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赫然寫著——“敬請師兄:履安敬叩……”王溱沒往下看,他目光幽深地看著開頭這兩行字。良久,他轉過頭,溫和地笑著問管家道:“在琅琊王氏時,你也跟著讀過許多書。是否是我記錯了,寫信時,敬請、履安敬叩,是對父母而言?”管家哪裡知道王溱在說什麼,他老老實實道:“回公子的話,是。”言下之意:您沒記錯,這兩個詞都是兒女對爹媽用的。
王溱悠然笑了,他晃了晃手中的信紙:“我兒的信,當仔細瞧著,你先下去吧。”作者有話要說:小唐郎:爸爸~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崽?
隔壁老王:乖,想讓爸爸在哪裡疼愛你呢?【笑】第102章按著唐慎算的子,當他到析津府的時候,那封信應當就送到王溱手中了。
原本快馬加鞭,那封信四天就可以送過去,但唐慎選了六天。只因這時他人在析津府,哪怕王溱看了那封信動了怒,或者決定寫封信斥責自己兩句,唐慎都天高皇帝遠,收不到了。
不錯,他是故意那樣寫的。
只允許你王子豐“兒行千里母擔憂”,不許他唐景則“我待師兄如慈父”嗎?
唐慎心想:王子豐會不會生氣?
仔細想想,應當是不會生氣的。
以他家師兄那樣的氣度,哪怕真生氣了,也不會表現出來,而會記在心中。等他回盛京,或許師兄就會發難。不過以後的事以後再去說,唐慎也不放在心上,能揶揄到師兄兩句,他便覺得神清氣。
到了析津府,唐慎並未真的拋頭面,去辦差事。他將大部分的事都
給了喬九處置。
喬九是王溱的手下,雖說他並未與王溱見過幾次面,但王溱能重用他,說明他手段了得。短短三,他便在析津府認識了幾個購買茶葉的遼商,稍稍打入了析津府的商貿圈子。
在遼國,普通百姓是沒有姓的,除貴族外,其他人想要有姓,得由貴族賜予。
遼人只有兩個姓,一個是耶律,一個是蕭。
深夜,客棧廂房中,喬九低聲對唐慎道:“大人,小的結識的那三個遼商,一人名為蕭律,一人名耶律琦,一人還未被賜姓。大人有所不知,耶律一族在整個遼國執掌皇權,位高權重,蕭氏則是出皇后。遼國皇后必須蕭姓。遼國大多地方,都是耶律氏執掌大權,但析津府有所不同。析津府臨近我大宋,漢人習俗較多,南面官的府衙也設立在此。”唐慎:“這一點我是知曉的。”喬九慚愧道:“是小的逾矩了,大人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這點小事自然瞞不過您的法眼。”唐慎看了這喬九一眼。
往都是唐慎吹別人彩虹
,很少有人在他面前吹他彩虹
。其實唐慎剛加冠,就已是四品高官,哪怕放在盛京城,他都是京官中的大官。可偏偏唐慎在勤政殿辦差,勤政殿最低的官都是四品官。而他每天接觸到的,不是皇帝,就是王溱、蘇溫允這類當朝權臣,導致他一對比,反成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
被別人吹彩虹的滋味讓唐慎
慨頗多,喬九也是不易,他身為一個商人,自個兒考不上功名,一心一意地為王溱、唐慎辦事,可不就是想為後代謀一個出路?
唐慎體諒他的心情,道:“你事情辦得不錯,接觸到的這三個商人也身份合適。”喬九見唐慎神愉悅,知道自己沒說錯話,鬆了口氣。
“回大人的話,您當初讓小的扮茶商入遼,真是明智。”這話喬九不僅僅在拍馬,他也是真心
慨,“大宋的茶葉、瓷器,在遼國是貴族高官才能用的奢侈品。如若扮瓷器商人進遼,運送貨物較為不便。唯有茶商,才是最妥當的遮掩身份的方式。”這並不是唐慎一個人想的,其實這是蘇溫允的主意。
但是沒必要解釋,唐慎想了想,道:“那三位商人中,沒被賜姓的暫時不用太過接觸了。我們要做的事並非真的賣茶葉,而是探入遼國內部。耶律姓和蕭姓……”唐慎沉思半晌,微微一笑:“南面官和北面官,你說這話倒是提醒我了。這遼國內部,可不像它外表看上去的那樣鐵桶一片!你如此去做……”宋商進遼,是做生意的,這世上沒人會和錢過不去,遼商自然歡。但這並意味著那些眼高於頂的遼商就會把喬九放在眼裡。
就算傾家蕩產地送禮請客,喬九也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然而遼國自己就有極大的內部問題!
唐慎:“遼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北面官和南面官。你也說了,這析津府是南面官的勢力,你可以漸漸冷落那個耶律姓的遼商,多親近蕭姓的,我們要與蕭姓遼商做生意。”喬九:“大人,這樣可是會得罪人?”
“要的就是得罪。你真以為,你能在他們二人之中左右逢源,全部討到好處?”
“小的不敢。”唐慎:“既然他們能被賜姓,說明他們是有背景有後臺的。這種人做生意,很多時候不僅僅是為自己做,也是為他身後的人在做。你若親近蕭姓遼商,耶律姓的遼商必然會暗中生恨,甚至在背後對咱們的茶葉生意做手腳。咱們身處遼國,他們想做點什麼事,易如反掌。”喬九也不是蠢的,他明白過來:“但那遼商蕭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唐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