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保,也未帶任何商賈應持的憑證,單憑這一包做樣子的香料,那些個凶神惡煞的赤足莽夫,又怎麼可能放他進去!

眼看著那幾名兵士越發靠近,王欽若不打了個寒顫。

他難以抑制地憶起了,在秦州城門下發生的那場令自己痛苦不堪的牢獄之災……實在是,再不願冒這個大險了。

於是,當負責看守榷場的那幾名兵士查到落在最後的王欽若時,他縱滿心不情不願,仍是將真實姓名與身份告予了他們。

當驗看過他隨身所帶的路驗後,幾人面上不約而同地浮現出愕然來。

緊接著,就是整齊有序地後退一步,朝他行了一禮,又鄭重其事地致了歉。

為首那人滿面不解,目光炯炯地詢問道:“王尚書怎會孤身來此?”王欽若輕描淡寫道:“不過是見商隊熱鬧,聞有開設榷場,遂臨時起意前來湊上一湊,無他事耳。”既然身份已然敗,他也沒有逗留此地的意義了,便坦然將香料贈予驚訝回望的那兩位小商販,施施然地在這幾名軍漢的引領下,往剛稽查完貨物的專官走去。

見一氣度不俗的老漢大大方方走來,負責監看此次榷場的王韶先是面茫然,隨後一被告知王欽若身份,就毫不猶豫地從座椅上起身,客客氣氣地了上去:“王尚書有意蒞臨,怎無不遣人提前告知一聲……”

“不必多禮。”王欽若呵呵一笑,並未正眼看他,只從容地在其讓出的座椅上落了座:“我身負皇令,豈能在館驛虛度時?只是方才偶聞榷場召開,才順道前來一觀罷了,想必陸秦州再有官威,也號令不了我罷!”

“尚書說笑了。”王韶宛若未曾聽出王欽若話裡的明嘲暗諷,僅輕輕頷首後,就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了。

隨著榷場中商旅越聚越多,叫賣的喊聲也越發震耳聾,王欽若仍是一派雲淡風輕,手裡翻著本次登記在冊的貨物清單,不時抬眼看向場中。

他有所不知的是,自己這副悠泰模樣,不僅招來了不知情況的商販們的偷看,也引來了一道不懷好意的目光。

領一百壯士偽裝成一支大商隊,實際上馬車上暗藏兵器的李元昊,自然一眼就看到了大宋那邊最為顯眼的王欽若。

他眯著眼,盯著人仔仔細細地看了會,又在對方察覺到目光之前,飛速移開。

面對隨侍的親信,他毫不客氣地如此評價:“傳聞中的陸姓小子,可是位丰神俊朗、器宇軒昂的郎君,怎任我怎麼看,都是位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頭子了?”瞧著都快趕上他爹的歲數了。

哪怕宋人慣誇大其實,美化那些弱不風的士大夫,這未免也過於離譜了吧!

有幸見過陸辭一面的那位下屬,見李元昊生出這極大誤會,趕緊解釋:“您誤會了,那人並非陸辭。”那還差不多。

儘管最理想的局面,是擄走近些年來行事最為囂張惹眼的陸辭,既給這仇家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也好給大宋新帝一個下馬威,但既然陸辭人碰巧未來,李元昊也就不再惦記這遺憾,徑直觀察起這老漢來。

從王欽若對旁人生疏冷淡、難掩傲氣的神態,以及周邊人對其小心翼翼的態度上,李元昊很快咬定:“若我所料不差,這多半是個宋廷大官。你們對他的身份,可有任何頭緒?”從汴京遠道而來的戶部尚書被兵士捉拿下獄的醜聞雖未傳開,但下榻於驛館的消息,卻並非是個秘密。

對懷有詭心的項一方而言,在刺探情報時,自然不會漏過這個重要消息。

李元昊眼前一亮,輕笑道:“這麼聽來,那老漢八成便是戶部尚書了!”捉不到最招人恨的陸辭,卻逮著一條更大的魚,要挾起宋廷時,豈不更有份量!

李元昊當即決定,機不容遲,當機立斷道:“一會兒我信號一發,即刻動手。”雖說事前同張元、吳昊二人商議好了計劃,但具體如何,還是視當天情形而定的。

南人此番派駐的兵士頗多,要想大肆屠戮,即便外頭尚有九百力士埋伏,亦要費上好一番功夫。

南邊朝廷的大官,可是一個賽一個的貪生怕死,若是在拼死纏鬥的時刻,叫那條大魚在護送下趁亂溜掉了,那豈不得不償失?

李元昊迅速更定計劃。

先由部下在榷場多處縱火,製造騷亂,引走宋兵後,他再領十名銳發起突襲,將那戶部尚書擄走。

至於剩下的殘局,是屠戮還是且戰且退,就由他們自個兒看情況做定奪。

王欽若渾然不知,自己才出牢獄,就又被一頭豺狼給盯上了。

他仍百無聊賴地翻看著賬簿。

果然,陸辭頗為狡詐,在這顯眼的上頭,並未留下什麼明顯差錯來。

不過,他也不指望靠可被隨意篡改的賬簿,就能對付得了有所防範的陸辭。

王欽若陷入沉還未有多久,耳畔便傳來陣陣騷動,他不悅地抬起頭來,詢道:“何事喧譁?”王韶不急不緩地起身,解釋道:“有人報,榷場中忽起多處小火勢,已派人前去督看了。”然而即便如此,圍在自己身邊,好似對他虎視眈眈的這些人高馬大的兵士,卻並未少上一個。

王欽若不免生出幾分被監視的不快,微微蹙眉道:“還不多派幾人去,儘快將事處理了?我身邊無需圍著那麼多人,也都去吧。”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