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痛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週末得閒,應朋友之邀前去一晤。朋友住在高樓,屋後的陽臺正對著鬱郁蒼蒼的樹林,有小河崎嶇蜿蜒地穿行其間。一俟陽光鋪照,整個景就顯得青翠透徹,極為悅目。還有飛翔其間的鳥,啁啾環繞,一派平和,這正是到朋友家的原因。捧著香茗,說著掌故,面對一幅神遊物外的景
,極目遠眺,不免心懷大暢。
言笑正歡,一個身影閃進來,還沒看清是誰,就聽他狠狠地喊:“人家痛死了,你也不管,我找你拼命!”定睛一看,是好友的公子,一副痛不生的樣子。好友
子忙來解圍,說:“爸爸有客人,快回屋躺著。”一面對我笑著,表示歉意,一面將愁眉苦臉的寶貝兒子收了進去。朋友轉過頭苦笑著解釋,說兒子這幾天牙痛,又無良策。前一向時就有症狀,叫他去醫院,又總不肯,結果發作起來,輾轉反側,已經幾天沒睡好覺了。現在的孩子,真沒幾個吃過苦的。他一臉無奈。
沒有吃苦,我想,也是人生一大損失,當然,這樣的人極少。每個人一生,總有些坎坷和波瀾。但不同的人,面對挫折也迥然。人和人之間,有的人極願為他的所愛,付出全部時間和情,而有的人就不願意。同樣,在痛苦面前,你的態度總可以見證你一生。
難而上、鬥志昂揚的,總是好過縮首縮腳、哀聲嘆氣。因為困難,並不會見到你害怕而客氣。相信米盧的那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不管你對人生有什麼要求、設想,態度都是第一重要的。當然也有外因,然而,內因卻是一個人、一生的決定因素。
痛苦原是確證人生的鑰匙,因為人生要是順途,就看不見希望;因為愛情要是平坦,便沒有輾轉的繾綣;因為理想要是簡捷,就不會有成功的歡喜,這些風吹路過的痕跡,就是痛苦之後的良宵美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觸摸痛苦。如果人生路途,一直都是順暢,那安定是有了,但風雲詭譎蕩氣迴腸的光景,就無法體驗。再大的幸福,也是痛苦襯托出來的,否則,輕而易舉,沒痛苦折磨,沒時間煎熬,這幸福就沒多大價值。
《黑客帝國》中(基奴•裡維斯主演)說,“電腦主體”把人作為收成來獲取電能,為使人麻木,給他們大腦裡安裝了一個幸福程式,結果不被人類認同,當年“收成”全部死掉。等到換上一個水深火熱的社會,一切都井然有序。這就像一個不無諷刺的讖語。只有在痛苦中經歷風雨,才會覺得寧靜的美麗。
痛苦也是一種資源,既能使我們緬懷美豔如花的清純歲月,也滋潤能善良溫暖的天真童心。比如蘇軾,一生跌宕起伏。貶謫黃州,最是人生旅途低谷,幾乎命喪黃泉,幸賴聲名鉅著才得逃脫。一生的理想抱負,都隨著政壇失意和歲月逝而漸行漸遠。但他宋詞,也在這時登上巔峰。倘使沒磨難,沒困惑,一生平淡順利,即使老夫子天縱奇才,對於生活的良悟也不會多,或對文學竟還是遺憾。這例子其實是有的,比如南北朝時的江淹,高官以後生活平淡仕旅順途,但才情盡失,
悟無多,故稱江郎才盡。
痛苦經過思想過濾,常能啟發我們對於人生的領悟和嘆,成為我們向上努力和尋找幸福的動力。它就像盛夏的雨水,隨著時間
逝,逐漸由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的山谷向下漂移,直到它有一天完全遊離河道,奔進大海。只有當我們看見人生的大海,就會覺得痛苦的雨滴,與壯闊的人生相比,是多麼的渺小。只有那些見證痛苦的思想,沒有在痛苦下面低垂的頭顱,盡力與之抗衡的人生,才是對我們的錘鍊和磨礪,才使
神充實靈慧,才使人生睿智無悔。
大凡文明,總不能輕易而來,不是迂迴曲折就是峰迴路轉;大凡成大事集大成者,莫不經歷艱苦曲折的痛苦折磨。我們的人生,也只有經過痛苦洗禮,才會變得充實和富有價值。古人說:天降大任於斯,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耶穌的解脫和昇華,佛主的涅般,都是在痛苦中得以實現,皆同此例。
後來在路上遇見朋友,問他公子病事,說已大好,經歷一次小小磨難,倒使他對生活更加珍惜起來,是以前沒有料及的,看來多吃些苦,也真是好。古人說痛定思痛:“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時之痛,不知何能自處也”這是韓愈《與李翱書》中的話,其中慨頗多。而更多人是在痛過以後,卻忘記了當時的遭際,以至將來,還會重蹈覆轍。這就使痛苦的意義只在肌膚的表層停留。肌膚之痛,會使我們
懷青
的
情飛揚和自由無羈,然而心靈之痛,卻能
發我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這一切不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