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他的面龐,記得他的面龐,他還在我耳邊說了話,他說:真是個極品尤物。”萬鏡心底顫了一下,面上浮起一絲抑制不住的怒氣。

“事發後你報過警嗎?”

“報過,我報過的。”謝韻之道。

“你報過警的?”萬鏡有些吃驚。

“是的,我自己一個人偷偷去報警的,我身邊的人不知道。但是後來因為偵查階段證據不足,警方撤銷了這個案子的調查,這個案子就沒報到檢察院批捕。”

“我看到網上有質疑的聲音,有一些懂法人士表示這是刑事案件,你不能直接提起訴訟。”

“並非是我直接提起的訴訟,我不知道這謠言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實際上我也沒辦法這麼做。可能是媒體慣用‘某某狀告某某’這種標題的緣故吧,確實令人產生誤會。實際上你們如果仔細去看我微博發佈的訴訟公文,那是檢察院的公訴書。不是我提起訴訟,是公安調查完畢、申請批捕後,檢察院向法院提起了公訴。大約十天前,我就已經再一次報警了。希望大家不要輕信謠言。”

“為什麼你上一次報案證據不足,這一次卻又證據足了,可以批捕並公訴了?”萬鏡又問。

“因為這一次報案的並非只有我一個人,還有另外一個人,就是張蘭與我一同去報的案,我們的案子被併案處理了。她的案子證據比較充分,能夠批准逮捕,而我的案子比較曖昧,還必須進一步詳細調查。不過可喜的是,距離我上一次報案已經過去了五年時間,偵查科技手段都有進步,我提供給警方的那件睡裙和我當身著的內衣、我發的sos求救短信、章行健留在我那部舊手機上的指紋和我被侵犯當的體檢報告,也許能組成完整的證據鏈。”

“張蘭,就是那位劇作家張蘭,洱海一蘭嗎?”

“是的。”

此後萬鏡又確認了不少細節問題,看似好像是在給謝韻之找茬,實際上是在為她剔除各種不必要的誤會,將本次採訪中話語表達的升到最高。

這大約接近四十多分鐘的採訪,再一次在全網掀起巨大波瀾。對於大部分知道謝韻之的公眾來說,謝韻之是一個並不那麼接地氣的演員,她很少參加綜藝節目,訪談採訪也不多,只要出現在公眾場合,話也是不多的,雖典雅美麗但疏冷遠離,實在有些難以靠近的覺。但這段採訪顯然一下子讓公眾們體會到了她身為普通人的一面,雖然她表現得依舊優雅、冷靜、自持,並不痛哭涕,也不怒斥責罵,但也會紅了眼圈或哽咽難言。她會因為遭受不公正的對待而委屈憤怒,也會因為牽累了工作夥伴而到內疚,還會因為咽不下自己內心的一口氣而始終持續不懈地努力。她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她的勇氣,她對待自己和人世間的態度,都引起了太多人的共鳴,讓人們暗生惻隱的同時也浮生出對她的敬佩之情。

就在這段採訪視頻在網上發佈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微博誕生了一個新的話題#metoo,我們在行動#,話題的發起者之一就是樊澄,她率先轉發了這條採訪視頻,並引發了大量橙汁cp粉、芝士、靳如練書,包括其他眾多關心這起事件、關心這個話題、關心女權運動的仁人志士轉發,一時間一場覆蓋全網的運動似乎吹響了號角。

此後三內,以首都大學文學院謝盛教授為首,大量文人、作家、專欄寫手在各大報刊雜誌、微信公眾號等等平臺發表了關於號召發起新一輪平權運動的文章,呼籲關注侵事件,關注受害群體難以發聲的問題。乃至於很多代表著官方聲音的新聞平臺,也已然開始發聲。人們開始意識到,此事已然不僅僅是一場網絡輿論戰了,而是真正轟動社會各個階層的一場思想運動。

就在4月14,沉寂時久,自事件爆發以來始終不曾有任何回應的樊澄,終於在萬眾期待之下,對時至今發生的所有事做出正面回應。回應的方式也符合她作家的身份,這是一篇並不算很長,但簡短有力的文章,文筆依舊充滿了她犀利的風格,同時也很罕見地匯入了她個人的情

文章的標題叫做《你是否有哪怕耗費一秒鐘傾聽她們的聲音》。

第一百零八章正文:【你是否有哪怕耗費一秒鐘傾聽她們的聲音。

當我在文首寫下這一句話讓你讀到時,也許你會有一種被冒犯的覺。也許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寫下這一篇文章,正如你猜得那般,我今要為這世上的一群弱勢女發聲,她們不幸遭遇侵犯,而又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發聲,亦或聲音微弱渺渺,難以被人聽見。你會說,我當然知曉有這樣一個群體,而且我確實十分關注她們,甚至還會為她們發聲,所謂的傾聽她們的聲音,我當然做到了。

但我想說的是,你沒做到,甚至於寫下此文的我也並沒有做到。請稍安勿躁,還是讓我從頭說起吧。

初識韻之是在去年的年初,三月份,我的上一本書《藩籬》時值發售,我去書店採樣,在咖啡館中隔著落地玻璃遇見了前來買書的她。她看上去沉靜、美麗、低調,口罩掩面。當時的我對娛樂圈甚為陌生,也並不悉她的存在,只是覺得這樣一個女子,體態步調、氣韻舉止,都出奇得好,或許是個藝術家。

後來我才得知那我在書店碰見的女子就是謝韻之,是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