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事。將軍的脾氣你我又不是不知道,放行吧。”士兵想了想,無奈道:“走吧。”城門吱呀一聲打開,士兵們壓沒去檢查車上的東西,就放了兩輛馬車出門。
軍餉馬車出幽州城的事,沒有引起城中任何人的注意。這事甚至都沒傳到李景德耳中,李景德自個兒都不知道,自己大半夜找銀引司要了一批軍餉。
四月初八,濃雲密佈,不見星月。
幽州驛館中,蘇溫允一夜未眠,他坐在桌子前一杯杯地給自己倒茶。等到了天灑亮,他再要給自己倒一杯茶,忽然發現茶壺不知何時已經空了,而他也已然喝了一肚子的涼水。
另一邊,唐慎帶著人馬順利地出了幽州城,沒有驚動任何一方。
到了宋遼邊境,這兩輛馬車改頭換面,那位說自己是銀引司差役的年輕男人,原來竟是喬九的親生兒子。他們搖身一變,喬九成了一個來自江南的茶商,唐慎等人則化身成同行的茶販,盧深等幾個武將則變成隨隊的武師。
馬車上的軍餉是一包包的茶葉。
來到宋遼邊境,喬九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幽州府衙批文,順利通關,進入遼國。
初入遼境,一切與大宋民間沒有不同,城鎮酒樓應有盡有。等到再往裡走,都城越加減少,沿途大多是一個個聚積遷徙的部落。每遇到一個小城,眾人都會停下來補給物資。
然而有件事倒是相反的。
唐慎剛進遼國,在遼國與大宋邊境處,他們見到的遼人一個個對他們怒目相視,彷彿經年死敵。但到了遼國深處,那些從未經歷過宋遼戰役的遼人們對他們就沒那麼大敵意,只是言行舉止間一副輕蔑傲慢的姿態,毫不掩飾。
一行人頂著風沙,六後,才風塵僕僕地抵達遼國南京析津府。
進城門時,喬九彎哈背,不停地給守城門的遼兵
錢。唐慎站在這高大巍峨的析津府前,他緩緩抬頭,看著城門上碩大的“析津”二字,他心思震盪,久久不能回神。
“公子,可是瞧見什麼東西了?”唐慎轉首看向對方。說話的是喬九的兒子,但是如今在他們這支商隊裡,喬九的兒子扮演的是一個夥計,而唐慎扮演的則是喬九的兒子。
宋商來遼,都喜歡裹上麻布,遮擋風沙。
唐慎的臉被褐的麻布擋住,只
出一雙眼睛。他點點頭,伸手指著析津府城門上的兩個字,道:“這兩個字寫得不錯,竟然還是漢字。”喬幸道:“南京原本不叫析津府,是十多年前,遼國的王子太師給改的名,這兩個字聽聞也是他寫的。”說著,他壓低聲音,在唐慎的耳邊道:“大人喜歡遼國王子太師的字?這太師的墨寶也不是不可求,若是您想要,是可以
到的。”唐慎低笑一聲。
遼人寫漢字,再好看能好看到哪裡去?
這遼國王子太師的字寫得是不錯,但也就是唐慎這個水平。和傅渭、王溱比起來,簡直是班門斧。
喬幸發現自己拍錯了馬,沒再說話。
喬九了三個錢袋,終於將這群貪婪的守城遼兵給餵飽了。不過能花錢總是好事,這幾個遼兵隨隨便便地就將他們放入城,壓
沒怎麼盤問。
等進了析津府,眾人在喬九早就安排好的客棧下榻。
唐慎站在窗邊,俯視析津府。他身後幫他收拾東西的夥計並不明白他在看什麼,可唐慎卻知道,他眼前所看的並不是析津,而是千年之後,那個繁華至極的北京城!
不錯,遼國的南京析津府,正是千年後的北京。
遼國多是部落聯盟,國境內的大都市不多,最為重要的就是五京。分別是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上京臨潢府是遼國首都,其餘四都則是陪都。
來到析津府,唐慎心中慨萬千。然而他甚至不知道,千年之後,腳下這片土地到底會不會成為他記憶中的那個北京。
閉上眼重重地嘆了口氣,唐慎問道:“喬九那邊如何了?”這夥計也是知情的,據說是喬九的心腹。他道:“老爺那兒早已準備妥當,今天天已晚,所以想請大人暫時歇息。等明
,我們便去遼國的商行尋找門路。”唐慎點點頭,等這夥計走後,他吹滅了蠟燭,房間裡頓時陷入漆黑。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盛京城中,戶部尚書府。
王溱從皇宮中回來,今他被皇帝召進了登仙台,說了一個多時辰的話。
自從太后去世、趙輔大病一場後,他的情不得不說有一些轉變。唐慎一直身在幽州,並不清楚此事,而王溱則體會最深。今
從宮中回來,王溱敞開雙手,讓書童為自己更衣。這時管家敲門進來,拿著一封信,道:“公子,是從幽州來的信。”王溱眉頭一動,他聲音清雅:“景則的?”
“是。”嘴角不由上揚,王溱輕聲道:“暫且不更衣了,你先下去吧。”書童低聲應是。
王溱穿著這件只脫了一半的衣服,也沒管自己此刻的儀容是否失了世家公子的氣度,他走到管家面前,拿起那封信。修長的手指按在信件的正面,王溱定定看了會兒“師兄親啟”四個字,接著打開了信封。
然而才剛剛看到第一行字,王溱便倏然失笑,怔了好一會兒。
只見唐慎在這封信的開頭,用與王溱如出一轍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