢。”大順是繁榮發達的南州地區裡面唯一的一個貧困縣。這個縣地處山區,通不便,省地兩級雖盡力扶貧,無奈此地先天不足,總是像個扶不起的阿斗,怎麼也富不起來。

林朝虎帶著年紹昆、封強秘密潛入大順縣。在大順縣紀委一位副書記的親自陪同下,找到了一個小山村裡的一個水庫。這個水庫裡養了不少魚,因此也是行政村直管的一個養魚場。

養魚場裡有幾個人在給魚喂飼料,忙進忙出地沒有一會兒閒。

但是,在一隻停著的小船上,坐著一個頭戴斗笠的漁翁,正在一動不動地釣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