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賦,倒風生水起。幾年後,柳家多了近百隻大海船,連帶海邊的漁村都富足了起來,可比他當個閒官有用多了。

柳大這走了,官場上被牽連的可能大大降低了。柳二是驍騎尉,不擅攀權附勢,一個人就安省了許多。

柳慶失了左臂右膀,鍾蔚乘機全部接下來。

他運籌帷幄,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比,柳慶喜出望外,對鍾蔚更加倚重。鍾蔚有了實權,給太子撥出金銀也是輕而易舉的事。不過,他並不想跟太子走得太近,鍾蔚不是一個人,他背後是系龐雜的柳家,一旦有意外,被誅九族,禍害可是幾百號人。

一連數,皇帝都沒招鍾蔚。

清靜倒是清靜,可惜看不到奏摺,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也是頭疼。卻說,樊厚沒有消停,一門心思找柳家的麻煩。柳家原本建了一條街,還沒開業,官府就來查封,說奢侈費。

當初是皇帝說京城太冷清,讓柳慶依照最繁盛的壘州的雲熙街,建一條一模一樣的。這才剛剛竣工,怎麼就查封了,那麼多銀子又打水漂了。

最`新`沷`怖`網www.xiaohuks.com最`新`沷`怖`網www.xiaohuks.com柳慶自然據理力爭,被鍾蔚拉回來了:“商不與官鬥,爹,你先別急,我有辦法讓皇帝下旨重開雲熙街。”聽完鍾蔚的辦法,柳慶豁然開朗,不斷讚許。

新皇帝登基。

元奚國是泱泱大國,周圍的國家聞訊,紛紛遣使者來朝賀。使者們少不了在京城活動,不知幾時起,就傳出「使者們竟然嫌京城不夠繁華」的傳言。皇帝聞言不喜,恰好有一個名為諾託國的使者領隊來朝拜。

為首的番使高鼻深目,用奇怪的腔調將海外的奇聞異事敘說了一番,或繁盛、或奇異,不一而足,十分有趣,引得皇帝大悅。一路說來,到了京城,番使卻怪模怪樣,不說話了。

皇帝忍不住問:“京城如何?”番使打哈哈:“微臣就是素聞元奚之繁盛而來的,京城,不錯。只是我曾觀閱古籍,說元奚有一盛會,麗裳鬢影,人如湧,燈如游龍,飄於長街之上,為何竟不見這情境?”皇帝不高興了:“那是上元節才有的。”番使眨了眨眼睛,長長地哦了一聲,意味深長。皇帝心裡更不高興,到了寢宮也是一副要發怒的表情,柳妃見了,溫言軟語地問怎麼回事,皇帝就說了。

柳妃寬,說蠻子不懂事,又說一時繁華怎如百姓太平來得重要。

皇帝還是一個大疙瘩。

柳妃一邊泡茶,一邊狀似不經意地說:“說起來,臣妾的故土壘州石城,有一條街,名為雲熙街,倒從不拘泥於上元節放花燈。在夏時,天有明星,空中有螢火蟲,地上有花燈,倒是讓臣妾很是懷念呢。”皇帝頓時靈剛一閃,京城也有云熙街。前些子樊厚和幾個臣子參了一本,他看柳慶也不很久了,就直接給封了。如今,京城確實寒酸了點兒,要讓那些沒見識的蠻子長長眼,不如開了算了,反正也是柳慶在折騰,折騰夠了再捏死。次,他立刻責令太常卿辦此事,務必繁華,當然,銀子是不會撥的。

柳慶接到開啟商街的命令。

三天之間大反轉,柳慶問太常卿是怎麼回事,太常卿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上邊的意思,你照辦就是了。”柳慶倒沒有動,反而更鬱悶,什麼都是上邊一句話,如果哪天皇帝不高興自己腦袋就得搬家了吧——此時,柳慶已經有了去意。

一連三天,柳家慢的。

太常卿終於急了,催促怎麼還不開始呢。鍾蔚此時全權執掌此事,面苦惱地回答:“太常卿大人,柳家前些子才捐出了一個新築成的小城容納難民,您知道的吧?”

“知道……”不但知道,還附和樊厚說了壞話。

“柳家再富,一家之力也是有限的,建一條街都很吃力了,還要得繁華似錦,滿城皆知,這得很大財力才能辦得到,柳家也沒有金山銀山,委實艱難啊。”

“你吃雄心豹子膽了,還想讓上邊撥銀子?”

“那倒不敢。”

“你到底什麼意思?”

“再者,柳家稍微幹個什麼,就得被人參一本,這幾個月光是散財都吃不消了。”見太常卿的臉越來越尷尬,鍾蔚裝作沒注意,依舊抱怨著說,“城東樊家比柳家更興盛,怎不見他們也出點力?”

“樊家?”鍾蔚裝作不經意地說:“是啊,當初,樊家還跟我們柳家爭地皮呢,就是魚翔坊那兒,臨河邊,風景最好。早知道有今,當初就把魚翔坊轉手給樊家好了。”遺憾之情,溢於言表。

沒過兩天,樊家的人趾高氣揚地來了,要買下魚翔坊。

原來,朝堂之上,皇帝再次強調一文銀子都不撥,但又務必繁榮,直接把太常卿給架起來了。太常卿就提出讓富裕人家都捐出一些家財,一起出力,建得快些。

樊厚就想看柳慶吃癟,當然反對。

太常卿不高興了,這事兒若不了差,皇帝降罪下來,他就完了。於是太常卿據理力爭,乃至搬出了「國之大義」,譏諷樊家也是財力雄厚,樊厚卻總縮在後頭,還不如柳慶大氣呢。這一爭,樊厚的敵對同僚也少不了摻一腳,大家齊心合力,把樊厚也給架上去了。

退了朝,樊厚埋怨太常卿的餿點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