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他就想到了一個神奇的騷作——告御狀。
池寧:【唉,要不是這馬太監長得太醜,我都想要認下他這個好兒子了。】馬太監做了那麼多事,沒有一件真正傷害到了池寧,反倒是成全了他諸多。這樣的競爭對手,真希望能多來幾個。
等範汪幾家私下裡聯繫池寧的時候,池寧只需要犯難地表示,這事吧,他也很努力地想要消除影響,還所有人一個公道。但是,沒辦法啊,西廠非要搞事,捅到了新帝那裡,他人微言輕,真的沒有辦法。
不過:“以您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陛下又怎麼會不偏著您呢?”一樣的話,池寧分別說給了好些個人聽。
偏偏他們都覺得,池寧言之有理。所有人同仇敵愾,達成了差不多的認識:西廠真討厭,要不是他們手,這事早在東廠這裡結案了。不過,也是時來運轉,只是報到了新帝那裡,倒也能斡旋,陛下怎麼會不偏著我呢?
這其實是天和帝時期的政治陋習了,新帝登基不足一年,大家還沒有完全從天和帝時期的做事方式裡走出來。
他們總覺得這種說不清楚的案子,皇帝最後的做法肯定是拖,一句“朕知道了”就不會再有後續,等風口尖過去大家都忘的差不多了,不就大團圓結局了嘛。
但問題是,新帝不是天和帝,他最厭惡天和帝的地方之一,就是覺得他皇兄太愛糊事,明擺著偏愛人,這樣一點都不規矩。
天和帝的作風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新帝則是小事也能被捅成天大的事。更何況他覺得這事並不是個小事,法不責眾?真就能因為人多了,而不承擔責任嗎?做夢!
他要主持正義!
池寧忙不迭地給新帝鼓起了掌,好,有志氣,有勇氣,要的就是這份骨氣!您可以的!
新帝會變得這麼偏,也和他最近情緒不穩定有關,但別人可不知道新帝正在面臨子嗣艱難的人生危機,只會聯繫新帝之前種種議禮的做法,覺得他這是在吹
求疵,沒事找事。這種得理不饒人,一點也不寬宥,對下不慈的上司,可不是明君之相!
如果大啟有民意調查表,那新帝會很榮幸地看到,他在官員中的受歡程度已經直線下降,即將跌破天和帝時期的歷史最低值。
水至清則無魚,新帝卻始終不能明白這個淺顯的主事道理。
池寧做夢都要笑醒了。
蘇輅、夏下幾個乾兒子知道了如今這一切的發展之後,無不是目瞪口呆,然後便統一想起了那一的大吉之籤。
還真的靈驗啊。
萬萬沒想到,別人的後臺是皇帝,他們的後臺是神明。但這樣有恃無恐、公然偏愛的神,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原君看著夢裡變成了樹枝,與自己相伴在同一棵樹上的池寧,心裡想著,當然不會有問題。
陽光從九天之外,突破層雲,鋪灑而下,樹葉在風中發出了沙沙的響動。他們一半沐浴在陽光裡,一半沉浸在寧靜中。
原君問池寧:【喜歡嗎?】池.被迫變樹.寧:……您要我付出的代價就是在夢裡變成樹的一部分陪著您嗎?這玩意到底能有什麼樂趣?
恰又有一陣微風吹過,拂過了池寧的全身,帶起了心頭別樣的酥麻。
【舒服嗎?】原君又問。
池、池寧不想說話。
第45章努力當爹第四十五天:新帝要徹查,那就真的開始了徹查,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沓與遮掩,他是完全不懼把事情搞大的,因為他想以儆效尤。
東廠、西廠、錦衣衛,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六個衙門是一個都沒有放過。
六個一把手,身穿朝服,頭戴官帽,齊聚無為殿的偏殿西暖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立場,彼此之間的寒暄只能點到即止。
都說同行是冤家,一個案子,六個衙門審,可有的熱鬧了。池寧坐在一邊閒閒地想道。他低頭抿了一口茶杯裡的清茶,然後便頗為嫌棄地放下了,只在心裡替未來的聞宸殿下打定了一個主意——得改。
原君道:【大啟的冗官問題,確實值得注意。】主管案件的事,竟一下子能找出來六個主管部分,這還是不算上其他零零碎碎其實也有權參與其中的什麼宗人府、六扇門之類的結果。
真的太多餘了。
多則生亂。
想宋朝亡國的弊病之一,不就有冗官嗎?每一個級別至少有三個官員相互制衡,是不用擔心誰一家獨大了,但官員們每天一睜開眼,也就只剩下互相玩心眼、耍嘴皮子了,又哪裡有功夫騰出手來辦實事、思民生呢?
大啟初期,太祖取了歷朝歷代亡國的教訓,想要用方方面面的法律與規則,都所有的弊病都給堵上,嚴苛到了近乎變態。
但,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沒有哪一套東西是萬能且可以一沉不變的,只要時間稍微久一點,就一定會被人找到漏,並加以鑽研利用。大啟歷任皇帝對此的解決之法,就是不斷地打補丁,多加制約,畢竟祖宗之法不可廢。
大啟國祚至今近兩百年,中間經歷了九個皇帝,今上已經是第十任,可想而知,這樣一套又一套的補丁打下來,規則會有多複雜、多矛盾。
不自覺的,大啟就要開始重演宋朝冗官的悲劇。
池寧……本沒想過這個問題。他託著腮,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