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物語買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買菜是十六歲始,然後永遠落到肩上,直到結婚才稍得解脫,但以自己為主。當然,也不見得就不能放,只要能忍受別人的廚技。只是我的味蕾過於發達,所以只得忍辱負重。

這說來也有好處,比如和岳母大人就有了共同語言,彼此也很可以一下。什麼菜在果園路好賣,什麼菜在東門更便宜,牛只有西陵後路的才沒灌水,等等。所以,岳母大人一比較,就覺得我這女婿還是個當家過子的人。老人圖的,不就是兒女們這個嗎?

開始買菜,也不知錙珠必究,但到最後,還是復歸這境界。畢竟銀子是點滴積累而來,不能虧欠對它。我買菜,喜找固定的位置,像蜂的習。記得有這樣的例子,說蜂被關在玻璃瓶中,它只會向著光明的一面,即使別處另有出口。而蒼蠅不同,是隨處亂撞的,所以能很容易逃走。但比較起來,固定的位置,比隨意亂撞還是有利的多,比如省時和實惠。每次到人家攤前,大凡連價格都不問,只揀東西,然後付錢。或也不比別人少,但總不比別人貴。而且斤兩、好壞多少比別人強。不過這招術也得看情形,也不得一貫不改,偶然還是要問問清楚,一比較,便知道她是否騙你。因為有些人看上去熱絡,其實價格倒比別家貴。大凡遇見這樣的主,我此後是再不理睬的。

買菜最重要的,莫過於買。這個,我倒有兩個訣竅。一是看外形,比如顏,肥瘦,有無印章,儘管這印章很多時候也是未檢驗的,但敢於把病豬拖到國營屠宰場的人,還是少。二是看時間,不管多好的,一旦過了賣的高峰,就不用再去。否則抵不住有些黑心商販趁管理人員不在,將別處的問題豬拖到檔口。倘使要排骨,就要軟邊,這樣,裡脊就比硬邊多很多。一般人家要搭一些骨頭,也是寧要尾巴不要脖頸,因為和;淋巴的距離遠了;倘使要肥瘦,就不如選“二刀圓渦”這裡一般都是瘦多肥少,也好吃。要是豬肝,得仔細看顏,還得記住,倘使豬肝顏不對,連也不要。

買雞蛋的竅門也有,比如有粉粒狀便是新鮮的,或者自己不大會看,一律請他為你選擇,但話說在頭裡,有問題了要來換的。據我所知,土雞蛋中向來都是要摻30%的假。比如四塊一斤的要摻三塊五的,三塊五要摻二塊八的,只有最差等級,他們才不摻。本來雞蛋不管什麼等級,只要是好的,營養一律相同,但土雞蛋口比洋雞蛋好許多,更無基因轉嫁之嫌,綠、環保、好吃,多好?

買牛還是要找沒注水的,大凡你將手指伸到牛裡面,馬上拿出來,手上沒一絲水痕的,就是好牛。否則只要有一點水漬,就是注過水的。注水牛一般口甚差,且縮水嚴重,價格比起幹牛更貴。而且這種虛作假,嚴重打擊了我們的消費心理。

滷菜也得注意,比如去早了,一般是昨天剩下的。有一種滷菜最好是不要買,就是腱子,特別是用繩子纏繞以後的,裡面的內容大可以加工,這是有人專門告誡過的。辣鴨脖和泡雞爪都是下酒的美味,可惜,大多時候都只能望而興嘆。因為前面的辣椒摻了化學原料,否則不會辣味燻喉,後面用的福爾馬林泡製才有那種白淨效果,皆不無可怕。

小菜倒是好說,不過也得看時候、看買菜人的服飾。有的是本地小農,菜量少,但新鮮和未灑農藥,口好和毒少。有的是市場里人冒充的市郊小農,那就沒有這麼些優點。至於韭菜白菜花紫菜花一類的,要是頸,藕放在口裡不澀的才是。大凡天,你看到應時蔬菜上市,一定要捨得買第一拔。因為只有這時候才是最為可口的,大有將天含之在口而發之於心的快。可惜,這腫覺,一年只要短短一時,幾天,就一去不返。

不過,有一點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那就是買貴不買便宜,趕早不趕晚。一句話,貪圖便宜總沒好貨。俗話說:人不認貨錢認貨。儘管不絕對,但絕大多數如此。所以最好找有固定位置的攤販,而他也想要留住回頭客,一般就比較好相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