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郭榮親征壽州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光荏苒,再度消逝。

今年的冬季並不冷,開封之內,郭榮已經從前方傳來的情報得知,李谷大軍已經在壽州城外,而唐國江寧府,李璟老兒也已經帶領部隊出征北上應對了。

郭榮非常期待此場戰役,大周能夠一舉南下,攻取唐國領土,大殿之上的大臣們也在為大周加油祝彩。

恰在此刻,周軍前鋒李谷已經率領大軍到了淮河上游了。

幾百裡外,淮河邊。此番淮南行軍行營都部署李谷大軍要奪取之地即為唐的重鎮——壽州。

此刻大軍正在淮河邊上,李谷在岸邊眺望壽州城,心中慨萬分,壽州之地,從秋戰國開始一直到現在,歷來都是兵家爭奪之地。

壽州,位於淮河上游域,向北就是中原,向南就是江南,位置極其重要。

歷史上隋朝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為伐陳軍事需要,於開皇八年(588年),在壽置淮南行臺省。開皇九年(589年),十月,隋文帝楊堅下令撤去淮南行省,設置壽州總管府。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壽州總管府為壽州,初轄壽、安豐兩縣,後增轄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縣,屬淮南道。

五代十國時,吳國以壽縣為忠正軍,南唐以壽州為清淮軍。

此次大周的軍隊的目標就是淮河對面的壽州城。

為了渡過淮河,他命人在淮河上面搭上浮橋。讓大軍順利地從正陽河度過了淮河,大軍順利渡河,隨即他出兵圍攻了壽州城,大有甕中捉鱉的意思。

顯德三年(956年),一月二十五,當壽州就有幾千的唐軍出城來,攻打周軍,可是反而被忠武軍節度使王彥超給擊敗了,同時斬殺和俘虜南唐士兵兩千餘人。

一月二十九,先鋒軍都指揮使白延遇在山口鎮又一次擊敗了南唐幾千人的部隊。

短時間內周軍已經獲得了兩次勝利,而勝利的消息通過李谷的奏報,傳回了東京開封。

二月初朝堂之上,郭榮又收穫了好消息,他見到周**隊此番已經連殺唐國幾千人馬,就迫不及待,想要御駕出征。

二月十七,郭榮調派開封府、曹州、滑州與鄭州之百姓修築開封外城。

二月十九,郭榮郭榮下詔正式親征淮南,想要一舉拿下唐國的江北十四州。

在離開開封前,郭榮任命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擔任東京留守,向訓在伐秦鳳四州的時候,立下大功身手皇帝郭榮的信任,這次沒有想到被任命為東京汴梁的留守了。

同時郭榮又讓端明殿學士王樸輔助向訓工作,既然政事有了安排,軍事上也要好好的安排一下,郭榮的親信彰信節度使韓通權擔任點檢侍衛司,負責城內外的巡視和檢查。

而後,又命令侍衛都指揮使、歸德節度使李重進奔赴正陽,河陽節度使白重贊率領三千兵馬在潁上駐紮。

趙府之內,趙德昭得知祖父、父親皆要出征,就讓父親推薦劉翰給天子郭榮,正好可以在為軍中效力,因為趙德昭擔心在淮南一戰之中,祖父的身體安危,因為歷史上顯德三年,趙弘殷就是在淮南一戰中病逝的。而劉翰剛好是自己認識的,所以他跟劉翰說了,路上要好好留心自己祖父的身體,而劉翰也答應了。

,趙匡胤就向郭榮推薦了劉神醫劉翰,郭榮上次已經聽說了他的大名,於是乎讓他擔任軍中的醫官,隨行親征大軍,一起南下。

劉翰叩之謝恩,然後回家去整理行裝,都準備出征了。

之後,二月二十一,大軍正式從東京出發。隨後趙弘殷、趙匡胤父子、萬松以及劉翰皆隨駕出征南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離開京城前一晚,二月二十晚上。開封涼城客棧之內,楊濛亦得知大周李谷部隊到達了壽州城下,他當即拿出地圖看了起來,趙德昭也在一旁註視著地圖上的方位,那就是淮河之水畔的一座城池,而歷史上劉仁瞻此人堅守壽州城,戰至最後快死的時候,手下將領才投降。

可是楊濛此刻在思考的不會這些,楊濛乃楊行密三子。而劉仁贍在吳國之時,他的父親劉金,侍奉自己的父親楊行密,至濠州團練使。

劉金的長子劉仁規,娶了父親楊行密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親戚,貴於其國,嘗為清淮軍節度使。而劉仁贍即已經累遷為偽右監門衛將軍,歷黃、袁二州刺史,所至稱治,壽州城。

楊濛喟然長嘆,說道:“我怕此次戰事不利。壽州城的劉仁贍,他兄長劉仁規和我是親戚關係。”

“哦?沒想到劉仁瞻與義父還有這層關係。”趙德昭臉上一片愕然。

“這個確實是這樣的…”楊濛嘆了一口氣,搖搖頭,接著就將這些事情都告訴給了趙德昭。

趙德昭適才知道原來義父跟劉仁瞻有這麼一層關係在,不過他說:“義父,你們之間即使有關係,可是現在他侍奉的是唐國,也就是你的敵國,你們之間是對立的。若是義父能夠打動劉仁贍,那就好了。不過我聽說劉仁贍剛正勇猛,仁義衷心,恐怕是塊難啃的骨頭。”聽了趙德昭所說一番話,楊濛素知劉仁瞻的格,所以苦笑一番,雙手負在背後,說道:“能夠試一試,那樣也好。昭兒你去取些紙筆,我這就讓長堂的密探送信去壽州。”

“唔!既然義父要試一試,那也無妨。”趙德昭隨即去取了些紙筆來。

過後,楊濛提起筆,心中慨萬千,遂提筆寫下了一份書信,隨即讓人快馬加鞭送往淮南壽州城。

趙德昭知道壽州城一定能攻打下來,不過現在暫時未能攻下,於是乎安說:“義父這是杞人憂天,憂慮多勞啊!”

“唉——等你到義父這個年紀你就清楚了,義父在這個世上親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對於親人的存在,義父也要挽救他們。”趙德昭聽了楊濛的一番話,豎起了大拇指,“義父好樣的,昭兒一萬個支持你。”趙德昭此刻心想,若是能夠勸降劉仁贍那也是好事情,畢竟此人乃是歷史上的一大忠臣和勇將。

辭別了楊濛,趙德昭在這段時間也做了一些事情。在趙德昭的吩咐之下,白孤城也派人送信去了西府(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亦是為了廣味酒樓的發展事業。趙德昭非常放心以白家在西府的影響力,白叔父應該能夠知道消息,相互配合的。

除了商業之外,趙德昭也心憂教育,這段子,他已經找了幾個教書青年,放心地把教育事業給他們了,雖然幾個教書先生對趙德昭的教育領域十分疑惑,但是當他們聞及趙德昭的學識之時,無不欽佩萬分。

趙德昭畢竟還是個小孩子,人微言輕,比不上那些德高望重之輩,而且他也不放心將教育事業給老資格的先生。

而在趙德昭的堅持之下,以及新式教育對於人產生的作用力,讓請來的這些教書先生十分推崇趙德昭的那套教書理念,反而不拖沓後腿了。

若是換了迂腐的老教授,估計能把趙德昭給氣壞的。而趙德昭就是這麼一個人,若是有人使絆他的教育方法,他就跟誰急,然後秀出他的成績跟那人鬥法,直到把對法服得心服口服。

二十多的樣子,吳越國西府之內終於傳回了消息,在吳越國西府西湖邊上,終於有一家山外山酒樓加入了廣味集團,而那家山外山酒樓正是白家的產業,通過白家在吳越國開啟了第一個腳印。

趙德昭聽此消息也欣了,而在長堂內他召集了幾個會些廚藝的手下,隨即夜教導他們廚藝,幾番下來,這幾人也是廚藝進,何況他們是忠於趙德昭的,所以此番南下吳越國,趙德昭就派了他們幾人前去,然後混入山外山酒摟,扮作廚子,收集情報。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楊濛的讚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此時此刻,壽州城內,清淮軍的節度使劉仁贍,率部駐守壽州。劉仁贍,字守惠,彭城人,五代時期南唐著名的大將。仕南唐,累官武昌節度使,徙清淮軍節度使,鎮壽州。

他見到周**隊兩次出兵,都已經斬殺自己一方很多兵力,就高掛免戰牌,據不出兵。

此刻戰前方的李谷聽說郭榮二十一率領軍從東京出發,此刻正往南方奔來,他一覺得若在陛下親征前趕到壽州城下,壽州城就拿下,壽州城剛好可以為陛下提供一個行轅之處,而且還能在陛下面前邀功請賞。

他這麼一想,立刻下令將士們攻城,提前拿下壽州城。

然而守城的唐國清淮軍的節度使劉仁贍無論如何就是高掛免戰牌,不敢應戰,饒是李谷在城下破口大罵,依舊巋然不動,氣得李谷快要吐血了,只想罵娘,而意外的是,唐國援軍此時正往壽州城援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s。《南唐書》中記載:劉仁贍,字守惠,淮陰洪澤人,父金。事吳武王,有戰功,至濠州團練使。長子仁規,娶武王女,貴於其國,嘗為清淮軍節度使,任贍略通儒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