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情
周幽王寵一個紀子,名曰褒姒,幹方百計的媚他。因要取褒姒一笑,向驪山之上,把與諸侯為號的烽火燒起來。諸侯只道幽王有難,都舉兵來救。及到幽士殿下,寂然無事。褒姒呵呵大笑。後來犬戎起兵來攻,諸侯旨不來救,犬戎遂殺幽王於驪山之下。又
秋時,有個陳靈公,私通於夏徽舒之母夏姬。與其臣孔寧、儀行父
夜往其家,飲酒作樂。微舒心懷愧恨,
殺靈公。後來六朝時,陳後主寵愛張麗華、孔貴嫁,自制成後庭花》曲,榜美其
,沉湎
逸,不理國事。被隋兵所追,無辦躲藏,遂同二紀投入井中,為隋將韓擒虎所獲,遂亡其國。詩云:
。要看揚州景,用麻叔度為帥,起天下民夫百萬,開汗河一千餘里,役死人夫無數;造風艦龍舟,使宮女牽之,兩岸樂聲聞於百里。後被宇文化及造反江都,斬楊帝於吳公臺下,其國亦傾。有詩為證:
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調依龍舟更不回。
,
縱
遊,夜專夜寵。誰想楊紀與安祿山私通,卻抱祿山做孩兒。一
,雲雨方罷,楊紀級橫鬢亂,被明皇撞見,支吾過了。明皇從此疑心,將祿山除出在漁陽地面做節度使。那祿山思戀楊紀舉兵反叛。正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那明皇無計奈何,只得帶取百官逃難。馬克山下兵變,
死了楊紀,明皇直走到西蜀。虧了郭令公血戰數年,才恢復得兩京。
,致於亡國捐軀。如今愚民小子,怎生不把
慾警戒!說話的,你說那戒
慾則甚?自家今
說一個青年子弟,只因不把
慾警戒,去戀著一個婦人,險些兒壞了堂堂六尺之軀,丟了潑天的家計,驚動新橋市上,變成一本風
說話。止是:好將前事錯,傳與後人知。說這宋朝臨安府,去城十里,地名湖墅;出城五里,地名新橋。那市上有個富戶吳防禦,媽媽潘氏,止生一子,名喚吳山,娶
餘氏,生得四歲一個孩兒。防禦門首開個絲綿鋪,家中放債積穀。果然是金銀滿筐,米穀成倉!去新橋五里,地名灰橋市上,新造一所房屋,令子吳山,再撥主管幫扶,也好開一個鋪。家中收下的絲綿,發到鋪中賣與在城機戶。吳山生來聰俊,
知禮義;幹事樸實,不好花鬨。因此防禦不慮他在外邊閒理會。
,吳山在家有事。至晌午才到鋪中。走進看時,只見屋後河邊泊著兩隻剝船,船上許多箱籠、桌、凳、家火,四五個人盡搬入空屋裡來。船上走起一個婦人:一箇中年胖婦人、一個老婆子,一個小婦人。盡走入屋裡來。只因這婦人人屋,有分數吳山身如五鼓銜山月,命似一更油盡燈。吳山問主管道:“甚麼人不問事由,擅自搬入我屋來?”主管道:“在城人家。為因裡役,一時司無處尋屋,央此司鄰居範老來說,暫住兩一
便去。正
報知,恰好官人自來。”吳山正
發怒,見那小娘子斂抉前源源的道個萬福:“告官人息怒,非幹主管之事,是奴家大膽,一時事急,出於無親,不及先來宅上稟知,望乞恕罪。容住一四
,尋了屋就搬去。房金恢例拜納。”吳山便放下臉來道:“既如此,便多住些時也不妨,請自穩便。”婦人說罷,就去搬箱運籠。吳山看得心癢,也督他搬了幾件家火。
年少,正是他的時節。父母又不在面前,淳鋪中見了這個美貌的婦人,如何不動心?那胖婦人與小婦人都道:“不勞官人用力。”吳山道:“在此司住,就是自家一般,何必見外?”彼此懼各歡喜。天晚,吳山回家,分付主管與裡面新搬來的說,“寫紙房契來與我。”主管答應了,不在話下。
早起,換身好衣服,打撈齊整,叫個小廝壽童跟著,搖擺到店中來。正是:沒興店中賒得酒,命衰撞著有情人。吳山來到鋪中,賣了一回貨。面走動的八老來接吃茶,要納房狀。吳山心下正要進去。恰好得八老來接,便起身入去。只見那小婦人笑容可掬,接將出來萬福:“官人請裡面坐。”吳山到中司軒子內坐下。那老婆子和胖婦人都來相見陷坐,坐司止有一個婦人。吳山動問道:“娘子高姓?怎麼你家男兒漢不見一個?”胖婦道:“拙夫姓韓,與小兒在衙門跟官。蚤去晚回,官身不得相會。”坐了一回,吳山低著頭瞪那小婦人。這小婦人一雙俊俏眼覷著吳山道:“敢問官人青
多少?”吳山道:“虛度二十四歲。拜問娘於青
?”小婦人道:“與官人一緣一會,奴家也是二十四歲。城中搬下來,偶輳通官人,又是同歲,正是百緣千里能相會。”
話兒挑引吳山。吳山初然只道好人家,容他住,不過研光而己。誰想見面,到來刮涎,才曉得是不停當的。
持轉身出去,那小婦人又走過來挨在身邊坐定,作嬌作痴,說道:“官人,你將頭上金簪子來借我看一看。”吳山除下帽於,正
拔時,被小婦人一手按住吳山頭髻,一手拔了金簪,就便起身道:“官人,我和你去樓上說句話。”一頭說,徑走上樓去了。吳山隨後跟上樓來討簪子。正是:由你好似鬼,也吃洗腳水。吳山走上樓來,叫道:“娘子!還我簪子。家中有事,就要回去。”婦人道:“我與你是宿世姻緣,你不要妝假,願諧枕蓆之歡。”吳山道:“行不得!倘被人知覺,卻不好看:況此司耳目較近。”持要下摟,怎奈那婦人放出那萬種妖撓,摟住吳山,倒在懷中,將尖尖玉手,扯下吳山裙褲,情興如火,按
不住。攜手上
,成其雲雨。霎時雲收雨散,兩個起來偎倚而坐。吳山且驚且喜,問道:“姐姐,你叫做甚麼名字?”婦人道:“奴家排行第五,小字賽金。長大,父母順口叫道金奴。敢問官人排行第幾?宅上做甚行業?”吳山道:“父母止生得我一身,家中收絲放債,新橋市上出名的財主。此司門前輔子,是我自家開的。”金奴暗喜道:“今番纏得這個有錢的男兒,也不枉了。”
,又叫做“私窠子”,是不當官吃衣飯的。家中別無生意,只靠這一本帳。那老婦人是胖婦人的娘,金奴是胖婦人的女兒。在先,胖婦人也是好人家出來的。因為丈夫無用掙圍,不得己於這般勾當。金奴自小生得標緻,又識幾個字,當時己自嫁與人去了。只因在夫家不坐疊,做出來,發回孃家。事有湊巧,物有偶然,此時胖婦人年紀約近五旬,孤老來得少了,恰好得女兒來接代,也不當斷這樣行業,索
大做了。原在城中住,只為這樣事被人告發,慌了,搬下來躲避。卻恨吳山偶然撞在他手裡,圈套都安排停當,漏將入來,不由你不落水。怎地男兒漢不見一個?但看有人來,父子們都回避過了,做成的規矩。這個婦人,但貪他的,便著他的手,不止陷了一個漢子。
子往西走了。去到孃舅潘家,討午飯吃了。踱到門前,向一個店家借過等子,將身邊買些銀子稱了二兩,放在袖中。又閒坐了一回,捱到半晚,復到鋪中來。主管道:“裡面住的正在此請官人吃酒。”恰好八老出來道:“官人,你那裡閒耍?教老子沒處尋。家中特備菜酒,止請主管相陷,再無他窖。”吳山就同主管走到軒子下。己安排齊整,無非魚、
、酒、果之類。吳山正席,金奴對坐,主管在旁。三人坐定,八老篩酒。吃過幾杯,主管會意,只推要收鋪中,脫身出來。吳山乎曰酒量淺,主管去了,開懷與金奴吃了十數杯,便覺有些醉來。將袖中銀子送與金奴,便起身挽了金奴手道:“我有一句話和你說:這樁事,卻有些不諧當。鄰舍們都知了,來打和哄。倘或傳到我家去,父母知道,怎生是好?此司人眼又緊,口嘴又歹,容不得人。倘有人不做氣,在此飛磚擲瓦,安身不穩。姐姐,依著我口,尋個僻靜所在去住,我自常來看顧你。”金奴道:“說得是!奴家就與母親商議。”說罷,那老子又將兩杯茶來。吃罷,兔不得又做些幹生活。吳山辭別動身,囑付道:“我此去未來哩,省得眾人口舌。持你尋得所在,八老來說知,我來送你起身。”說罷,吳山出來鋪中,分付主管說話,一徑自回,不在話下。
己晚。上樓卸了濃妝,下樓來吃了晚飯,將吳山所言移屋一節,備細說與父母知道。當夜各自安歇。次早起來,胖婦人分付八老俏地打聽鄰舍消息。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踅到司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只聽得這幾家鄰舍指指搠搠,只說這事。八老回家,對這胖婦人說道:“街坊上嘴舌不是養人的去處。”胖婦人道:“因為在城中被人打攪,無親搬來,指望尋個好處安身,久遠居住,誰想又撞這般的鄰舍!”說罷嘆了口氣。一面教老公去尋房子,一面看鄰舍動靜計較。
鄰舍們又如此如此說。胖婦人聽得八老說了,沒出氣處,碾那老婆子道:“你七老八老,怕幾誰?不出去門前叫罵這短命多嘴的鴨黃兒!”婆子聽了,果然就起身走到門前叫罵道:“那個多嘴賊鴨黃兒,在這裡學放
!若還敢來應我的,做這條老
命結識他。那個人家沒親眷來往?”鄰舍們聽得,道:“這個賊做大的出
老狗,不說自家幹這般沒理的事,到來欺鄰罵舍!”開雜貨店沈二郎正要應那婆子,中司又有守本分的勸道:“且由他!不要與這半死的爭好歹,趕他起身便了。婆子罵了幾聲,見無人來採他,也自入去。
可著八老俏地與吳小官說知,只莫教他父母知覺。”
絹人家坐下,問道:“八老有甚話說?”八老道:“家中五姐領官人尊命,明
搬入城去居住,特著老漢來與官人說知。”吳山道:“如此最好,不知搬在城中何處?”八老道:“搬在遊羿營羊
寨南橫橋街上。”吳山就身邊取出一塊銀子,約有二錢,送與八老道:“你自將去買杯酒吃。明
晌午,我自來送你家起身。”八老收了銀子,作謝了,一徑自回。
已牌時分,喚壽童跟隨出門,走到歸錦橋邊南貨店裡,買了兩包乾果,與小廝拿著,來到灰橋市上鋪裡。主管相叫罷,將曰逐賣終的銀子帳來算了一回。吳山起身,入到裡面與金奴母子敘了寒溫,將壽童手中果子,身邊取出一封銀子,說道:“這兩包
果,送與姐姐泡茶:銀子一兩,權助搬屋之費。持你家過屋後,再來看你。”金奴接了果子並銀兩,母子兩個起身謝道:“重蒙見惠,何以克當!”吳山道:“不必謝,曰後正要往來哩。”說罷,起身看時,箱籠家火己自都搬下船了。金奴道:“官人,去後幾時來看我?”吳山道:“只在一五
司,便來相望。”金奴一家別了吳山,當
搬人城去了。正是: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火,在家調養,不到店內。心下常常思念金奴,爭親灸瘡疼,出門不得卻說金奴從五月十七搬移在橫橋街上居住。那條街上懼是營裡軍家,不好此事,路又僻拗,一向沒人走動。胖婦人向金奴道:“那曰吳小官許下我們一五
司就來,到今一月,緣何不見來走一遍?若是他來,必然也看覷我們。”金奴道:“可著八老去灰橋市上鋪中探望他。”當時八老去,就出良山門到灰橋市上絲鋪裡見主管。八老相見罷,主管道:“阿公來,有甚事?”八老道:“特來望吳小官。”主管道:“官人灸火在家未痊,向不到此。”八老道:“主管若是回宅,煩畜個信,說老漢到此不遇。”八老也不耽閣,辭了主管便回家中,回覆了金奴。金奴道:“可知不來,原來灸火在家。”
金奴與母親商議,教八老買兩個豬肚磨淨,把糯米蓮
灌在裡面,安排爛
。次早,金奴在房中磨墨揮筆,拂開鴦箋寫封簡,道:“賤妾賽金再拜,謹啟情郎吳小官人:自別尊顏,思慕之心,未嘗少怠、懸懸不忘於心。向蒙期約,妾倚門凝望,不見降臨。昨道八老探拜,不遇而回。
移居在此,甚是荒涼。聽聞貴蓋灸火疼痛,使
坐臥不安。空懷思憶,不能代替。謹具豬肚二枚,少申問安之意,幸希笑納。情照不宣。仲夏二十一
,賤妾賽金再拜。”寫罷,析成簡子,將紙封了:豬肚裝在盒裡,又用怕子包了。都
付八老,叮囑道:“你到他家,守見吳小官,須索與他親收。”
趨會,生因賤軀灸火,有失卿之盼望。又蒙道人垂顧,兼惠可一佳看,不勝
。二一
司,容當面會。自金五兩,權表微情,伏乞收入。吳山再拜。”看簡畢,金奴母子得了五兩銀子,幹歡萬喜,不在話下。
機戶,聞我灸火,今
送兩個
肚與我。在外和朋友吃了一個,拿一個回來與你吃。”渾家道:“你明
也用作謝他。”當晚吳山將肚子與
在房吃了,全不教父母知覺。過了兩曰。第一
,是六月二十四
。吳山起早,告父母道:“孩兒一向不到鋪中,喜得今
好了,去走一遭。況在城神堂巷有幾家機戶賒帳要討,入城便回。”防禦道:“你去不可勞碌。”吳山辭父,討一乘兜轎抬了,小廝壽童打傘跟隨。只因吳山要進城,有分數金奴險送他
命。正是:
司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寨南橫橋,尋問湖市搬來韓家。旁人指說:“藥鋪司壁就是。”吳山來到門首下轎,壽童敲門。裡面八老出來開門,見了吳山,慌人去說知。吳山進門,金奴母子兩個堆下笑來
接,說道:“貴人難見面。今
甚風吹得到此?”吳山與金奴母子相喚罷,到裡面坐定吃茶。金奴道:“官人認認奴家房裡。”吳山同金奴到樓上房中。正所謂: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相投。金奴與吳山在樓上,如魚得水,似漆投膠,兩個無非說些深情密意的話。少不得安排酒看,八老搬上樓來,掇過鏡架,就擺在梳妝桌上。八老下來,金奴討酒,才敢上去。兩個並坐,金奴篩酒一杯,雙手敬與吳山道:“官人灸火,妾心無時不念。”吳山接酒在手道:“小生為因灸火,有失期約。”酒盡,也篩一杯回敬與金奴。吃過十數杯,二人情興如火,兔不得再把舊情一敘。
歡之際,無限恩情。事畢起來,洗手更酌。又飲數杯,醉眼朦朧,餘興未盡。吳山因灸火在家,一月不曾行事。見了金奴,如何這一次便罷?吳山合當死,魂靈都被金奴引散亂了,情興復發,又
一火。正是:
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吳山重複,自覺神思散亂,身體睏倦,打熬不過,飯也不吃,倒身在
上睡了。金奴見吳山睡著,走下樓到外邊,說與轎伕道:“官人吃了幾杯酒,睡在樓上。二位太保寬坐等一等,不要催促。”轎伕道:“小人不敢來催。”金奴分付畢,走上樓來,也睡在吳山身邊。
上方閤眼,只聽得有人叫:“吳小官好睡!”連叫數聲。吳山醉眼看見一個胖大和尚,身披一領舊褊衫,赤腳穿雙僧鞋,
繫著一條黃絲絛,對著吳山打個問訊。吳山跳起來還禮道:“師父上剎何處?因甚喚我?”和尚道:“貧僧是桑萊園水月守住持,因為死了徒弟,特來勸化官人。貧僧看官人相貌,生得福薄,無緣受享榮華,只好受些清淡,棄俗出家,與我做個徒弟。”吳山道:“和尚好沒分曉!我父母半百之年,止生得我一人,成家接代,創立門風,如何出家?”和尚道:“你只好出家,若還貪享榮華,即當命天。依貧僧口,跟我去罷。”吳山道:“亂話!此司是婦人臥房,你是出家人,到此何干?”那和尚睜著兩眼,叫道:“你跟我去也不?”吳山道:“你這禿驢,好沒道理!只顧來纏我做甚?”和尚大怒,扯了吳山便走,到樓梯邊,吳山叫起屈來,被和尚盡力一推,望樓梯下面倒撞下來。撤然驚覺,一身冷汗。開眼時,金奴還睡未醒,原來做一場夢。覺得有些恍惚,爬起坐在
上,呆了半晌。金奴也醒來,道:“官人好睡。難得你來,且歇了,明早去罷。”吳山道:“家中父母記掛,我要回去,別曰再來望你。”金奴起身,分付安排點心。吳山道:“我身子不快,不要點心。”金奴見吳山臉
不好,不敢強留。吳山整了衣冠,下樓辭了金奴母於急急上轎。
己晚,吳山在轎思量:自曰裡做場夢,甚是作怪。又驚又擾,肚裡漸覺疼起來。在轎過活不得,巴不得到家,分付轎伕快走。捱到自家門首,肚疼不可忍,跳下轎來、走入裡面,徑奔樓上。坐在馬桶上,疼一陣,撤一陣,撤出來都是血水。半晌,方上
。頭眩眼花,倒在
上,四肢倦怠,百骨痠疼,大底是本身元氣微薄,況又
慾過度。防禦見吳山面青失
,奔上樓來,吃了一驚道:“孩兒因甚這般模樣?”吳山應道:“因在機戶人家多吃了幾杯酒,就在他家睡。一覺醒來熱渴,又吃了一碗冷水,身體便覺拘急,如今作起瀉來。”說未了,咬牙寒噤,渾身冷汗如雨,身如炭火一般。防禦慌急下樓,請醫來看,道:“脈氣將絕,此病難醫。”再三哀懇太醫,乞用心救取。醫人道:“此病非於洩瀉之事,乃是
慾過度,耗散元氣,為脫陽之症,多是不好。我用一帖藥,與他扶助元氣。若是服藥後,熱退脈起,則有生意。”醫人撮了藥自去。父母再一盤問,吳山但搖頭不語。將及初更,吳山服了藥,伏枕而臥。忽見曰司和尚又來,立在
邊,叫道:“吳山,你強熬做甚?不如早隨我去。”吳山道:“你快去,休來纏我!”那和尚不由分說,將身上黃絲絛縛在吳山項上,扯了便走。吳山攀住
欞,大叫一聲驚醒,又是一夢。開眼看時,父母、渾家皆在面前。父母問道:“我兒因甚驚覺?”吳山自覺神思散亂,料捱不過,只得將金奴之事,並夢見和尚,都說與父母知道。說罷,哽哽咽咽哭將起來。父母、渾家盡皆淚下。防禦見吳山病勢危罵,不敢埋怨他,但把言語來寬解。吳山與父母說罷,昏暈數次。復甦,泣謂渾家道:“你可善侍公姑,好看幼子。絲行資本,儘夠盤費。”渾家哭道:“且寬心調理,不要多慮。”吳山嘆了氣一口,喚丫鬟扶起,對父母說道:“孩兒不能復生矣。爹孃空養了我這個件逆子,也是年災命厄,逢著這個冤家。今
雖悔,噬臍何及!傳與少年子弟,不要學我幹這等非為的事,害了自己
命。男子六尺之軀,實是難得!要貪花戀
的,將我來做個樣。孩兒死後,將身屍丟在水中,方可謝拋
棄子、不養父母之罪。”言訖,方才閤眼,和尚又在面前。吳山哀告:“我師,我與你有甚冤仇,不肯放舍我?”和尚道:“貧僧只因犯了
戒,死在彼處,久滯幽真,不得脫離鬼道。向曰偶見官人自晝
歡,貧僧一時心動,
要官人做個陰魂之伴。”言罷而去吳山醒來,將這話對父母說知。吳防禦道:“原來被冤魂來纏。”慌忙在門外街上,焚香點燭,擺列羹飯,望空拜告:“慈悲放舍我兒生命,親到彼處設醮追拔。”說畢,燒化紙錢。防禦回到樓上,天晚,只見吳山朝著裡
睡著,猛然番身坐將起來,睜著眼道:“防禦,我犯如來
戒,在羊
寨裡尋了自盡。你兒子也來那裡
慾,不兔把我前
的事,陡然想起,要你兒子做個督頭,不然求他超度。適才承你羹飯紙錢,許我薦拔,我放舍了你的兒子,不在此作祟。我還去羊
寨裡等你超拔,若得脫生,永不來了。”說話方畢,吳山雙手合掌作禮,灑然而覺,顏
復舊。渾家摸他身上,己住了熱。起身下
解手,又不瀉了。一家歡喜。復請原曰醫者來看,說道:“六脈己復,有可救生路。”撮下了藥,調理數
,漸漸好了。
,與主管說起舊事,不覺追悔道:“人生在世,切莫為昧己勾當。真個明有人非,幽有鬼責,險些兒丟了一條
命。”從此改過前非,再不在金奴家去。親鄰有知道的,無不欽敬。正是:
念息,一生出處自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