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農拆遷有些暴發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位郊農,清早騎摩托車到市菜場賣豬,每天淡季(夏)1頭,旺季(年)5頭,每頭豬扣除各種費淨賺100元,幾年後在市區買了房,把家小接來。農村的房子原來兩層樓,上面再加一層,再造一幢三層樓房,因為整個村都在造,所以大家不約而同互相幫忙,因為村裡有水泥廠磚廠,價格就特別的便宜。這兩幢房幹什麼?除了偶爾去鄉下小憩和租給外地民工外,主要是等拆遷。田地呢?租給外地民工,或種不必伺候的樹。果真拆遷的好運到來了,賠償相同面積的房子平方,算價當然按城市賣新房的價,基本上一層的面積拆遷補償價可買一套新房,如此,這位郊農得6套新房的錢,那些地呢?每畝賠償4。5萬,又得幾十萬,戶口變城市呢?又賠償,給每人一次
全養老保險,到60歲時每月可領養老金。他自豪的笑道:“這就是我賣豬
農民的發家史。大女兒買輛汽車給她開開,小女兒買個店給她乾乾,她們的嫁妝是每人存摺50萬。很後悔沒多造一幢房啊。當然現在管得緊了,某賣豬戶已有3幢新房,第4幢造得晚了,才砌個牆就被村委推土機推倒了,估計他們那邊也快拆遷了。”每逢開學,最高級的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場和路上停滿了私家小轎車。人們說:都是農民的孩子,城裡市局級的孩子也只幾個,現在城裡怎能跟農村比呢?
我上好班後在女兒的學校門口等時,周圍各種新車衣著時髦的大都是剛打好麻將或嬉戲後的鄉下女人,她們說:現在90歲的大家搶,那個老人拆遷沒存摺20多萬的?又用不掉的,還每月有養老金。你們城裡的青年介紹對像給我們鄉下人,我們看都不要看,我們鄉下人都跟鄉下人找,實惠啊。
十年前,政府行政管理處離開門還有1個多小時,卻排長隊擠滿了人,人們說:這是為孩子辦城市戶口。城裡跟農村結婚的或下放知青,孩子戶口在農村,寫申請批准後2萬元,孩子就為城裡居民了。而今,那些人垂
頓足,懊惱不已,悔不該把東拼西湊現在值至少8萬的2萬元血汗錢
政府,將孩子變為城市居民。現在再
多少錢變回農村戶口也不行了。
“僅一個戶口和房地就撈幾十萬啊!讓田荒房空本沒關係,那時死腦筋,一定要把鄉下所有的全處理光,現在追悔莫及啊。”已完全脫離農田的一些郊農,本和城市居民在一條起跑線上,但因著戶口這一隱形資產,當搖身變為城市居民時,馬上成為暴發戶了。
真是十八年風水輪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2009-3-2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