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呼蘭大俠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第二十七章呼蘭大俠(2)孫老師移開目光,低頭看看手錶“好了,快下課了。我來公佈答案吧。”學生們的注意力又從舉止怪異的方木身上回到了孫老師那裏。

“答案是:死者來找那個住在山頂的人——注意,這個人住在山頂——敲門之後,那個人一推門,可憐的死者就被推了下去。(教室裏開始有人發笑)這個倒黴的傢伙不死心,又爬了上來,結果又被那個人一開門給推了下去。(笑聲變大)如此反覆幾次,這個倒黴蛋終於熬不住,掛了。(鬨堂大笑,伴隨着掌聲)”下課鈴在笑聲中響起,孫老師一揮手“下課!”教室裏的人很快就走得乾乾淨淨。方木回過神來的時候,教室裏只剩下他還在一動不動的站着。

講台上空空蕩蕩的,孫普不知道什麼時候也離開了。

方木卻依舊死死盯着孫普曾經站過的位置。

第七題,我一定要答出來!

走到教學樓外,天已是陰沉一片,抬頭望去,大朵的烏雲正在噬最後一角藍天。雖然是下午,可是竟有了暮深沉的味道。

看來又將是一場大雪。

方木到心緒煩亂,在乾燥的冷空氣裏連做了幾個深呼後,才稍稍平靜了一點。他想起應該給邰偉打個電話,可是連撥了幾次都是無法接通。猶豫了一會之後,方木決定先回寢室。

擺在方木面前的。是張瑤被殺一案地全部資料。其中擺在最上面的,是那篇課文的照片複印件,向下依次是刊載那篇課文的小學教材、《呼蘭河傳》。

方木拿起那份複印件,這份複印件他再悉不過了,連每一個標點符號的位置都記得清清楚楚。可是無論他怎麼看,也無法從中找出兇手下一次犯案的提示。他嘗試着從每句話,每個自然段中找到第七個字。可是連在一起的都是一些雜亂無章地詞而已,本無法表達出哪怕晦澀的含義。

看來這提示不是來自於這篇課文本身。那麼就應該來自於它地出處。

直接出處是那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學四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它平平的躺在桌面上,看起來相當無辜。方木對其中的每篇課文,每一道習題都反覆研究過,仍然沒有任何線索。

間接出處是《呼蘭河傳》。《火燒雲》出自《呼蘭河傳》第一章。《呼蘭河傳》並不算一本很厚的書,可是如果把它當作一個線索來查的話,卻是最麻煩的,所以方木把它放在了最後。現在看起來。這本書大概是唯一地希望了。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生於黑龍江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1942年1月22在香港病逝。《呼蘭河傳》與其説是一部長篇小説,不如説是作者蕭紅緬懷其童年境遇的一篇大散文。

方木轉動着手裏的鋼筆——那是喬老師送給他的——耐着子,一頁頁翻下去。

着手查找線索,方木才發現這難度遠非“麻煩”可以形容的。

按照兇手作案的習慣,他應該模仿歷史上有名的連環殺人犯的作案手法。可是在這部上個世紀40年代寫就地。描寫一個東北小鎮的風土人情的作品中,要找到連環殺人犯的線索無異於在菜譜中尋找武功秘籍。方木一頁頁翻着,在字裏行間中尋找着諸如“殺”、“打”、“死”之類的字眼,每每發現,就仔細研讀一番,希望能覓得蛛絲馬跡。…“那大水泡子又淹死了一匹馬。”太了。只是一匹馬。…“母親實在難為情起來,就拾起門旁的燒火地叉子,向着那孩子的肩膀就打了過去。於是孩子一邊哭着一邊跑回家裏去了。”燒火的叉子?曾有人以之作為兇器麼?

“她在大缸裏邊,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邊站着三四個人從缸裏攪起熱水來往她的頭上澆。不一會,澆得滿臉通紅,她再也不能夠掙扎了,她安穩地在大缸裏邊站着,她再不往外邊跳了,大概她覺得跳也跳不出來了。那大缸是很大的。她站在裏邊僅僅着一個頭。”難道下一次案件的現場在鍋爐房之類的地方?

“那橋下有些冤魂枉鬼。每當陰天下雨,從那橋上經過的人。往往聽到鬼哭地聲音。”

方木忽然一把將面前地東西全都劃拉到地上。

紙張、書本噼裏啪啦地散落在地上。一瓶墨水被打翻在牀上,頃刻間染黑了一大片牀單。一隻玻璃杯子直接飛到牆上,破碎的聲音淒厲無比。

方木用力揪住自己地頭髮,到自己的太陽在“突突”的劇烈跳動着。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喬老師生死未卜,下一個被害人危在旦夕。而我卻在這裏一個字一個字的胡亂猜想。

方木中憋悶得難受,五臟六腑都像着了火一般,只想把全身的衣服都撕掉,把手伸進腔裏!捏!擰!

他猛地站起身來,透過窗户,竟看見窗外已是大雪紛飛。

臨近‮夜午‬的天台上空無一人,這正是方木想要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