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水與火與油收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其實涉及到對不同型號坦克作用的認識。輕型坦克的優點在於外型小、重量輕、速度快、通行高,在敵方沒有重炮的前提下戰鬥力十分強勁。輕型坦克在戰場上也多是作為支援步兵的戰鬥車輛在使用。
發展輕型坦克,並不表示陳華就不重視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發展。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輕型坦克還可以發展成多用途的作戰裝備,譬如坦克殲擊車、傘兵戰車、登陸車、特種戰車、噴火坦克等。
火炮製造廠除了生產60型迫擊炮外,重點是研發75mm山炮、105榴彈炮、20mm高炮、80迫擊炮等中輕型火炮。對於150口徑以上的重型火炮的研究,陳華不會放棄,但如果要生產的話,陳華暫時不會考慮,至少在10年內的戰爭中不會考慮。
前世作為特種兵,陳華對發生在華夏國內的戰爭進行過仔細研究,除了抗戰爭之外,其他戰爭烈度都相對較輕。譬如歷史上的川軍內戰,兩軍數萬人
戰,但死傷人數往往在幾十人幾百人就有人易幟、投降或下野了。
兵工集團再值得一提的是造船廠。《太空爭霸》遊戲中,陳華是沒有海軍裝備的,因為四川並不臨海;但穿越而來的次元兵工廠卻出現了海軍裝備,雖然沒有相應年代的戰列艦、航空母艦的東西可以“具現”但內河炮艇、近海炮艇、魚雷艇以及1000噸以下的驅逐艦卻完全可以從兵工廠內購買。
對於系統的這種設計,陳華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系統是什麼意思?不重視海軍和海戰,或是主張陳華自己發展?
陳華決定在重慶建一個造船廠,其實就是想練練建造海軍裝備的手藝。100噸的內河炮艇,300噸的近海炮艇,300噸的魚雷艇,雖然不足以決定海戰的勝負,但架不住我的偷襲呀。特別是魚雷艇,在海戰中的換比是很高的,運氣好的話1艘300噸的魚雷艇可以
換1艘3000噸的巡洋艦。
陳華之所以搞這個造船廠,除了練手藝之外,也還有未雨綢繆的意思在內。據歷史的經驗,華夏在未來的短時間內很難實現真正的統一,那麼,陳華如何保證長江航道的安全,顯然,炮艇、魚雷艇和戰鬥機的結合,可以讓那些想打秋風的人收斂一些。…#…在陳華埋頭“種田”的時候,南方和北方的異動更加明顯,火藥味愈益濃厚。
對於南方政權的孫、黃二人來說,他們身邊聚集著一批革命者,一批十數年來以推翻滿清韃子為己任的人,雖然說陳華有些不怎麼待見他們,但他們自有其擁護者和民眾基礎。因為,南方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中華民國的“正統”或許說,他們在華夏佔據著道義的制高點,他們的身份清白。
而北方的袁氏,長期以來充當著鎮壓革命的急先鋒,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此時跳出來革命,帶有明顯的投機質,這樣的人,革命者羞與為伍。
如果說歷史上孫被迫出讓“臨時大總統”的職位,那是因為南方的革命軍和北方袁氏的北洋集團進行過“較量”使得南方不得不妥協。那麼,這次的南北雙方並未真正較量,誰強誰弱還說不定。再說,革命者又豈是那麼容易妥協的?
這種對峙,很帶有一點後世美、蘇兩大利益集團“冷戰”的特點。由於有核子武器的威脅“冷戰”最多就是對峙,除了搞一點小摩擦外,誰也不敢真的大打出手;但是,這個時代的南北對峙並沒有什麼“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所以,南方與歷史上一樣,在積極地準備著戰爭,準備著北伐。
但北方的實力遠比南方的“熱情”要強得多。北洋六鎮是清廷最早編練的新軍,其戰鬥力並不是南方的革命軍隊可以比擬的。同時,袁氏能夠果斷地拿下清廷,也繼續了清廷的很多遺產,政治的、經濟的、外的遺產,這也是南方無法相比的。
西元1912年3月,在馮仁還在廣州與“華夏航空之父”馮如商談有關事項時,陳華收到貓頭鷹密報,袁世凱正在與英、法、德、、俄五國銀行團商量借款事宜。
歷史上,五國銀行團與袁氏之間也達成過借款協議,而那次借款協議則是孫發動“二次革命”的導火索。時間上也比這次事件要晚一年。
陳華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當把這個情報拿出來討論的時候,趙爾豐一句話點醒了陳華。
趙爾豐問:“如今南北分治,五國銀行團借款給袁世凱,難道不怕打了水漂?”陳華聽得心裡頭一驚:是啊,五國銀行團為什麼借錢給袁呢?難道…陳華真的不敢設想下去。
列強設在華夏的銀行,從來就是其經濟侵略與擴張的急先鋒,絕不可能是來幫助華夏人民的。那麼,袁世凱拿什麼打動了五國銀行團呢?或者說,五國銀行團向袁氏提了什麼樣的貸款要求呢。此時,袁世凱並沒有歷史上那種大義“名份”想起歷史上袁氏竟然敢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陳華立即命令貓頭鷹加強對北京情報的蒐集。陳華幾乎是冒出了一身冷汗,這政治,還真不是人玩的,搞得不好,就被別人玩了進去。
雖然進一步的情報沒有傳來,但陳華對列強已經開始小心又小心了。按理說,英、法的利益多在長江域,他們應該支持南方才是,但他們卻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北方。上述幾個國家,似乎與四川也相當“友好”借款給另一政治巨頭是否該與自己通報一番呢,但列強並未這樣做。
如果由此就認定上述五國就很反南方,陳華同樣不相信。孫、黃二人與
本的關係就相當友好,而且
本有相當多的人與孫、黃二人保持著密切關係。同時,
本佔據著華夏的臺島,也有與南方保持友好關係的需要。
但是,列強的表現卻總是出乎意料。
不論袁氏是否與上述五國達成密約,列強,對華夏絕對沒安好心。找不到答案的陳華,提高了對列強的警惕級別。
ps:朋友們,新的一週又開始了,千殤努力碼字中。有個朋友在評論中說“千殤很勤奮”是的,千殤努力做到勤奮。千殤正在存稿中,總有一天千殤會連續暴發的哈…請繼續支持千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