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棕黑色粽子評皇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文字這評卻是欠了寧馨很久了。從她pk之初,我就自告奮勇説要給皇后寫評,結果卻是乾打雷不下雨,直到現在。嘻嘻,如果不是這個閃亮,我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本來寧馨是説,要我直接發她書評區,因為閃亮這裏字數限制厲害,太零碎了。不過我還是想發這裏一份,呵呵。好玩麼。
記得第一次讀到寧馨的文字,是落雁傳説。當時讀了,第一覺就是,這個新人榜上的傢伙肯定不是新人。因為文字很成
,近乎剔透。不見冗餘,不見做作,沒有堆砌。乾淨樸實的段落,每一句話都是紮紮實實。鋪墊聯絡之處,不慌不忙。拈線搭橋,輕鬆自然,遊刃有餘。
後來果然八卦到,寧馨是可稱資深的作者了,不過前段時間先忙着造人工程,然後又帶寶寶去了,而現在是算重出江湖?嘿嘿,不由得稍稍得意了一下自己的眼力。
(二)選材本來應該先評題目,非常切題,非常通俗,就是太通俗了點。畢竟小凌並不是為了當皇后才回去明朝的麼。
那,直接説選材吧。穿越明朝中葉,那個中華歷史上的轉折點,可以説,這是一個非常難把握,非常有挑戰,極其能表現某人的自信和野心的題材。
那是長江黃河哺育的農業文明,在遊牧文明包圍下的最後一次中興。那是中華民族突飛猛進,保持領先於世界的最後一次機會。
歷史上,那一次機會,我們是失去了。我一直認為,中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或者説是源,不在滿清,而在於明。滿清…是遊牧文明的最後一次輝煌。作為當時的外來者,統治者,他們對於中原文明,只能做到接受,只能做到學習,只能盡力保持自己不被完全同化。
作為希圖在這片土地上紮求存的外來者,他們已經做到最好。
只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好,遠遠不夠。身份所限,他們不可能有那種自信,那種眼光,那種能力,對中華文明去蕪存菁,應時修剪,讓這棵千年老樹,煥發出內在的活力。而明,才是中原的主人。這種襟氣度,只有明,才可能有,才應該有。
在世界風雲變幻,爆發前進的時候,滿清能做到的最好,只是停滯和維持。那兩三百年的停滯,在其它歷史時期也許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瞬間,然而,工業文明的衝擊卻撲面而來,逆水行舟之後,終是近代中國的百年恥辱。
那個轉折點,那個摒棄,發展,強大,爆發的時機,是在明。土木堡之變前的明。在歐洲從中世紀的黑暗中甦醒過來,開始伸展腿腳的時候,如果…
歷史沒有如果。可若是歷史有一個如果…
這樣的題材,真的太恢宏。有太多的切入點,有太寬廣的背景,太深刻的內涵。
這不是一場九龍奪嫡的盛事…和早已自成一系的清穿文不同,《回到明朝當皇后》,描繪的明顯不是一段幻想的歷史,不是一場在方便的,大家耳能詳的特殊背景下的,近乎電視劇同人
質的,風花雪月,兒女情長,卿卿我我。
寧馨既然選擇了這個時代開筆,我便相信,這本書的走向,不太可能是很輕鬆很隨意的yy。
這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既然寧馨是濃墨重彩地寫實了要故事在這個時代展開,那麼,這本書也同樣不太可能走上平和的種田派道路,不太可能是零零碎碎,温馨打趣的《唐朝好男人》或者《明朝五好家庭》。
它也同樣不太可能是《新宋》,或者《指南錄》那樣的陽剛之作。畢竟寧馨筆力的長處並不在於此。若論史料的翔實,考據的嚴格,她並不特異於眾人。而對於那段歷史,作為一個女作者,她心中所有,筆下所出的,更多也是一種遺憾和嚮往,而不是那種扭轉山河,再創歷史的狂熱。
這本書是有些特殊的。它是女作,寫在女頻。它是注重情和細微的,卻又實實在在是在試圖重現一段歷史,試圖展現給我們一段過往風
。
這種糅合,很難。事實上,我並不認為回明做得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我佩服寧馨的勇氣,喜歡她這種自討苦吃的執着。喜歡她這樣打破一般女寫的題材限制,來展現這樣一個世界的嘗試。
(三)開局之楔子托腮,應該説啊,場面越大的書,開局就越難。要找到那個切入點,乾乾淨淨,利利落落地一刀兩半,清清,明明白白,讓讀者能不糊塗還能被
引着看下去,真是很不容易的。
這一本,開局…我知道寧馨反覆修改了無數次。老實説要我想,我也真想不出更好的開局方法了。但是…但是…我仍然不認為這本的開局是成功的。事實上若是打分,嗯,俺只會打個及格,連良好都打不出。
其實,這本的書名早已底了,這本是穿越,而且是會和皇家有關的穿越。而且穿越過來的這位是個女人。(當然,
惡的同人女也會懷疑穿過來的是個男人,但是,我是很cj滴,絕對不會往那上面想。不信?請看我純潔的眼睛。真的是粉cj粉cj滴啊!)然後,咳。這個開場,寧馨用了那麼一點小技巧,造了一個靈活的小轉折。鏡頭一開始,沒有直白地對準主角,而是給我們看了一個吊在樹枝上,四腳亂蹬着,在躲避腳下惡狼的王爺…
吊着的是男人,那就不是穿越的人了。那穿越的主角在哪裏呢?他和主角現在是,將來又是什麼關係呢?啊,他是個王爺,還是個有名有姓的王爺那他會不會是將來配女主的男主呢?他將來當不當皇帝啊哎呀可惜那段歷史我不…
只不過簡簡單單,將視角打在一個身處危機之中的路人甲,而不是天上一個漩渦,或者是某人從車禍裏漂浮而起,飛向光明之類的那種近距離鏡頭。相比起來,那樣的開局,集中火力,主角光可鑑人,可是除了主角光可鑑人,別的事情,讀者也就啥也看不見。而這樣的開局,平白多了許多趣味,幾分懸念,而也自然而然,不見生澀地點出了這篇故事發生的時間段。當然,這個時間段的特殊,到此仍然不為一般讀者所知。
雖然這個楔子,開場是很有巧妙,但是,那一段,我真的只會打個及格的分數。為何?因為…嘆氣,細節實在是太過糙,半點也經不起推敲。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啊。開局的文字,創意,合理
,懸念,是確定了一篇文字的基調的。可是你這開的,實在是差強人意啊!等我新開帖,將漏
一個個列出來。
(四)楔子的漏寧馨啊,首先,你是不是想着,反正這段是寫給沒見過狼的筒子們看的…默。一個王爺,身邊的侍衞,就算不是
英,也不至於幾個武裝到牙齒的人,會被一頭狼給追得狼狽逃竄,甚至把自己的王爺給跑丟了吧?
如果是一羣狼…默默,你見過分散追擊獵物的狼羣麼…如果是一羣狼,他腳下怎麼可能只有一隻對他狼視眈眈啊…其實,我看到那段,腦子裏的第一反應是,咳:懸諸樹…示以空擔…狼皮…小裕矣…沒反應過來俺在説啥的筒子們統統去面壁,然後去複習中學語文課本。呃,現在中學課本還有《狼三則》吧?
然後,這王爺是怎麼掛在樹枝上去的?他可不是屠夫的那塊。狼的跳躍力是很強的,如果不是高過地面很多,他早成*人家的晚餐了。那麼,他是爬上去的?爬上去怎麼會掛在樹枝上?那麼,他是騎馬的時候,看見前面有
樹枝,就把馬不要了扒上去的?那不是傻子才幹的事情麼…
還有,馬的明顯比他的
多。為啥馬跑了,那狼卻
口水在樹下盯着他不放啊?難道是覺得他細皮
的,會比馬好吃?
然後,我很嚴肅認真地要指出…嘿嘿,能掛住一個人的樹,肯定樹冠不會小。那小凌從天而降的時候,是會先砸斷n樹枝,然後才會掉在狼身上。正常情況下,這個下落過程,足以掛破她的衣服,碰斷她的肋骨,運氣不好還會破相(參見史泰龍拍攝蘭博的花絮)。嗯,而且,不用説,這麼大的動靜,那狼是絕對不會乖乖坐在那裏等着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