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之同張學人在一起還是最開心。
學人是大快活,之之在微嗔時者怪他少長若干條筋,他並不笨,大事辦得妥妥貼貼,學業事業均有成且上軌道,只是天平和,許多瑣碎煩惱絕不上身,每晚倒在
上不消一分鐘即扯起鼻鼾。
張學人喜取笑陳之之多愁善,自尋煩惱。
兩個格絕對不同的人互相調濟,相處極佳。
之之見了他找他碴:“你好像不難過。”學人答:“有些人表現比較含蓄。”
“遇大事應慷慨昂。”
“遇大事更應分析清楚,冷靜應付,處變不驚。”
“你不似愛國。”這頂帽子大了,辣辣飛過來,張學人連忙接住“我的國家是澳洲,我宜過誓唱過國歌要效忠於她。”
“明天記得看新聞,外相可能有所公佈。”
“你說會不會有好消息?”學人握住女友的手幽默的說:“你倒底愛的是哪一國。”之之茫然低下頭,五分矛盾,三分彷徨,兩分羞愧,表情錯縱複雜,一時間不知所去何從。
學人拍著之之肩膀“不要擔心,把思緒慢慢整理出來再說。”之之把頭靠在學人的肩膀上。
“有無同家人說要搬出來住?”
“今晚說。”學人笑了。
女友推搪尷尬之情如同哄騙少女說會回去同糟糠之離婚的無良男人。
之之另有一個想法:一搬出來就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完全獨立自主了,再也不是依依蹲在祖父母膝下那個小女孩,一切責任後果要自負。
多麼大的一個決定。
學人外國脾氣重,即使娶她,也不會娶她一家,真使之之為難。
學人輕問:“二十多歲,還不捨得離家?”之之又怕得失他,這般人才,誠屬搶手貨,稍一遲疑,即為他人所得,她焉能不患得患失。
“我不催你。”學人輕輕說:“我一定等你.”之之沒想到學人會這樣向她保證,無異替她注一支強心針,原來他知道她的難處,之之
動地握住學人的手。
一直到回家她心情都上佳。
一推開門便年到家人在年電視新聞。
報告員清晰地說:“英國國會中英小組主席曾告港人,說如果香港變得無法管治,英政府可能要檢討關係,不再顧慮聯合聲明之保證。”老祖父大聲罵;“滾,滾,叫他們滾!”之之的手按在母親肩上。
案親的鼻尖曬得通紅,但是臉刷地轉白“此事渺茫了。”他跌坐在沙發中。
“明天又有遊行。”之之說。
“這次你不出去了吧。”之之看母親一眼、沒有回答,只是問:“哥哥呢?”
“有朋友找他,在樓上詳談。”之之上樓去,適逢陳知送朋友下來,與之之狹路相逢,只見兩個男子漢三十上下年紀,打扮樸素,各戴一副金絲眼鏡。
可能是陳知的同事。
物以類聚,陳知的朋友同他一樣,都是注重內涵的知識分子。
之之用目光與微笑送他們出去。
陳知回來問:“你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