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難民熱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幸好,原來有一個人,預先想到這個情況,早就作好準備了。

清梅本來在江東四處巡視各地的生產工場,在聽到張超病逝,有大量難民湧到北海時,便立刻趕回來了。

今天,清梅説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議事廳中宣佈。

對於這點,一向視老百姓為朋友的海琳,天未光就到議事廳了,難民的事早令她吃不好睡不飽。

全個長軍中,就是海琳最關心這些難民的。

昨晚,思天香不斷的向她迫供,她也沒有説出來。

於是思和天香聯手狠狠的’教訓’了她一頓,令她全身軟綿綿,要由天香挽著她才能到議事廳。

“對於張超三名兒子的混戰,我早在料到了,其實我們有很多空房子的,就在梅香城的對岸。

而且,先前我建立那麼多房子,本來就是為引華北的人而準備的,想不到不用我去招攬,就有那麼多人湧來了。”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當初清梅收購梅香城對面那塊空城,並不斷的興建空房子,就是為了現在的情況。

先前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有什麼人會去那塊沒有城牆保護的地方,現在他們都很清楚了。

對於那些難民來説,住進屬於邱家商會的房屋,總好過現在只能擠進迫狹的營帳裏。

當然,沒有人不知道,這隻血魔鬼那有如此好相與的,清梅怎會白白讓他們住進那些空屋呢?

“對於這些難民,我有個建議,邱家商會在梅香城的對岸上,提供食物,房屋。

而難民則在那兒為我的工場上作工人。

這樣一來,他們有地方棲身,也有一份工作,不是很好嗎?”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對於這個想法大加讚賞。

比起海琳想辦法救濟難民,清梅的方便卻是長遠之計。

難民們到了那片空地上,有房屋之餘,也解決了工作和生活的問題,確實比目前的情況好得多了。

雖然有些人想到,那些人將會成為清梅的廉價勞工,但總比現在什麼都沒有好。

海琳向清梅投以一個的眼神,不過有人卻看出了不少問題。

“夫人,據我所知,梅香城對面,遠遠沒有足夠的生產工場,容納那麼多難民。

同時,請問夫人打算生產什麼呢?我們北海並沒有原料,除了海鹽外,基本是什都不能生產”對於生產的問題,就是羅平的工作範圍了。

他在安排好揚州和江東的農地後,就被思派到製造戰船和武器的地方,以求提高生產力。

“這個嘛,雖然有些對不起現在華北的人,但我打算製造武器和防具,賣給張超的三名兒子,先前邱家商會大量買鐵和鍛鐵,就是打算用來製作武器的。

同時,大家知道嗎?現在我們和上官武正式決裂,再不能從明琪那兒買糧食回來了。

張家三兄弟互相攻伐,也不可能賣糧食給我們。

所以,我打算用武器作易,向那三兄弟換來小麥,皮等原料,自行在梅香城對面生產起麪粉和皮革來。”在農地種出來的小麥,並不能像稻米般立刻食用,多數是磨成麪粉。

皮也要心的製作,才能成為一件件皮衣,皮帽等皮革製成品。

糧食的問題早就縈繞在眾人心中,現在北海有不少存糧,可是總有吃完的一天。

和上官武決裂後,上官武已經對糧食宣佈是軍用物資,不能向北海販賣,北海到西南的商船也不能通航,長軍再不可以用錢買糧食了。

先前和上官武貌合神離的關係,令清梅有所警覺,將邱家在江南的銀號,存貨,財產,全部轉移到江東,連土地也賣光了,並沒有多少損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