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哪怕未曾親身經歷,哪怕朝內少有議論,但是辛鸞這些年從隻言片語中也是能想象天衍三年的“大禮教”事件當時該是何等慘烈,他黯然地接過話頭,“對,我聽說過的,’大禮教’後,原首輔致仕而去,才有齊二的父親齊嵩被拔擢到如今首輔的位置,再之後濟賓王退出朝局,辛遠聲入宮……可是……”這一切總有哪裡說不通。

“是說不通。”鄒吾看出他所想,輕輕蹙起眉,“其實我到現在也不確定千尋師傅定策的目的是什麼,西宮娘娘的母家和林氏國有些舊,按理說,就算是推動百官伏闕想要把事情鬧大也不無不可。可當時的局面實在太混亂了,辛澗的命令是他自己下的,這一下,一環錯,環環錯。我唯獨能確定的是,以最後的結果論,當時一半的朝臣、四方封君、所有虎視眈眈看著高辛氏王權的人,都在暗喜。”辛鸞皺眉,“你什麼意思?”鄒吾複雜地看他一眼,似乎不想說的那麼明白,又不能不說的那麼明白,只能嘆息,“阿鸞,你以為各方勢力真的樂見高辛氏一門雙傑,獨霸這天下嗎?”

“天衍未立、七雄稱霸的時候,就曾有當世大傑指著你的父親、你的三叔還有辛澗斷言,說:’高辛氏滿庭芝蘭,滿堂玉樹,絕非一世人哉。’後來高辛氏異軍突起,掃蕩群雄,你父親開基建國,一統亂世,可是之後的建制、分封、書同文、車同軌諸般大事,他身邊獻策的從來不是外姓之人,十之八九事都是你父親和濟賓王自行謀動於密室,傳令於天下,所謂首輔更不知被架空到哪裡去了,並且,當時沒有人敢有異議,因為很多大臣就算不滿濟賓王朝外獨斷專行,但是也還要承認,建國按功,濟賓王當居首位,他立下的,是權傾一朝、足以代立的功勞。”

“所以你們和他們便在我父親和濟賓王之中挑撥是嗎?”鄒吾垂下眼睛,淡淡道,“是也不是。就算有挑撥,當事雙方不動搖,又有誰能挑撥——你知道濟賓王在’大禮教’之後上過請罪文書嗎?”辛鸞:“我知道。當時父親為平朝野物議,順勢準了辛澗的所請,讓他去官卸職。”鄒吾梗了一下。

他又出那種難言的神,抬頭看了辛鸞一眼,好像不知該如何說是好了,最後只能緩緩道,“殿下,你可知歷朝歷代也多有臣子如此上疏?天子溫諭留是約定俗成的做法,臣子既敢試探,從來不是真要天子準其所請,只是為了看看留之詞可以達到何等程度罷了。”不管濟賓王當時手段如何酷烈,但是誰都沒法否認,是他出面為他的兄長平息了一場宮廷譁變。可能事後,濟賓王也覺得自己過分了,想上表請罪,讓兄長斥責一下也就算了,可他怎麼能想到?誰又能想到?天衍帝真的準了他之所請。

辛鸞想清其中關竅,瞬間瞳孔極縮,“不是的!我父親並非雄猜之主!他只是……”雄猜,猜疑。

主君雄猜者,從來行事寡情而毒辣。

辛鸞嘴開始發白。

他能接受長輩之間的所有事是有人離間,卻一點也不想承認自己父親在兄弟行事中任何的有失,哪怕這又失的確是出於公正大義。

“我父親真的是想保全於他的,讓他暫時離開朝廷的漩渦,之後甚至辛襄之後進宮,他一切恩賞都是照比東宮規格,這……”

“冷水已潑,人心已寒。”鄒吾不輕不重地打斷,“殿下,這種一拉一打的招數,又有什麼作用呢?”

“濟賓王為天衍帝擋下一場宮,天衍帝卻剃去他所有軍權權柄。天下人會怨濟賓王手段酷厲,毆打重臣,卻會贊天衍帝深明大義,最後嚴懲了濟賓王。可是若以濟賓王之角度,十年被排擠放逐在權利之外,午夜夢迴,他就不會懷疑自己的兄長嗎?懷疑這一切只是自己的兄長設的一局,自己一腔熱血換滿身罵名,成全的只是哥哥帝室的江山穩固?”鄒吾沒有說,因為看了太多這等陰司事,其實在很多年裡,他也都是這樣懷疑的。直到去歲他祗應天衍帝的宮,私下和先帝稍有接觸,才能慢慢確認,那位帝王不是那樣的人。可是天下人,朝中臣,他們會怎麼看?當初深受其害的濟賓王,又會怎麼看?

辛鸞抬頭,冷笑一聲,“是啊,若是辛澗細查,說不定還會發現那夜明明要傳旨的小內監並沒有上報給我父親,我父親遲遲不來,一定是故意拖延,才害他以一己之身對應當時亂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這話何其陰毒。

鄒吾被他一刺,立刻閉嘴。

辛鸞看著鄒吾,忽地淚光一閃。

其實他知道剛才的話說重了,但是他真的不知道要跟誰發洩了。按照鄒吾的道理,所有人都不必負全責,因為兩人相,“就算有挑撥,若當事雙方不動搖,又有誰能成功?”這是實情,也是真相,可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不能這樣試探的啊!一樁一樁,一件一件,每個人都推了那麼一把,就把事情推到了今天的地步!

辛鸞垂著頭又哭又笑,“那我懂了。天衍三年冬奪權,天衍十四年初北境危急,整整十年不涉政的濟賓王忽地被我父親予以重任,就要他上戰場廝殺,立功回朝之後,我父親將赤炎軍權相,想來他也是一腔真心,當時濟賓王卻不知是如何戰戰,以為我父親是拿軍權試探於他,加上當時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