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虎低咆一聲,小虎立即跑了過去,右前腳在地上踏出數個濕腳印,趙婉雁看見,心中一羞,白虎又對她低咆一聲。趙婉雁一愣,正起身向白虎走去,白虎卻連聲低鳴,虎首輕搖。
趙婉雁心中一動:“總是要學着老虎的樣?”當下強抑羞意,四肢撐地,向白虎爬了過去。白虎似甚滿意,伏低身子,小虎立即上前,起
來。
趙婉雁見這景象,恍然大悟:“啊,這隻老虎是雌的,這是它的小孩啊。”想到它不是雄虎,心中一寬,安心了許多,方才一些奇怪的念頭盡數丟開了。
白虎任由小虎,前腳朝趙婉雁招了招。趙婉雁心念一動,心想:“它要我學小虎的樣子?”忽覺臉上一熱,望着虎
,竟不好意思起來,正打不定主意,白虎卻連鳴催促。趙婉雁向自己説道:“罷啦,反正沒人瞧見,就這樣吧…”輕輕抬頭,
着虎
,有點不知所措。嬰兒
,乃是本能,長大了反而不知如何行之。她生澀地
片刻,忽覺口中
進一道
汁,温温熱熱,甚是濃稠。當下蛾眉輕顫,一點一點地喝了下去,覺得也沒什麼味道,不多時,已抓到了
的要領。
白虎讓小虎和趙婉雁了一陣
,忽然撥開小虎,單讓趙婉雁一人
。趙婉雁心中驚奇,不知所以,卻也不敢停下,柔
收放,
個不停。小虎想上前來,總被白虎撥開,嗚嗚而叫,沒
打采地繞來繞去。趙婉雁
了一陣,虎
越來越稀,白虎忽地前爪一頓,也撥開了趙婉雁,趴在地上,張大了嘴,似乎甚是疲倦。
趙婉雁了一肚子虎
,輕輕俯卧在地,只覺全身緊繃,
口尤其更
脹
,連連
氣。
“嗯嗯…好難過…好像到處都熱熱的…”正自惘,小虎忽然跳了過來,朝她聞了一聞,卧下來含住了她右
。
“呃…?啊…”趙婉雁立覺一陣酥軟,小虎竟是開始起
來。趙婉雁心中一鬆,似乎周身的脹熱都隨之慢慢
去,暗想:“我才剛和向大哥結合,尚未有孕,怎會有
水啊?這隻小小白虎,再怎麼
也沒有用啊…嗯…嗯…?”才想着,忽覺一陣温熱竄向
間,小虎“滋”地一
,竟有
汁
出。趙婉雁驚羞
集,不明所以,只覺小虎
之下,四肢百骸漸漸放鬆,
端上酥酥癢癢,説不出的異樣。白虎望着,長聲低鳴,聲調微揚,似乎甚是滿意。
趙婉雁坐起身子,將小虎抱在懷中,靜靜讓它。小虎曲起身子,閉目飽飲。趙婉雁忽覺一絲喜樂,暗想:“若我能這樣抱着向大哥和我的孩子,那有多好!”小虎
飽了
,跳了下來,白虎將趙婉雁的衣衫銜了過來。趙婉雁輕笑道:“虎姊,你差點把我嚇死啦,原來你要我喂這個虎寶寶。”説着已穿好衣裙。白虎對小虎一聲吼叫,甚有威嚴,虎頭朝趙婉雁一偏。小虎調首望望趙婉雁,向白虎低聲嗚嗚而叫。白虎沉聲嘶吼數聲,前爪拍了下小虎頭頂。
小虎嗚嗚叫了一陣,似乎下了決心似地,靠到趙婉雁腳邊。白虎對趙婉雁輕吼一聲,伏低身子,尾巴一揮一卷。趙婉雁一怔,抱起小虎,騎上了白虎,道;“虎姊,你要我照顧虎寶寶嗎?”白虎巨嘯一聲,衝出道,疾行如風,往林中回奔。不多久,便到了先前之處。丁澤卧在一旁,向揚正和童萬虎纏鬥,掌風刀芒,戰得極是
烈。
白虎大吼聲中,撲將上去。兩人猛吃一驚,分了開來。
趙婉雁見向揚左腿已披滿鮮血,地上橫七豎八的倒了數十名山賊,知道他剛才定是受這傷勢之累,經歷了極險惡的戰局,連忙自虎背下來,奔上前來,叫道:“向大哥!你的傷…”向揚見趙婉雁回來,心頭大喜,笑道:“小傷罷啦,不算什麼!”見她懷中抱了只小白虎,怔了一怔,道:“怎麼?那是什麼?”趙婉雁笑道:“是虎寶寶呢。”白虎忽然大聲吼叫,吼聲中帶着急促息,對向趙兩人連聲急吼。趙婉雁跟它經歷方才一段奇事,隱約似能
其心緒,低聲道:“向大哥,她要我們快走!”説着便要放下小虎。白虎一聲巨吼,腳下忽然不穩,向前一跌,仍是昂首急嘯。小虎哀聲嘶叫,一轉身,又躍向趙婉雁懷中。趙婉雁一聲輕呼,低聲道:“虎姊,你要我帶寶寶走嗎?”童萬虎怒道:“想走到哪裏?”説着一揮鋼刀,衝上前來。白虎陡然立起,對童萬虎張口怒咆,虎鬚賁張,童萬虎吃了一驚,叫道:“虎兄,怎麼了?”趙婉雁輕笑道:“童寨主,你
錯啦,該叫虎姊才是啊!”童萬虎一愕,向揚見機得快,已抱起趙婉雁,笑道:“童兄,失陪啦,咱們
後再分勝負!”腳下輕功急馳,向林外奔去。童萬虎正
追擊,白虎卻擋在路上,虎嘯一聲。童萬虎心中大疑,心道:“虎兄怎地反來阻我?難道它覺得不該捉那趙姑娘?”向揚抱着趙婉雁奔出山林,絕不稍緩,直至前方可見市鎮,這才停步,放下趙婉雁,自衣袖上撕下布條,包紮好左腿傷勢。趙婉雁見他左腿血
不止,心裏一直擔憂,道:“我們到鎮上去找個大夫罷?”向揚搖頭,笑道:“這等傷勢,我自己便應付得來,不用麻煩了。”趙婉雁不安心,這晚便找間客棧住宿,讓他可以養傷。
兩人進了客房,趙婉雁打賞了店小二,將小白虎放下來。店小二看着,大奇怪,道:“姑娘這隻貓倒也奇怪,瞧這花紋,簡直像只小老虎似的。”趙婉雁笑道:“本來就是啊。小二哥,你去忙罷!”店小二面現奇
,退出房去。
向揚今一場惡戰,左腿外傷實是不輕,為不使趙婉雁擔心,總是談笑自若,問到白虎之事,趙婉雁俏臉通紅,
吐吐地清楚説來,只聽得向揚不知該驚奇還是好笑。趙婉雁低聲説完,怯生生地道:“向大哥,你…你會不會瞧不起我?”向揚笑道:“怎麼會?”趙婉雁急道:“可是…可是我那時居然會覺得…那樣…實在是對不起你…”向揚心中一動,抱緊了趙婉雁,柔聲説道:“婉雁,別亂想啦!那是隻老虎呢,你沒有做錯什麼,更沒有對不起我啊。”趙婉雁心中歡喜,低下頭去,突然想到童萬虎之言,心中又是一陣悽楚,嘆了口氣。向揚奇道:“婉雁?”趙婉雁低聲道:“向大哥,我爹爹是靖威王,他的聲名一直不好,我也不知真不真。”向揚道:“我也不清楚。”趙婉雁道:“向大哥,我一直不敢告訴你…你…”向揚輕輕吻了趙婉雁一下,道:“我哪裏管你爹是善是惡、是貧是富?只要你是這樣温柔可愛,這樣善良,我還管得什麼?”趙婉雁倚着向揚肩頭,心中甜絲絲的,憂愁一時俱忘。這一晚兩人纏綿異常,趙婉雁想到白虎之事,心中羞澀,卻表現得更是嬌柔萬狀,一時忘我,未能顧忌身在客店,什麼聲音也收不住了。向揚見她放開羞態,神態更加動人,心中越發憐惜,兩人翻雲覆雨,心意相通,房中盡是温存愛意。
小白虎趴在桌上,睜眼望着,動也不動,似乎目瞪口呆。
深夜,趙婉雁已沉沉睡去,向揚輕輕為她蓋上被子,望着清麗秀雅的臉龐,心中不覺到一陣暖意:“有侶如此,尚有何求?”小白虎在屋角睡的正香,四下一片安祥,窗外明月當空,傳來陣陣蟋蟀鳴聲。這蟋蟀聲向揚自幼聽得
了,此時聽得,突然想起幼時和師弟師妹灌蟋蟀的情景,不由得面
微笑,暗想:“不知師弟、師妹現在如何?也許師弟也找了個好姑娘,師妹也遇着了意中人。”想着想着,漸漸也進入了夢鄉。
同在此時,一般月夜,江南無數湖中,一葉扁舟琴聲錚錚,出自一個少年指下。他奏至泛尾,一聲舒嘯,走出艙外,長道:“石魚湖,似
庭,夏水
滿君山青。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長風連
作大
,不能廢人運酒舫。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一詩
畢,少年拿起一隻銅把酒壺,長笑道:“元次山!詩果然做得好,可惜湖上既無賓客,我又不善杯中物。酒兄酒兄,小弟文淵可對不住你啦!”語畢,袖袍一振,銅壺直飛夜空,美酒飛灑成碎弧,轉身回入船艙。
又一曲平和的琴聲響起,酒壺才落了下來“噗通”落入湖中,酒如雨而下。
文淵與同門作別後,逕自向南而行。他久讀詩書,對江南風光極之傾慕,乘舟下江,一路南遊,觀景詩,撫琴舒懷,好不逍遙自在。
這夜他獨乘孤舟,輾轉難以成眠。文淵正當年少,面對湖月佳景,心緒繁多,不自覺牽掛起師兄師妹來。他們自幼同門學藝,夜形影不離,有時師兄奉命外出,總有也華瑄在。這些
子他卻始終只有一人獨行,不免心生落寞,只得彈琴自娛,對月
嘯。他一曲將完,搯撮三聲,心情稍稍舒暢,耳中忽聞轉軸撥絃之聲,凝神細聆,湖岸隱約飄來陣陣琵琶聲。雖不甚響,但靜夜中清晰可聞,應和湖波,聲聲入耳。
文淵心中一動,暗思:“哪裏來這等佳妙之音?”步出船艙,遠處琵琶聲自湖岸穿霧而來,如泣如訴,如怨如慕,一首“漢宮秋月”道出那人心頭無盡愁思,奏來動人心魄,文淵只聽得如痴如醉,心中暗道:“琵琶曲雖多有借宮怨為名,也有昭君怨、湘妃淚、傍妝台、懶畫眉之類的女子意象,其實貫串全曲的還是‘思漢’二字,古人巨匠寓於這些宮詞離曲中的,乃是去國懷鄉之沉痛,繁華退盡之喟嘆。琵琶之柔,乃是‘百鏈鋼成繞指柔’的柔,並不真是女子之柔婉。這一曲竟能一柔至斯,怨慕至此,卻非是女子不可成。”只聽琵琶聲漸止,一曲已終。文淵回艙抱琴而出,端坐船頭,撫琴而奏,一串滾拂指法,正是一曲“高山水”
暢清雅,大有伯牙得遇知音鍾子期之樂。
他奏得興起,內息轉,琴絃錚然而響,真有名山雄峙、波濤浩漡之勢。琵琶聲跟着傳來,竟也是“高山
水”之曲。琴曲由那人琵琶奏來,竟然
緻無已,如是翠峯
秀、涓
淙響之景,雖不及文淵琴聲之開闊寫意,卻是千迴百轉,婉約嫣然。兩音互相應和,文淵心中似乎正和一名少女並肩,攜手遊于山水之間,自己高述
中之志,她便在一旁巧笑應對…待得琴音琵琶俱歇,文淵心神暢快無比,鬱悶一掃而空,心神一動,奏起一曲“關雎”默思曲詞:“關關斑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曲中迴繞戀慕之意。
“關雎”曲終,琵琶聲起,乃是取自詩經“鄭風”的一首“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這詞曲卻頗有取笑之意,意思是説:“你要是真心想念我,就提起衣裳淌過溱水來。你不想念我,難道沒有別的男子嗎?你這個傻小子真夠傻呀!
…
”曲音輕快,似縱似收,極之動聽,好似一個俏生生的姑娘,正遠遠站開,若即若離,巧笑嫣然。
文淵一怔,不心神盪漾,心道:“溱水便如何?得見此女一面,便是越過窮北之冥海,又何足道哉?”當下顧不得小舟,便想遊向湖岸去,忽然一想:“這位姑娘雖然如此示意,但我若這般唐突前去相見,在此深夜,若有人不經意瞧見,豈非於她名節有損?我怎可自顧自身冀望?”想到此處,又即坐下,彈起一曲“蒹葭”:“蒹葭蒼蒼,白
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
未曦…”曲意飄逸,似對那可聞而不可即的女子訴出無限憧憬,
即轉離,曲盡意不盡。
待他琴曲彈畢,湖上但聞晚風起波之聲,各無聲息。文淵心中忐忑,不知那姑娘心思如何。良久,才聽得琵琶聲起,仍是“鄭風”的一首詩“風雨”曲中隱約寄託詞意:“風雨悽悽,雞鳴皆皆。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曲意是描述風雨寒涼之夜,雞兒鳴個不停,心情鬱郁。但是見到了心上人,還有什麼不快意的?
琵琶聲中情意繾綣,漸遠漸去,終至不聞。文淵悄立船頭,心中思起伏,湖上似乎仍然餘音迴盪。
照清晨,文淵離湖東去,想到昨夜以曲會女,仍是不
出神,難以忘懷,心道:“不意來到江南,便遇得此一才女,未能一見,實在可惜!
後不知可有機緣再次邂逅?”他心神不定,信步而遊,這
午後到了杭州城郊。放眼望去,青石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想來多是遊西湖的遊客。文淵心道:“人詠西湖是”山光湖
步步隨,古今難詩亦難畫“,若不親見,豈不遺憾?”當下收起遐思,興高采烈地遊湖去了。
首先到的便是白堤。白堤、蘇堤橫越湖面,將西湖分做了裏湖、外湖、小南湖、嶽湖、西里湖等。白堤上植滿楊柳桃樹,風景秀麗,當真是翩翩柳絲泛綠,樹樹桃顏帶笑。文淵漫步遊賞,心情舒,不覺讚道:“白樂天有詩云:亂花漸
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着實妙哉!人人皆稱西湖十景,其實此間可觀處,豈止十景而已?”一旁楊柳樹下正有數名男女席地談笑,一名學士模樣的人聽他此言,起身向他走來,作了個揖,笑道:“這位公子可是獨身出遊?若有雅興,何不過來一同賞景談天?”文淵見他約莫四十來歲,面目清雅,言語倒也有禮,當即還禮笑道:“如此打擾了。”便與那人走到楊柳樹下。
樹下本是三男三女,現下多了文淵一人。文淵自通了姓名,那學士一一給他接識諸人。兩個男子都是中年儒生模樣,一個白淨臉皮,一個高高瘦瘦,是蘇州人張和德、張和方兄弟,是那學士宋尚謙的朋友,一個婦少是宋夫人,另外兩個女子是宋家夫婦帶來遊湖的丫環蘋兒、翠香,前者清秀可人,後者面容嬌豔,都是身着輕衣薄衫,嫋嫋婷婷,甚是嬌美。地上鋪了黃布,擺着許多杯壺菜餚,頗為美豐盛。
文淵將背上古琴解下,放在一邊。宋尚謙向左右道:“翠香,還不給文公子斟酒?”翠香應道:“是!”便持壺倒酒,嬌聲道:“文公子,請!”文淵笑道:“多謝。”接過酒杯,酌了一小口。宋尚謙道:“文公子何不盡飲?這酒味不好麼?”文淵微笑道:“酒是極佳的,然則實不相瞞,晚生酒量淺薄之至,若是酒到杯乾,不出數杯,晚生只有醉宿白堤了,豈不壞了好景?”宋尚謙大笑道:“好罷!既是如此,美酒難以饗客,文公子便多飲些茶吧。”張知方道:“文相公背琴遊湖,定是極善琴道的了,不若奏上一曲,我等恭聆雅奏。”張知德也道:“不錯。”文淵一笑,道:“如此小弟獻醜了。”端坐起音,撥刺綽注,琴音暢而似歌聲,極具韻味。彈得片刻,一旁楊柳樹下,一個倚樹酣睡的漢子忽然坐起,凝神細聽。待得文淵奏完,宋尚謙等盡皆叫好,一旁遊人也有人發聲讚歎。那漢子一拍大腿,叫道:“妙極!妙極!清遠空曠,超然塵外,好一曲”鶴舞
天“啊!”眾人向那漢子瞧去,見他約是三四十歲,體魄健壯,一頭蓬髮,兩道濃眉,滿腮亂胡極短極刺,似乎十分扎手,面目倒仍是清清楚楚,前額一道長長的傷疤,穿着一件破爛短衫,實不如何體面,雙目卻是炯然有神。
宋尚謙和張家兄弟心中暗道:“這個漢懂得什麼琴曲?當真是豬八戒夾草紙,充斯文。”卻聽那漢子大聲道:“富家子弟幾個懂得好琴曲?不過是豬八戒夾草紙,哈哈,冒充斯文罷啦。小兄弟,方才聽你客套得緊,任某本來只聞到臭
連天。想不到你當真有些料子,琴曲倒也罷了,琴韻實在妙極,尋常俗人可奏不出了。”文淵聽他一番話説來,正説中自己曲中意境,不
大喜,笑道:“繆讚了。閣下
通音律,何不也一獻所長?”宋張三人聽那漢子罵上自己,心中本已不快,聽文淵出言相邀,均自不願,宋尚謙便道:“這位爺台嘛…”那漢子一揮手,道:“這裏俗人遍野,聽不得我的曲子。小兄弟,你若真想聽任某的琴曲,一個時辰後到孤山平台來。”説完站起身來,伸
打了個大呵欠,頭也不回的走了。
張知德怒氣,道:“這
漢忒沒禮貌。”張知方道:“這種人口出大言,又有什麼實學了?”文淵微微一笑,暗想:“這位先生雖然無禮,但琴上的見識着實不凡,這孤山平台之約,不去可就遺憾了。”宋尚謙笑道:“文公子剛才的琴曲,實在好得很啊,那
魯漢子倒也懂得好聽,這才叫雅俗共賞呢。來啊,大家敬文公子一杯!”眾人談詩觀景,品茶飲酒,過了半個多時辰,除了文淵專門喝茶,兩個丫環來回服侍,其他人都已醺醺然有酒意,言語有些不清不楚了。宋尚謙摟着夫人調笑,張家兄弟高聲
唱,忽然張知方把翠香抱進懷中,兄弟兩開始不規矩起來。
翠香格格嬌笑,被張知德灌了三杯酒,臉蛋染上醉紅,更是鬧得兇了,來
去,衣衫都頗為凌亂。文淵見眾男女漸漸戲謔放蕩,不
多看,望着遠處斷橋的湖山風貌,拿起茶壺,壺中卻已沒剩下一滴茶。蘋兒輕笑道:“文公子,你只喝茶,不飲酒,倒把茶喝乾淨啦。蘋兒幫你再熱一壺罷。”文淵微笑道:“如此麻煩了。”蘋兒伸出手來接壺,碰到了文淵手指,臉上微微一紅,道:“文公子,你指甲長啦,彈琴不太方便吧?”文淵道:“倒也還好。”蘋兒低聲笑道:“文公子,我幫你修修指甲,好不好?這樣你彈琴一定更是好聽的。”説着沏了一壺茶,熱將起來。
文淵置之一笑,道:“我又不是你家公子,何須如此?你還是去服侍你家老爺夫人罷。”蘋兒嘆了口氣,她見文淵風采翩翩,温文儒雅,已是暗自傾心,心道:“若我真是你的丫環,那可多好。”忽聽翠香膩聲嬌笑,滿是蕩意。張知方自背後抱住翠香,左手往她裙帶裏伸了進去,直入腿雙之間,捏捏,當真肆無忌憚。張知德將一杯杯酒向她臉上、衣裙潑去,笑道:“看啊,通通…濕啦!啊哈哈…”翠香伸舌
去
邊美酒,又笑又
,衣服上下皆已濕透,緊附身子,貼出了
口曲線。張知方笑道:“好啊,裙襬下這一大片都濕答答地,也不知是不是酒。”張知德抹抹嘴,笑道:“嘗一嘗不就立知分曉?”説完當真把她衣裙掀起,一顆頭鑽將進去。翠香扭着身子,笑得花枝亂顫,只是笑聲中帶着呻
,越笑越緩,也越發輕佻了。
蘋兒看得臉上發熱,不把衣襟拉緊了些。文淵道:“蘋兒姑娘!”蘋兒心下突地一跳,低頭怯聲道:“文…文公子,你…你不會也要…也要…”文淵淡然笑道:“要什麼?茶快燒乾了。”蘋兒一驚,羞着臉笑道:“我忘啦。文公子,你別叫我姑娘,我一個小丫頭,叫蘋兒就是了。”説着處理了茶具。
文淵一笑,想起那姓任漢子之言,又不願再看宋張等人胡搞,喝了口茶,起身道:“諸位,小弟尚有要事,先行一步,承蒙款待,就此告辭。”宋尚謙正和宋夫人情調,無暇客套,只是笑道:“請啊請啊…文公子,後會有期…哈哈,來,讓我親親這裏…”蘋兒紅着臉,欠身道:“文公子,老爺糊塗啦,你別介意。”文淵背起古琴,笑道:“怎會?蘋兒姑娘,喝不完你的茶,真個抱歉了。”蘋兒目送文淵離去,回頭看着一眾男女纏在一起,心裏説不出的滋味。
文淵步履輕快,左轉右繞,三步並作兩步,通過一處林蔭道,沒多久便見面石壁上刻着“孤山”兩個大字。上了孤山平台,只見北邊便是一座“西湖天下景”小亭,有橋有池,假山疊石,參差中又有疏密之別,端地非俗,只是假山上卻坐了條大漢,雙手叉
,翹着二郎腿,一見他來,哈哈笑道:“好啊,小兄弟不錯,信守然諾,了不起!”説着一躍而下,跳上實地。
文淵微笑道:“任兄好生豪氣,小弟敢不赴約?”那漢子道:“哦,你怎知我姓任?”文淵道:“閣下先前自稱任某,自然可知。”那漢子笑道:“是了,我可忘了。我聽你和那些傢伙報了名,叫做文淵。在下全名任劍清便是。來來來,剛才壞了一張琴,向你借琴一用。”文淵道:“請。”便將琴遞了過去。
任劍清坐下撫弦,笑道:“總算任某想得還準,這時此地沒遊客,否則他們可受不了。”文淵不明所以,正要詢問,任劍清了口氣“錚”一聲響,琴音一起,飛揚騰起,文淵不
心頭一撼,心道:“好大的氣魄!”任劍清神采昂揚,越奏越強,琴聲四方奔騰,聲勢大開。文淵聽得氣為之懾,意氣賁張,全身緊繃。猛聽得一陣霹霹響聲,琴上七絃一併震斷,琴身啪啦啦一陣亂響,散了開來,一曲彈完。文淵大喜,叫道:“好!‘志在廖廓之外,逍遙乎八紘之表,若御飆車以乘天風雲馬,放
天地,遊覽宇宙,無所羈絆也’!任兄,好豪邁的‘八極遊’!”任劍清仰天長笑,道:“小兄弟,任某毀了你一張好琴,你覺得如何?”文淵笑道:“好琴易得,好曲難得!任兄若肯彈十首曲子,小弟便買十張琴奉送,又何足惜!”任劍清一拍琴身殘骸,喜道:“好小子,果然是知音人,任某送你這一曲,真沒瞧錯人。尋常人哪裏聽得下去?不到一半,若不震昏,便是逃開遠遠的。只有知琴之人方能領略,武學高手才可消受。小兄弟兩者兼俱,難得難得,好痛快!”文淵一驚,道:“任兄,你怎知小弟會武?”任劍清笑道:“你琴調與脈息呼應,我同道中人聽來,自然知曉。你瞧我內功如何?”文淵道:“凌厲非凡,內藴柔力,若長江大河之無盡。任兄的功力,比小弟更勝一籌。”任劍清笑道:“你聽得真夠準,了得!”文淵見任劍清
快磊落,心中歡喜,道:“任兄這一曲奏來無拘無束,今
得聞此曲,實在快意。可惜琴已破毀,否則小弟還
彈上一曲,請任兄指點一二。”任劍清笑道:“我也聽過你一曲了,咱們扯平,豈不是好?”文淵搖頭道:“不不,方才奏那首”鶴舞
天“,未曾想到在場有任兄這等善琴之人,因而未盡全心,不足與此”八極遊“相比。”任劍清大喜,叫道:“好啊,原來你還有壓箱底的本領沒使出來,這可妙極!”説着忽然神情凝重,道:“不成,今
我琴興已盡,可沒辦法再回你一首佳曲了,只好改
再聽小兄弟的妙曲,豈能只有我佔便宜?唉,可惜!”語畢長嘆一聲。
文淵面現微笑,説道:“任兄若有興致時,小弟隨時奉陪。任兄可是本地人?”任劍清道:“不是!我居無定所,哪裏待着舒服,便待久些,來在這兒遇上件麻煩事,這才多逗留了幾天。”説着哈哈大笑,道:“小兄弟,只好請你在西湖多賞幾天景,咱們再來彈上幾曲。”文淵笑道:“正是。”兩人一見如故,極是投機,道別之時,互約三之後,再於此一聚。
和任劍清作別時,已是黃昏。文淵忽地想起一事,連忙施展輕功,直奔了開去,直奔了六、七里路才停下,只見遠方便是夕照山,其時夕陽西下,彩雲繚繞,山頂一座塔影,正是雷峯塔。文淵一笑,自言自語道:“好在趕得及,沒錯過了這”雷峯夕照“,不早不晚,剛好無誤。”他任意遊景,逛了一會兒,來到一處林間道上,便到市鎮上投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