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任官也才一年出頭,多少人還卡在第一個職位上累死累活時,他的職事就已從七品一路狂跳,躍升為正四品下,擔任的還是這麼一個肥差……

只對別人會有的反應稍作想象,饒是自認臉皮厚如陸辭,眼皮也忍不住狂跳了。……王旦讓他入京還的人情債,該不會是讓他當個被人甩嫉妒眼刀的活靶子,以分走寇準被他推舉為相的仇恨吧。作者有話要說:註釋:1.真宗與王旦的對話部分修自史實《大宋帝國三百年7》2.左諭德為東宮屬官之一,不常設,在設皇太子有,皇太子繼位後就罷了。沒有職事,備僚屬而已,多為兼官。或與太子左右庶子輪入宮值班以供故事,或代講讀官給太子講經史。宋初品階為正四品下。(《宋代官制辭典》)第一百一十九章陸知州收到新任命的消息,很快經由廳中人之口,一下傳遍了全城。

最初聽到這話時,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嗤之以鼻,或付諸一笑。

即使是沒啥見識的老百姓,也清楚只要京中沒什麼大的變動,知州往往是三年才資滿遷走的。

陸知州分明才將將在這呆滿一年,怎麼可能就要調任了?

這麼想著,他們只當是個傻子編來嚇唬人的笑話聽聽,還斥責了瞎傳這話的那些人幾句。

——當官衙發佈的公文帖在譙樓的榜上,把這匪夷所思的事兒變成板上釘釘後,所有人頓時都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這可真是晴天霹靂,驚天噩耗。

怎……怎麼能這樣啊!

陸知州帶給汾州的變化之大,眾目皆有所睹,幾乎是脫胎換骨的。

眼見著人丁稀零的街道變得益熙攘,又看著一座座校舍拔高而起,人人漸漸變得富裕起來——尤其是最早一批養鴨的農戶,先是得了抗蝗的賞錢,又得了賣鴨的盈利,簡直樂得合不攏嘴。

別看陸知州年紀輕,模樣生得俊俏,但辦起事來卻一點都不含糊,跟以前那些只知混子而本不管事的官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要是沒過過這樣的好子,沒見過這些盼頭,那也就罷了。

怎麼這會兒就能告訴他們,這有滋有味有奔頭的好子才過幾天,就有哪個天殺的就見不得他們好,非在官家耳邊進讒言,要將他們的好知州調走了?

公榜邊瞬間變得譁然,眾人議論紛紛。

撇開他們這些‘受害’的且不說,對陸知州而言,顯然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儘管只是市井小民,他們也清楚官員升遷,是最講究成資這淺顯道理的。

一心為民的陸知州在過去的短短一年裡,既是造房又是致力改政,叫家家戶戶的孩子有學上了,種地時收益也更高了,養雞鴨鵝的也多起來了,據說還準備在來年修那口益破敗的河壩……這不都是一項項實打實的成績?

萬事開頭難,陸知州已將最難的開頭給啟開了,又將最堅實的基礎打下了,憑什麼果子叫來人不費吹灰之力地收走了去!

群情奮下,自然是聽不見那一兩個守在公榜邊的吏人的竭力解釋的。

——“還得去問問,到底是誰害了公祖!”不知是誰先義憤填膺地嚷嚷了出來,不少人撇下自己手裡的活計,匯作人群,氣勢非凡地朝官署的方向去了。

陸辭此時既不在設廳、也不在便廳中,而是爭分奪秒地外出巡視起了其他校舍的情況,剛巧與這人錯了開去。

於是首當其衝的,就成了府院中的諸曹官。

面對群眾七嘴八舌的指責和質疑,諸位官吏們先是一臉戒備,旋即是一頭霧水,等徹底清楚事態後,就成了哭笑不得了。

“你們都在想些什麼啊!”聽得這邊鬧的大動靜,從相鄰的籤廳裡走來看看情況的崇文俊,在聽明白後,就忍不住大笑了。

在眾人狐疑的瞪視下,他輕咳一聲,解釋道:“公祖是太得官家看重,才被破格提拔回京,擔任東宮身邊職官的!聽明白了,是升遷!既不是貶謫,也不是平調!”能以這讓常人難以想象的快速晉升,他們所憂慮的‘被人搶去功勞’之事,更是無稽之談。

崇文俊的身份,還是有不少人曉得的,從他口中說出的話,自然比別人的要有可信度一些。

又是一陣窸窸窣窣的議論後,得了‘陸知州並非受人迫害’的滿意答案的人群,便開始漸漸散去。

他們雖到萬分不捨,但也清楚對於陸辭而言,能在未來的皇帝——太子身邊辦事,可比在窮鄉僻壤任官好多了。

而且能識得他們知州的好,如此重視於他,不也證明了陛下英明麼?

這可是絕對的大好事。

既然清楚了陸辭沒被人欺負,還扶搖直上,過得很好,他們就不樂意瞎鬧事,省得一傳出去,反倒給陸知州添麻煩了。

崇文俊以為他們還有得鬧呢,不想一個個都散得這麼痛快,倒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不過經這些人一鬧,叫他也跟著有些傷起來。

唉,好不容易來了個實幹派的好長官,他還沒來得及一展抱負呢,一眨眼就被調走了。

等陸辭巡視完新校舍的情況,已接近暮時,是休衙的時候了。

他騎著自家的小灰馬,慢悠悠地回到官署時,就意外地看見明明到了結束辦公的時間,卻還有一大群人在裡頭守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