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苦心孤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定風劍陳平一學之下,就大為驚異,忍不住問道:“朱老前輩,你這十二招劍法…”假朱一吾老氣橫秋道:“你是學本事要緊,還是說話要緊?”定風劍陳平一哆嗦,哪敢再開口,只好在悶葫蘆裡專心學劍了。

其實這十二招劍法,正是古劍秋針對大風劍法的缺點研創出來的。要知古儼秋一身所學博雜已極,加上他本身天賦奇高,和事事留心,上次與中州劍客卓哲元手之後,中州劍客那套名動江湖的大風劍法,竟被他發現了許多漏。於是他就有心幫對方一個忙,在沒事的時候,替對方研創了這十二招劍法以補偏救弊,使大風劍法成了一套真正的完美劍法。此中內情,古劍秋又哪能告訴這位定風劍陳平。

天香銀鳳卓莆雯調息未畢,定風劍陳平已先學會了這十二招劍法,以後威力的大小,那就看他們師兄弟自己的努力和各人的天賦才智了。

假朱一吾教會了定風劍陳平那十二招劍法之後,將那冊“天一神功”往定風劍陳平手中一道:“你師妹功將行滿,我不願和她多羅嗦,你把這‘天一神功’給她,大家找一個隱秘的地方,練好功夫,再去找古劍秋算賬吧!”說罷,不待定風劍陳平再有開口的機會,拔起身形就走了。

古劍秋做了這件事之後,心中略安,回到藏衣服的地方,正要穿回外衣時,卻忽見老遠有一條人影疾馳而來。

人影越來越近了,古劍秋神目如電,已看清了來人是誰,心中一喜,橫身飄出,擋住來人哈哈一笑,道:“來者可是多事老人朱一吾老前輩?”多事老人朱一吾身形猛然一剎,落在古劍秋身前,隨又霍地退了三步,一陣惑道:“尊駕是誰?竟敢當面冒充老夫!”佔劍秋哈哈一笑,揭下人皮面具道:“晚輩,古劍秋!”多事老人朱一吾修眉一皺,不樂地道:“老弟,有些事情你未免做得太過分了。”古劍秋笑道:“老前輩放心,晚輩絕不敢有辱你老清譽。”多事老人朱一吾道:“不問你冒充我身份的事,我是說你對待卓老兒二徒一女的手段,未免太狠,把他們折辱得過分,尤其雯丫頭一個女孩子家,她還能活得下去嘛?”話聲一頓“唉”了一聲,接道:“你要對付他們,為什麼不不先找我商量商量?”古劍秋道:“晚輩沒錯呀!”多事老人朱一吾氣得老瞼發白,頓足道:“人家好好一家人,被你得慘兮兮,你還沒有錯,你…你…老夫真懷疑從前你向我說的那些話了。”古劍秋道:“晚輩確實沒有做錯!”多事老人朱一吾苦笑一聲道:“你大概又有騙人的理由,老夫就再聽聽你的道理吧!”此老氣是氣,但古劍秋那靜如山嶽的鄭重樣,還是把他折服了。

古劍秋道:“晚輩的理由,只有四個字,那就是‘苦其心志’。”多事老人朱一吾一嘆道:“一個柔弱的女子,你就是死了她,還能得出一個什麼名堂來?”古劍秋道:“剛才晚輩化裝你老人家追上他們,已有所安排了,包你不出三年,卓姑娘再出世時,便足以領導各大門派和我們這些妖魔鬼怪一戰了。”一口氣說到這裡,忽然嘆了一口氣,接道:“到時候只怕還得麻煩老前輩設法替晚輩留一條退路。”多事老人朱一吾望了望古劍秋,想到古劍秋將來必然的處境,不由也是一嘆,臉有些戚然了。

古劍秋卻忽然朗笑一聲,道:“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不知老前輩對我的看法,能不能恢復?”多事老人朱一吾訕訕地一笑道:“你說來倒是很像那麼一回事,只不知你剛才追上他們做了些什麼事,也該讓老夫知道知道,以免將來碰見了他們不知所對。”古劍秋道:“這個當然,晚輩理當對老前輩說明。”接著便將剛才的經過,據實告訴了多事老人。

多事老人朱一吾只樂得笑嘻嘻地道:“你這樣一來,用真是替老夫臉上貼金了。”古劍秋道:“將來這種事情還多著呢!只是你老人家如果因此倒了黴,可不能說晚輩有意陷害你呵。”多事老人朱一吾呵呵笑道:“老弟,你是好事做盡,惡名自背,老夫不勞而獲,就是倒了黴,也是應該的。”

“老前輩真不怕倒黴?”多事老人朱一吾道:“老弟又有什麼往臉上貼金的好事,讓老夫沾光?”古劍秋一笑道:“我們邊走邊談吧!”於是,他換回了自己的裝束,恢復了本來面目,和多事老人朱一吾-同回了古莊。

由於今情形特殊,當此古莊開府大宴天下群雄之,古劍秋與任何人走在一起,都是禮貌問題,無需擔心別人疑心。只是,當他們快近古莊時,二人仍表演了一趟“虛情假意”用過分客氣,掩蓋了真正的友情。

回到古莊,多事老人朱一吾自去與各正派同道周旋,古劍秋卻被古夫人傳了進去,足足訓了兩個時辰。

古劍秋一腔心事,有苦說不出,他所能做的。只有悶聲挨訓;默不作聲。要不是老莊主古斌正在熱衷中霸天興頭上,趕來把他叫了出去商議大事,可能這頓訓,兩個時辰都訓不完。

‮夜午‬,古劍秋抱著枕頭,悶聲大哭了一場。

第二天一早起,古劍秋又成了一塊又硬又冷的鋼板,周旋於黑白兩道群雄之間。

古莊開府之宴,是定在正午舉行。但,天剛一亮,古莊前院廣場上,就已是人山人海鬧翻了天。

為了什麼?這又是古劍秋的花樣。

原來由於所請賓客,無一不是黑白兩道知名之土,在座次編排上,發生了問題。到底誰坐首席,誰陪末座呢?

這個問題,不但辦事人作難,就是老莊主古斌也無法像天平一樣,決定誰上誰下。而武林人物對那座次的上下,又重視得要命,一瞪眼,就怪上了主人。

於是,就憑著古劍秋一句話:“憑武功分高下!”在廣場上搭起了三座高臺。三座高臺分別裝飾著紅、黃、藍三種顏,配合著大廳之內三種席位的等級。

最高,黃次之,藍更次,另外還有一種設在天裡的天席,那算是不入的等級。

三座高臺,就是決定席次高低的比武場地。每座高臺上都有古莊派定的掌臺高手。

紅臺上是十六位六旬左右的老者。黃臺上也是十六位卻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壯大漢。藍臺也是十六位,不過是些二十四、五歲的初生牛犢。

比武定座的規定是:1、每臺十六位掌臺,任人指定挑戰。2、過手以二十招為限,平手算挑戰者勝。3、勝得紅臺掌臺者,入最高席次,勝得黃臺掌臺者,人次等席次,勝得藍臺掌臺者,入三等席次,不願上臺比武,或敗於藍臺者,不入席,天席款待。4、個人名義決定個人席次。5、團體名義決定團體席次,任何-個團體,可選派一位武功最高的上臺比武,一人的勝敗決定整個團體的席次高低。6、擂臺選定,任由挑戰者隨意,可以由藍、黃、紅步步高昇,也可以由紅、黃、藍節節下降,更可以採取中庸之道,先打黃臺。7、來賓不分身份,一律平等,不設保留席次。

這種別開生面的定席方法,雖使各方來賓心底多少有點不快,但卻另外給了他們一種人前面的鼓舞。

尤其是那些名聲不大顯赫,聞風而來的不速之客,都抱著賭錢的心理,躍躍待試,如能一舉成名打入上等席次,那豈不是意外的收穫。有了以上的心理作用,古劍秋這個花樣,一開始就顯得非常成功。

因為,天還沒有亮,三座高臺之前,就擠滿了躍躍試的自命高手。天剛一亮,就有人叫著要登臺臉。

好在開始比武的時間沒有硬規定,只要臺下有人要求,古府也就來者不拒,馬上接受。最早的這一批,大約都是眼高手低之,起初大家的目標集中在紅臺之上,都想一舉成名,坐上上等席。

只見一個一個向紅臺之上跳去,又見他們一個一個地一伸手又跳了下來,似乎連半招都沒過。

紅臺不成,於是目標又集中到了黃臺,黃臺經過一陣熱鬧之後,風水又轉到了藍臺,藍臺一陣熱鬧下來,只有一位名叫震三江的胡大勇在前獲得了一條藍的緞帶。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