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散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一小假本是應該回家的,儘管前些子在家住了那麼久,可是因對家,對母親的想念,還是要回去的。於是在假期前幾天的晚上給母親電話,告知她我是要回家的。可是母親卻不讓了,説我剛剛才回來沒多久,她的身體最近一直都很好,父親在包頭還沒有趕回去,不讓我來回的折騰。母親是心疼我的,坐車實在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想想後,便聽從了母親的話。

豆子是30號中午打來電話,説因天氣原因她們取消了爬泰山的計劃。我一聽便來了勁,把她給招呼了過來,有半年多沒見面了。晚上7點鐘,我從人山人海的車站裏接到她,一起去吃飯,後便商定明去千佛山。那是常去的地方,而她卻將是第一次。上學的時候,經常早晨早起,與同學一起跑步去;實習的時候,就住在山腳下,每個週末都會上山。上班後,也常去,但一般都是自己去了,或許是為尋得某種清淨,或許是對這座山的眷戀。聽禪因,佛語,所有的生活便在這裏有了寧靜。

這天早上四點鐘便起牀,因假期,外來的遊人肯定會不少,去早了趕得上清淨。雖是佛之聖地,但也免不了人多的噪雜。於是就在這樣的清晨走在上山的小道上,松柏蒼翠的深綠,洋槐花開幽香飄遠,樹梢的鳥,叫出吱吱喳喳的清脆聲,還有遠處傳來鐘聲蕩蕩,一種心情,是明媚的,摻雜着自然,或者比自然更深層的東西。落入心底的明淨,隨着山間中想起的佛音而更加透徹。

一路直上,到了觀音院。北門而入,東門而出,南海觀音禪坐在此。有一個古老的樹,古老到沒有人知道他的年齡。旁邊有一石碑,上面寫着許願樹。閉上眼睛,説出自己的念想,許下一種美好。走過一座橋,那座橋叫平安橋,在下面寫着“平安”二字。在這時候,想起了一些人,心裏開始不安,開始難過。既然有生,為什麼大家都不能健健康康的呢?我想,對於生老病死的自然,我是看不過,看不穿的。再次跑到許願樹下,許下一個對她的心願,只要平安即可。點一炷香,跪拜,算是對生命的跪拜吧。在我們行走的路上,總會有太多的蒼茫,只要平安便好。

走出這院子,思想還停留某種空間裏,所以上山的腳步就慢了許多。豆子站在離我很遠的台階上大聲喊我,讓我快點。我只得加快腳步趕上她,只怕她呼喊我的聲音驚擾了濃郁的安靜。繼續走上台階,便到了興國禪寺。這座寺廟於我來説並不是陌生的,每次來這裏的時候都要進去走走,到禪堂裏看看。也經常遇見一些僧人在清掃院落,塵埃一層一層的被抹掉。不懂什麼是佛緣,卻一次次來到這裏,尋的一些清淨。《金剛經》,《心經》等一些經傳刻於院內的石碑上,我站在一個銅鼎前發了一下呆,轉身的時候恰巧碰見一位僧人。他説向我們這樣來早的年輕人很少見,在與他的對談中知曉,他出家已經12年了。我問他“輪迴”怎麼解釋?他説了一句這樣的話“輪迴無止盡,花開亦美麗,花落亦圓滿”我沒有再多問,臨走的時候他送我一本書《茅蓬語錄》,台灣著名佛教慧律法師寫的。簡單翻閲,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謝過那位僧者,把書放進包裏,開始繼續上山的路。

山並不高,而且修築有簡單安全的台階,相對來説很容易就到山頂的。我和豆子的體力還算是比較好的,從興國禪寺出來後便沒在停歇,一口氣跑到了山頂。風有些大了,站在這座山上望着遠處的山,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出朦朧。城市的清晨還是靜了許多,偶爾看見一輛車行駛在遠處的路上,很小很小的。坐下休息片刻,便準備從東邊的小道上下去,那是沒有修築的山路,只是為了增加安全,在上面栓上一些繩索。下到半山的時候,往東邊看去,便看的到彌勒大佛了。

記得第一次來千佛山就是為了看這尊彌勒佛,是花費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找到的。後來才知,上山的時候,西上東下,便得見佛像。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天下可笑之人”每次看到這尊彌勒佛時,總會想到這句話。人生,簡簡單單,快樂安好的活着便可。

下山來的時候,陽光已經灑滿了整個佛山院落。路過一叢叢翠綠,一種生命的顏。我對豆子説:真想這樣一直走下去。可是走了沒幾步快到門口,已經來了幾個旅行的團隊,還有一些附近的登山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