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4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寧聳聳肩:“這我去哪兒知道?”他可沒空真的給人出主意參詳,去當媒人。
要想娶人家,就自己努力。
許桂還真老實,説讓回去自己想,就真的回去琢磨了。思來想去,輾轉一夜,總算是鼓起勇氣,做了一件他自己覺得簡直膽大妄為到不可思議的事。
他……
給王家大娘寫了一首詩,然後想方設法託人給王家大娘送了過去。
池寧聽後都驚了,太純情了,他快要被蠢哭了好嗎?恨不能抬手去敲許桂的腦門,我告訴你的意思,是要你當面表白啊,有什麼話説清楚了不就好了?寫詩能頂什麼用?雖然池寧沒有過男女之情,卻意外的在這種事情上是個直球派。
原君默默停下了自己寫詩的手。
但更讓池寧看不懂的是,許桂這樣含蓄到讓人想死他的舉動,王家大娘反而覺得剛剛好。大概是因為經歷了不太好的事,許桂小到約等於沒有邁的步伐,偏偏讓姑娘放了心。誠心誠意地和他通過信件
了起來。
很多年後池寧才知道,他以為許桂寫的是情詩,其實許桂連那一步都沒到,是更加卑微的一句暗示:山有木兮木有枝。
池寧也是在那個時候才恍然領悟了原君的悶騷。
什麼做樹,當枝,原來還有這個意思。
王家大娘看着那封寫了短短七個字的小信,勾起了角,歡喜無比,一遍遍掛在嘴邊念:“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原來,他是真的喜歡她啊。
一來二去,許桂和王詩這對快樂筆友就漸入佳境,真的談起了戀愛,哪怕他們再沒見上一面,仍能在提起彼此時,臉頰微紅,心馳神往。
對此,池寧只能説一句,他老了,看不懂年輕人的愛情了。
但許桂卻仍覺得自己真是太大膽、太大膽了,天哪,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他這樣的“登徒子”,太孟了啊。
可又忍不住想到心中的佳人,顫抖着寫下了又一封試探之言:三年之期……
王家大娘很喜歡這種每一步都是自己在把握,整個過程由她來做主的覺,世間的愛情大抵如此,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回,她總算真正大着膽子回了一句:……許你白首。
就,還甜的。
第50章努力當爹第五十天:一轉眼,便是三年後,如今已是念平二年。
是的,終於有全新的年號了,當今聖上這個新帝也不新了,大家更愛叫他念平帝。
池寧也已經從一個介乎少年與青年之間的小公公,變成了別人口中芝蘭玉樹、積石如玉的青年。因着與大師兄江之為的配合,兩人聯手偵破了幾起震驚全國的大案,而讓東廠之名變得好上了不少。當然,東廠的洗白,主要還是靠對手西廠的襯托。
這兩年西廠就像是吃了槍藥,四處點炮,拉走了朝臣和百姓大多的仇恨值,有些時候氣急了,總忍不住會説上一句,呸,什麼東西,還不如東廠呢。
這麼説的人多了,東廠不好也要好了。讓池寧樂的,都已經想要給“恩公”馬文立個長生牌位了。
不辦案的時候,池寧就都是在文華堂中讀書。
他真是實打實地當了三年的老實學生,跟着王洋等大佬讀史明智,作詩明志,如何批改奏摺更是學了一遍又一遍,卻始終沒能真正得到一回實戰的機會。
所有人都看出了念平帝對池寧的小心眼,池寧……
池寧只能繼續上課,不見絲毫怨懟,整個人都沉澱了下來,再沒了少年的鋭利,簡單來説就是,他變得更加圓滑了。當然,池寧心裏到底和原君詛咒了念平帝聞恪多少回,那就只有池寧自己知道了。
【三年之後又三年,他怎麼不去死?!】池寧無數次對皇帝起了謀殺念頭,幽幽的對原君道,【我掐指一算,殿下也小十歲了,是個大人了呢,可以稱帝了!】原君也很痛快:【可以,你當樹百年,聞恪今晚必暴斃。】【……倒也不必。】池寧不是不想當樹,而是覺得念平帝不配他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念平帝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池寧覺得他已經不需要等太久了。
只三年的時間,念平帝的名聲就已經跌到了歷史最低,不得民心的程度比他爹肅帝更甚。其實嚴格説起來,肅帝只是在男女問題上有些奇奇怪怪的作,朝堂政事可沒怎麼耽誤,算得上是一個勉強及格的守成之君。
念平帝就不同了,雖然國力不進不退,但在有心人的宣傳下,不進步,那就是退步啊。現在街頭巷尾都在暗示,是念平帝無德,才會招致種種災禍。
老實説,翻開歷史看一看,哪個年月沒有天災人禍呢?這與皇帝的人品沒有多大關係。但偏偏百姓就是愛這麼聯想,一旦假説出,就會控制不住地往念平帝身上招呼,連朝臣現在都有點這麼覺得了。當然,他們不敢直接和念平帝説,只攛掇着念平帝改年號,因為年號不吉利,才會導致
年不利。
念平帝已經在朝堂上因為這種言論發過好幾次火了,“念平”是他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誰也別想改!
今文華堂下課早,王洋溜溜達達就去找了念平帝,他對年號沒啥想法,只是開始了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暗示太子殿下已經快要十歲了。
可以入閣讀書了。
文華堂建立之初,本是給東宮太子學習的地方,後來不斷加,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