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了問題。

遊記的主人原先當是疫病,但心裡又疑惑,疫病往往發於冬更替或是戰亂之後,這暹羅國承平已久,處處繁華,況又是盛夏……只覺得這疫病來的也太蹊蹺了些。

只是心裡雖覺得蹊蹺,卻也做著防範,只在細微處觀察著。時間久了,發現自己住的這家客棧竟然沒有人染上,心裡便愈發驚奇。

遊記主人自言他旁的還好,獨獨對水質要求最高,所以就挑了一家雖簡陋些,卻自己打井水吃的客棧。這客棧裡也沒什麼特的東西,都是白粥小菜,但勝在自家井水清冽,所以入口也還算熨帖。

住這家客棧的人多是窮人,也極少出去吃。

只是不知這吃食與蹊蹺的瘟疫有沒有關係?遊記的主人做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或許這類似於瘟疫一樣的病症並非瘟疫?除卻幾處世家與吃不起公水的人,城中大多人都了錢吃公水水,有人吃得多有人吃得少,有人先天體弱有人先天火力壯,那便是中毒也不會在同一表現出來。

這城又小,細細論去沒有誰和誰是不會見面的,被傳染的幾率應當相等,可那些不吃公水的,基本上都未曾患病。

他只是個異國客人,便有什麼上報官府也不會被當回事。見官府人還拿治瘟疫的法子來斷,他也很無奈,只得自己取了公井的水來研究,果查出裡頭被下了毒。

這毒也厲害,以西胡香末蘇為主,又按比例配了幾種藥草和香料,烘乾碾碎了便呈出瑩潔的白,每取一點融到水裡,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怪味。他回大夏時,特意帶了些種子,說是放在了錦川郡。

看到這處,我心裡一動,翻出去看了看這遊記主人的名字。

明德,明從柏。

曾經明家的家主。

我又翻了接下來幾本,大多是對這個方子的轉錄,配料都差不多的。倒是最後一本,在說了這個方子後,又多添了一句,“以古法荔枝甘,兼用香髓熬製薰染,取服,不出十,形同瘟疫而斃。”香髓。

大約若白的百香髓,便是脫胎於此。

又想起了若白。如今我已能極自然的從若白再聯想到旁人了,不知道虎大能不能從若白那頭找到些什麼線索。

到了現下,似乎整件事情都大致明瞭了。

這本就是尹川王布的局,只是我成了其中的變數。出身貧寒毫無系,被明誠之招攬,又因明誠之請旨被放入蘭臺。

他們要防著我成為明誠之門下。

因為聖上喜歡這樣的人,所以他們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都進行了密的算計和毫無人道的打擊,就在我開始全方位懷疑自己的時候,鳳相來了。他助我護我,盡心盡力,甚至上言叫聖上放我去揚州。

揚州三郡,錦川曾是臨遠侯的封地,沭陽又是尹川王的封地。

黃克宗能有多大的勢力與這些舊賊反派周旋?

鳳相特意給我留了破綻,其實我早該看清的。

就連高士雯的死——“黃老爺是鳳相一手提拔,自然要替鳳相搞垮方家。”若真的是要除了方家,高士雯也不是不去方靜那邊的鹽庫清點,為什麼那個時候不動手?

因為方靜必定不會壓下這件事情,方靜會往上報,一層層報回京師,便是消息遲些,聖上也會派監察史來徹查。他們還沒準備好要反,只不過是發現高士雯有所察覺,所以動了手。

所以唯有叫高士雯死在唐代儒最信任的平湖郡裡,紀信才會有辦法壓住這件事,同時把髒水潑出去。

這髒水得先潑到了黃克宗身上。

也不礙事的,不過就是兩個乞丐是揚州人罷了,最要緊的是查出高府的大狗、二狗與方靜有什麼聯繫。

於是最後查出還是方靜下的手,與黃克宗毫無干係。

制衡之術,不僅聖上玩得好,就連他們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唐代儒看似與黃克宗不睦,下轄郡縣的關係卻好得不得了。倘若我猜的不錯,大約兩三天以後,錦川郡的鹽就會率先運到五仙縣裡來。

聖上又不親來巡查,只看得見節度使之間的刀光劍影,便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殊不知劍影是假的,刀光是虛的。

而最真的東西,大概早已藉著這此起彼伏,在了最靠近心臟的地方。

我正想著,白仵作忽然揚著一封信進來,“宋大人來信了!”宋岸此時來信,大約不是好事。

我們叫白仵作趕緊過來,倒是張仵作問了一句,“此刻平湖郡裡戒嚴,這信是怎麼送出來的?”

“就還是往常走的那條道,只是因為戒嚴,所以這信來的遲了些。”白仵作已看過了裡頭的內容,他拉過凳子在張仵作身邊坐下,“倘若早幾天,咱們也不至於太手足無措了。”青衿又要說話,我知道他的意思,便叫他繼續去看著白鷺,不必在此處候著。

青衿一走,張仵作便展開了信,將裡頭的內容大致複述了一遍,“這事兒不知道是誰報上去的,卓州的周老爺最早把消息送到了京師,內閣親自來的信,叫扶風郡的高大人去守著宋大人驗毒破案。紀大人幾次想攔著,奈何高大人有內閣的手信,他也攔不得。”高士雯自打發現了地宮的秘密後,就對自己往後的遭遇有了預料,高士綦接了信便往上報了。

周垣一心要巴結內閣,自然快馬加鞭把這消息遞了上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