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不速之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陽爬上山巔,金的光芒照着重疊的山峯,一層層連綿不絕,是那樣深長無涯。陶玉縱騎在絕峯立壁之上,腦際飄浮着霞琳妖美的情影。這情影給了他無窮的渴望,鼓舞他盲目覓尋在萬山千峯之中。

不知翻越了多少峯巔,越渡過多少深壑,太陽又逐漸向西天沉下,一抹晚霞返照,天又快近黃昏了。

這時,陶玉正縱馬緩行在一片松林旁側的小徑上,忽見右側林角處,晚霞中閃起一片白光,陶玉久歷江湖,一望即知有人在練劍,當下神一振,翻身躍下馬背,施展輕功,向右邊林角奔去。

繞過林角,隱身望去,果然見一個三旬左右的大漢,和一個妙齡道姑,各執一把長劍在對手過招。

陶玉默查兩人劍法,只見那大漢快中帶穩,功力要比那道姑深厚得多,如是真的動手,那道姑恐怕早就敗在那大漢劍下了。

突然間,那道姑施出絕招,寶劍左刺右點,刷、刷,刷,疾攻三招。

那大漢卻不慌不忙,長劍舞起一圈銀虹,把道姑三劍快攻封解開去,反手一劍,把道姑退一步,收劍笑道:“你的劍招,功力都已有很大進步,只要再下二年工夫,當可有極高成就,幾位同門師妹,都無法和你抗衡。”那道姑笑道:“我再練習兩年時間,又有甚麼用呢?這兩年時間中你還不是一樣的增長功力,算來算去,我這輩子是打不過你了!”那大漢道:“你如不肯下工夫,不要兩年時間,眼下就要有人超越你的前面了。你追隨三師叔時間最長,也是她老人家最器重的弟子,但近兩月來,似乎已有人更獲得三師叔的寵愛了。本來都是同門師兄妹,不應有所猜忌才對,但我這兩天中聽得消息説,師怕、師父和師叔三位老人家,在丹室中曾作密談,決定每人選出一個門下弟子,傳授追魂十二劍招,要知那追魂十二劍,才真正是本門中絕學,聽説大師伯門下只有一個弟子,而且已得了那追魂十二劍的絕學;你如不用心力爭上進,只怕難以入選三師叔衣缽弟子,無法學得那追魂十二劍了。”言下,一聲長嘆,神態間,對那道姑能否人選師父衣缽弟子,甚為關心。

那道姑雖然穿着一件肥大的道袍,但仍難以掩蓋她那嬌美氣質,嫣然一笑,答道:“掌門師伯親傳弟子雖然有九位之多,但能入選衣缽弟子,自非大師兄莫屬了,你是掌門座下大弟子,也是我們崑崙派下一代首座師兄,論成就,十多位師兄妹也無人能趕得上你…”那大漢聽道姑盡是頌讚自己之詞,不覺臉上一熱,搖搖頭,道:“你説了半天,但卻沒有一句説到我肺腑之中…”道姑搖搖手,截住了大漢話把兒,接道:“我知道,你完全是擔心我不能入選師父衣缽弟子,對嗎?”那大漢點點頭。

道姑微微一笑,接道:“但我自己卻絲毫未有入選心意。你所指奪我寵愛的人,定是指沈師妹而言了,要知道她是個純潔無,毫無心機的善良孩子,師父寵愛她倒是不錯,但卻非她投好師父之歡,而受寵愛,師父對她,可説是一見就愛,別説師父,就是我也是非常愛她,她是人間至情至至美至善的天使,誰和她接近了,都會愛她。”那大漢還劍入鞘,沉默半晌,才抬頭問道:“我常聽三師叔和師父談起大師伯門下弟子,是一位武林中極難遇得的天賦奇才,心中早即渴望一見,但他卻遲遲不回崑崙山來。”那道姑嘆息一聲,答道:“大師伯門下弟子,的確是聰慧絕倫,才氣縱橫,外表又温文爾雅,瀟灑…”話到這兒,那大漢嗤地一笑,接道:“你倒是對他非常留心。”道姑亦覺自己説溜了嘴,臉一紅,嗔道:“你不要瞎説亂猜,當心我去告訴師父。”大漢微微一笑,轉變話題,道:“三師叔新收的弟子,我只見過兩次,而且每次她都和三師叔走在一起,雖是見過兩次,但卻未曾看過一眼。”道姑揚了揚柳眉兒,笑道:“不看也罷,看了你就忘不了啦!”説罷轉身向前跑去。

那大漢拔步追趕,兩人施出輕功,愈跑愈快。

陶玉隱在暗處,把兩人問答之言聽得甚是清楚,知他們都是崑崙派門下弟子,心下極是高興,隨在兩人身後,向前跑去。

逐漸黑了下來,山勢景物都被夜暗籠罩。陶玉怕追失兩人,只得加快腳步,縮短和兩人相隔距離。

那大漢和道姑久居此處,地勢山態,均甚悉,夜暗中仍是放腿急奔。

陶玉追在兩人身後,翻越過幾道山嶺,眼前境界突然一變。

只見四面綿連山勢,環抱着三座並立的山峯,中間一座特別突出,陶玉極盡目力,才看出峯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心中暗想,這座廟宇可能就是傳言中的三清宮,這座山想必是金頂峯了。

就在他略一付思間,那大漢和道姑已消失了行蹤。

陶玉轉身逸塵著飛,到達中間峯下一看,原來峯下長着一片松林,想兩人必是進了林中。

當下不再猶豫,沿着一道小徑,向林中走。這片松林,橫深也不過十丈左右,陶玉走了一刻工夫,仍然還在林中。

他本是極端聰明的人,走一陣不見出林,立時覺出不對。細心查看小徑,果然是七折八轉,彎來彎去,知道這片松林中早已佈置了五行生剋陣圖,如果盲目亂闖,就是走上一夜,恐怕也難得出去。略一沉思,縱身而起,足踏林梢,向前飛行。

這片松林中佈置的路徑,只是普通的五行變化,陶玉縱上林梢後,林中五行變化作用頓失,被他從林梢上飛渡而過。

越過鬆林,出現一道通上山峯的小徑。陶玉心細膽大,看小徑盤繞而上,走起來耽誤時間不説,恐怕還有埋伏,乃提一口丹田真氣,從那峭壁間攀登而上。

這座山峯,大約四五百丈高低,陶玉攀躍峭壁間,只停下換了兩三口氣,已然登上峯頂。

藉着繁星微光看去,只見數丈外矗立着一座廟宇,房屋綿連,殿脊重重,不下數百間。陶玉心中暗道:這樣大的規模,裏面道士定然不少。

正待飛身躍人,突見左側數丈外人影一閃,直向廟中撲去,身法快速絕倫,眨眼間消失不見。

陶玉吃了一驚,暗道:這人身法,比我高出很多,除非是崑崙三子之一,料他們門下弟子也難有這等功力。但如是崑崙三子,何不堂堂正正從大門進去、這等越房翻屋做甚?難道我陶玉今夜碰上了同路之人不成?

心中轉了幾轉,已料定所見人影決非崑崙三子,如不是崑崙派的仇人,深夜前來窺探,定是武林高人造訪。

這一來。增加了陶玉幾分戒心,當下一挫施出“蜻蜓三點水”身法,一連三個飛縱,已到廟外,縱身躍上圍牆。

圍牆裏面,是一座三畝地大小的院子,院中綠篁矮松。經人工修剪得十分齊整,一道用白碎石鋪成的甬道,由修竹矮松中穿過,二門前面是九層石級,左右兩邊都是密連房間,兩扇紅門大開着,似是毫無一點防備的樣子。

陶玉雙臂一抖,縱上屋面,伏在房脊後,向裏面探看。

二進院裏種的是花樹,數百盆盛開的‮花菊‬,散發出陣陣芳香。院子盡處聳立着一座大殿,殿門外分掛着兩盞垂蘇宮燈,殿裏面高燒四隻兒壁細的紅燭,火光熊熊,照得十分明亮。供案上玉鼎中香煙嫋嫋,供奉的神像,卻被那緊閉的黃緞神幔遮住。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