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降魔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我向領導申請休了一星期的年假,與葉瞳一道第二次踏上了去青海德令哈的路。

湊巧的是,在包頭上車的人中,葉瞳遇到了她的堂兄。

據說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族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互相甚至都素未謀面,只剩餘一百多個人仍依照著傳統在柴達木的深處過著遊牧的生活,而奇妙的是族人與族人之間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辨認方式,葉瞳與十數年沒見的堂兄很快認出了對方是誰。

他的堂兄是個並不怎麼健談的傢伙,只是偶爾和我搭搭腔,大部分時間,他要麼一個人發呆,要麼和葉瞳聊幾句,看上去似乎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他們時而用一種我聽不懂的方言,顯然是不想讓我這個外人接觸到他們族內太多的秘密。似乎堂兄所知道的,比葉瞳要多一些。他們談話時,葉瞳時而會出驚異的,或是若有所思的神情。她也會將他們談話中的一些關鍵的部分翻譯給我聽,那是有關他們族中傳說的主宰者——神盒。似乎這次祭祀相當重要,重要到關乎命運似的,還有一場盛大而嚴謹的儀式——所有這一切令我覺越來越聳人聽聞。

我對此有些不以為然,相對於這個沒頭沒尾的傳說,我對被封鎖的白公山和那個神秘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的興趣更濃厚些。

經過了兩天半的勞頓旅途,我又再次踏上了德令哈沙化嚴重的土地,而葉瞳也回到了她闊別十幾年的故鄉。

葉瞳聯繫了當地的遠親,得知族人暫時落腳的地方在德令哈西面的郊區。

我們一行三人一直往西走,一路上不斷地有人和我們打招呼,寒暄幾句,然而更多的人卻是避之惟恐不及,我們順路向街邊的攤販買東西時也受到了極不禮貌的待遇,他們顯出畏懼的神情,不肯將東西賣給我們,也不肯碰我們的錢,甚至好像連與我們多說一句話都是令他們厭惡的事,他們只是不斷地用土語轟我們走。當地的族人們也都用布蒙著臉,顯然不願被人認出來。

街上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象,我與葉瞳的族人們就如同欺行霸市的惡霸匪幫一般從街上揚長而過,路人紛紛走避,好奇的孩子們被大人強行拉進屋子裡,只剩下一些外地人好奇地看著我們這一幫人,卻也不敢靠得太近。

我忽然明白了“德米爾希”的恐怖傳說在當地民間的影響力有多大,葉瞳與她的堂兄在火車上諱莫如深的談也並非是為了刻意向我渲染恐怖的氣氛,以致這種恐怖都已經漸漸侵染到了我的身上。

越接近郊區,同行的人越多,看來的確如葉瞳所說,所有接到通知的族人都在向那裡彙集。

在一間古舊但卻打掃得很乾淨的屋子裡,我見到了“德米爾希”的族長,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婆婆。葉瞳與她的堂兄都叫她“似乎並沒有因孫子孫女的歸來而顯得特別高興,她只是淡然地招呼我們坐下,並著人端來一些水和乾果,她似乎心裡也擔著件極重的心事。

照理說,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婆婆沒有理由讓我覺得害怕,雖然她佈滿皺紋與斑點的臉上面嚴峻。我總有種受到威脅的覺,尤其是當她用隱藏在無力的、下垂的眼瞼後的眼睛注視我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全身上下戴滿的古怪飾品令她看上去有點像個巫婆。

“他不是我們的族人,他是誰?”問葉瞳。

“他是和我一起來的。”葉瞳道。

“你知道規矩的,我們不歡不相干的人。”

“他是我非常好的朋友,”葉瞳的這句話說得有些曖昧,於是我也向她擺出一個有些曖昧的笑容,她朝我擠擠眼睛。

終於出了一點笑容,我想我和葉瞳都利用了一個老年人對某種事情的誤會。

“那好吧,他可以旁觀我們的祭祀,但你要對他說清楚規矩。你們跑了那麼遠的路,都累了,去休息一下吧,傍晚在天井中集合。”傍晚。

當我們目力所及的最後一絲紅霞褪盡的時候。

(2)在空地的中央燃起了篝火,在靠近屋子的那一側架起了巨大的神臺,然而奇怪的是神臺上沒有擺放任何祭品,只是在中央有一個奇怪的小盒子,那可能就是傳說中錮惡魔手指的神盒了,我想走近一些看看,然而葉瞳示意我坐在一邊。

我午睡醒來之後葉瞳就不見蹤影,直到現在才在人群中再次發現了她。她已經換上了本族的服裝,同樣的,也佩帶著一些我從沒見過的飾品,那與普通的花紋繁複的民族飾品不同,而是一種線條簡約的首飾。她的民族服飾與她的容貌很相配,令她更顯嫵媚。

要是穿這一身去上班,不知要倒多少人。我站在一旁,看著近百人圍成裡外三層,然而令我奇怪的是,族裡的長輩似乎只有一個人,來參加聚會的似乎都是些不超過30歲的青年男女。

難道是集體婚禮或是比武招親什麼的?我在一旁胡思亂想。

忽然有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你很難想像那竟然是一個年逾古稀、看上去氣息奄奄的老人在講話。

“族人們!”她用的是略帶生硬的普通話,那可能是因為族裡的年輕一代並不全都通曉族裡的方言——葉瞳曾對我提過這一點。

“惡魔的手指蠢蠢動,神盒的徵兆再次降臨,擊退藏於冥冥之中的惡魔,令它無法噬世上的任何東西,這是神賦予我們的使命,你們心中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念,我們是神的僕人,這一使命從數千年前傳至今,而新一代的英雄,將從你們當中產生!”人群靜默無聲。

坐在一旁的我微微到有些涼意,不知是因為中秋十月戈壁上的蕭索還是因為這奇異而肅殺的場面。

一個族人端出一個巨大的、幾乎可以盛一升水的玻璃杯子放到神臺的中央,杯中盛了大半杯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