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漢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三月,曹軍大將夏侯惇在匡城擊敗袁術先鋒劉祥,袁術全力救援,曹也揮軍壓上,全軍與袁術大戰。因張遼生病而終於得到廝殺機會的曹洪和夏侯淵一同率狼騎不斷襲擾袁術軍,使袁軍防不勝防,終
提心吊膽,疲憊不堪。兩軍決戰之時,步兵擋於前,狼騎擾於後,而新成立的“虎豹騎”在統領曹純的率領下看準時機突擊袁軍中軍,一舉擊潰袁軍。
袁術退守封丘,曹軍不顧戰後疲勞,全軍加行動,意圖合圍袁術。可惜袁術早已被曹軍殺的提心吊膽,一心逃跑,等曹軍到達封丘之時,袁術又提前跑了,只留下了一羣傷兵和一座空城。
袁術逃到襄邑,曹軍追到襄邑,袁術又逃到太壽,剛休整一,又被曹軍先鋒追上。曹軍先鋒是曹洪和夏侯淵,因為兵少,所以想決渠水灌城。誰知道袁術早以被曹軍嚇破了膽,聽到斥候報告説見到了曹軍的影子,立刻棄城而逃,奔走寧陵。曹軍繼續追趕,袁術終於不敢再在兗州停留,直接向九江方向逃去。此戰,袁術軍打敗,兗州刺史金尚也死於亂軍之中,而袁術因為逃跑及時,到了九江後收集殘部,仍得兵十二三萬。
袁術兵退九江,揚州剌史陳瑀拒術不納。術退保陰陵,集兵於淮北,復進向壽。瑀懼,走歸下邳,術遂領其州,兼稱徐州伯。李傕
結術為援,以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
曹軍在將袁術軍驅逐出兗州境內後就停止了追擊,六月末,曹還軍定陶,六個月後,曹軍主要將領、謀士再度齊集一堂。
“此次出戰,我軍能以五萬之眾戰勝袁術二十萬大軍,一來仰仗諸將奮勇,二來仰仗奉孝等出謀劃策,三來仰仗文若、仲德、文遠後方支援,才能驅逐袁術,一戰而定兗州。在此,曹某
謝諸位啦!”曹
興奮的説。
“主公英明!”諸將齊聲道。
“主公,我軍已然平定兗州,不如把太尉老大人接過來吧!”曹洪説道。
“對啊!是該把父親大人接過來了。”曹喃喃道。
“子廉,你派人去琅琊郡請父親大人攜全家到兗州來,再去替我傳令給泰山太守應劭,讓他準備接。”
“是,我這就去辦。”剛説完,曹洪就急匆匆的轉身而出。
看到這一幕,張遼的心不由的緊張起來。曹嵩之死是曹進攻徐州的原因,但張遼認為,即使曹嵩未死,或者曹嵩
本就沒有遭到攻擊,這徐州也必然是曹
的下一個目標。這是曹
勢力展的必然結果,徐州的人口和土地才是曹
最想要的。歷史上的曹嵩事件不過給了曹
一個更好的藉口罷了。
但是,張遼不願意看着歷史上曹攻打徐州時的屠城事件重現眼前,畢竟“前世”的他所受到的是民主和法制的教育,雖然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後已經逐步適應了這種弱
強食、強者為尊的社會現實,但他依然不願意看見對自己本民族的同胞進行的屠殺行為,而且佔領一個完整的徐州才會對曹
的事業有所幫助。所以,他在之前就建議曹
進行屯田和實行
兵政策,為的就是提前為曹軍打好基礎,避免歷史上曹軍在糧草不濟之時屠城減少人口並以人
充作軍糧的事件重現人間。
而這次,張遼為了減少曹在攻打徐州時的飆藉口,早在曹
還在與袁術
戰的時候,張遼就以“維持邊境治安”、“打探周邊勢力情報”等諸多借口,在和荀彧商量之後,在兗州各地,尤其是和徐州接壤的幾個郡明裏暗裏佈下了大量的斥候和密探,甚至還有數支以百人一屯為單位的騎兵深入琅琊郡、東海郡和實際被徐州控制的魯國和沛國。張遼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沒事找事,用騷擾的形式查探徐州防務的空隙和徐州軍實際的戰鬥力。
張遼用這樣的理由調動了這些部隊,實際掩蓋了他佈置在琅琊郡的那一屯狼騎的真正目的…保護曹嵩一家人的安全。
向曹洪代完任務後曹
再度將注意力回到了現場,就在這時荀彧走了出來,他瀟灑的向曹
施了一禮,説道:“明公,自我軍於袁術大戰以來,經過統計,我軍傷亡士兵73oo餘人,其中陣亡2734人,1o27人傷愈後無法重回軍營…”
“什麼?五萬人和二十萬人戰只…只有不到八千人的傷亡,這…這怎麼可能?”一個驚訝的聲音打斷了荀彧的話。
眾人循着聲音的來源一看,陳宮身邊的一名兗州官員正一臉“這不可能”的表情,他身邊的一羣原兗州官員也是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在他們的思維中,五萬人對抗二十萬人,即使是能戰而勝之也一定會是一場慘勝。讓曹入主兗州這些人當初也只是迫於無奈,當年曹
入東郡之時的東郡太守王肱就是當時兗州刺史劉岱的鐵桿心腹,劉岱殺橋瑁奪東郡後就任命王肱為東郡太守,曹
入東郡是以“救援地方、驅逐賊寇”為名,也並未佔居東郡全境,但他畢竟和劉岱不是一派,所以不為兗州官員承認。若不是黃巾軍勢大,而兗州刺史劉岱也在戰鬥中陣亡讓他們無力應對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讓在袁紹支持下的、強勢進入東郡的曹
入主兗州的。這次袁術大軍壓境,他們原以為就算曹
能戰勝袁術也會因為大戰而元氣大傷,那樣他們就可以趁曹
實力削弱之時架空曹
,重新奪回對兗州的控制權。可就在這時他們卻聽到了曹軍傷亡不到八千人,實際減員不到四千人的消息,這讓這些一心想着好事的人完全接受不了。
就在這時,陳宮表現出了歷史和演義上的智者的風采,他接着那個官員的話説道:“陳宮在此恭喜明公,明公的士兵如此鋭,難怪可以以七千之眾對戰三萬西涼鐵騎,名不虛傳吶!”他説話的時機和內容不但解除了兗州官員的尷尬,也恭維了曹
,同時也隱晦的告訴那些兗州的官員,當年曹軍僅憑七千人就能對抗三萬西涼軍,現在的五萬人用極小的損失擊敗實力遠遜於西涼軍的袁術軍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從下面看去,站在主位的曹眯着雙眼,從表情上
本看不出他的心思,但是張遼知道,歷史上以“疑心病”著稱的曹
早就明白了原來的這些兗州官員的想法,只是現在騰不出手來,一旦空下來絕對會立刻收拾這些不安定因素的。
“啊!公台過獎啦!這些都是諸位將軍練兵有方,將士們戰時用命罷了。不敢獨居其功啊。”曹
的語氣沒有什麼異常,接着他對着荀彧左手一抬“文若,繼續説吧。”
“好的。”雖然被人打斷了言,但荀彧並沒有氣憤的神情,依然語氣不變的説道:“我軍減員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糧草卻所剩無幾。幸好我軍底子打得好,加上繳獲敵軍的物資,至少能堅持到秋收之時。不過因為近期來戰事密集,俘虜大量增加,即使新糧收穫後也不過僅夠一年的消耗。彧請明公暫罷刀兵,修耕植以資軍資,待明年糧食收穫之時再行征戰之事。”
“嗯!”曹並沒有立刻回應荀彧,他將目光轉向其他人,説:“諸公,文若之言,諸公有何建議?”曹
話音落下後卻並沒有人立刻上前表意見,武將們雖然希望能在戰爭中表現自我,但是宗族武將完全聽命於曹
,曹
不明確表態,他們誰也不會表態。而在這種場合還能毫無顧忌的説話的曹仁正在定陶,曹洪則出營傳令了,皆不在場。外姓武將則看着張遼,張遼不動,他們也不會出頭。所以武將這一排十分的安靜。
文臣們就不一樣了,各自在各自的小圈子裏討論起來。劉曄、滿寵、玠三人在竊竊私語,原兗州官員則以陳宮、萬潛為在低聲討論。而郭嘉和程昱這兩位大神卻是一言不,程昱微閉着眼睛,捋着他那引以為豪的長髯,郭嘉一反
子的姿態,擺出了一副正經的樣子,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張遼很清楚荀彧的意思,現在的兗州並不是鐵桶一個,內有兗州原官員的離心,外有其他勢力的覬覦,比如徐州陶謙就在前段時間趁曹與袁術大戰,留守兵力不足之際,以平定下邳闕宣叛亂為由,不但將原屬豫州的沛國和魯國納入徐州的統治,更奪取了泰山郡南部的費縣和南城縣及兩縣的大片屬地,與此同時還出兵攻略任城郡大肆搶劫。這種乘火打劫的行為連荀彧這種老實人都在得到消息後火了,張遼當然也是十分不
,曹
那就更不用説了,結束與袁術的戰爭後那是絕對要教訓陶謙一下的。荀彧就是想在曹
意
出兵討伐陶謙之前勸諫曹
暫時不要出兵,雖然他對陶謙的行為十分的反
,但他並不是意氣用事的人,他的此時的信條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就張遼個人而言,他是絕對贊同荀彧的意見的,前世的他就是一個喜歡穩紮穩打的人,在玩“三國”遊戲時也是穩守反擊的忠實信徒。這並不是説張遼就是一個保守的人,比別人多了近二千年知識的張遼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眾多的奇謀妙策,以少勝多也只是不得已而為之,戰爭的勝負最終還是取決於雙方的綜合實力,戰場上還是堂堂正正的用兵更多。只不過因為正規的用兵過程大都相似,所以歷史記錄也就一筆帶過,不作詳細記載。而那些記載詳細的“經典戰例”則是因為過程的曲折複雜又是決定當時歷史走向的關鍵因素才得以留名青史的。如果一味只的想出奇制勝,帶來的或許不是勝利而是慘敗。
這時,看到自己左右文武截然不同反應的曹開口了,這次他不再籠統的讓大家言而直接將問題
給了自己最信任的謀士郭嘉。
“奉孝,文若之言你看如何?”
“甚善!”郭嘉説道:“出戰與否,各有其利弊。然無論利弊如何,我等只能為主公建言,戰於否仍由主公決斷。適才文若先生是從治政的方面提出的建議,而軍政如雙足走路,缺一不可。主公不妨問問諸位將軍的意見。”郭嘉話音剛落,一直在作木胎泥塑狀的眾武將們紛紛抬起了頭,剛才不過是因為領頭的沒表示,他們才一言不,現在郭嘉要曹聽取武將的意見,又怎能不讓這羣好戰分子心中蠢蠢
動,於是一道道炙熱的目光
向了夏侯兄弟和張遼的身上。
張遼和夏侯兄弟用眼神略作後站了出來,向曹
行禮之後開口説道:“主公,末將想先請仲德先生為主公和諸位解説一下目前兗州周邊的形勢。”張遼再度將皮球踢到了謀士一邊,而且直接踢向了程昱的懷中。
程昱是兗州本地人,目前又主要負責曹軍的情報收集,張遼的提議也不是無的放矢,加之郭、荀、程這曹營三大謀士一直與張遼好,張遼也不擔心他們會有什麼意見。而且,他的意圖也是探探三大謀士中程昱的態度。荀彧已經言了,郭嘉是絕對不會事先表態的,就剩下程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