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得失无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令郎病况,一年之内不会有过劣的变化,无须即刻着手施疗。
第三,二庄主既准备渗入那魔头身边,令郎的现有病况则有保持的必要。
第四,即使那魔头提前传授令郎寒灵功,晚辈相信并不足为害,凭武林双圣之修为,和晚辈初奠之功力,定能把令郎体内的功炼化净除。”荆门双英和艾英奇三人霍然立起,朝沈元通正
一揖,大庄主艾澄并起誓道:“沈小侠深谋远虑,确是正论,愚兄弟誓以艾门列祖列宗清誉担保,而今后决不再为有亏武林道义之事。”他态度严肃
昂,显然所说都是由衷之言。
沈元通和铁心秀士曾弼油然心生动。
沈元通说了几句佩的话之后,又详细探问了一些“
谋组织”的实情。
他这才证实,那个隐身山主,果然是专门以控制亲属的手段,威胁江湖上的成名之士,为其效力,供其驱策,可怜那些被迫者,连山主的面都未见到,只由他的亲信信使呼来喝去,为牛作马,偶有失责不慎,山主即在亲属身上报复,其手段之毒辣,令人不敢稍生反抗之心。
沈元通一脸沉痛之,听完了荆门双英所能知道的一鳞半爪。不过就这一鳞半爪的隐约之言,已可概见那魔头的凶残暴
了。
大家相对唏嘘,久久不能释怀。
窗外的天变得更加黝黑。
铁心秀士曾弼低低的道:“天陡黑,大概已是黎明时分了。”沈元通忽然想起什么似地,取出一颗“回天再造丸”送到艾英奇手中道:“这颗‘回天再造丸’,请艾兄先行服下,以防冻脉之伤的突然恶化。”
“回天再造丸”药中圣品,艾英奇接到手中,不有些惶然失措。
荆门双英眯着老眼,热泪盈眶的道:“孩子,还不快谢过沈小侠!”沈元通笑道:“老前辈能舍身入险,晚辈这颗‘回天再造丸’算得了什么!”他回头又对铁心秀士曾弼道:“大哥,我们也该告退了。”二庄主艾澹忽然“哦”了声,道:“老朽几乎忘了一件大事,请问小侠,今后我们应以何种方法联系呢?”沈元通忙中有失,脸上微微现出愧,于是他又把联系方法
代了一番,这才在荆门双英和艾英奇的恭送之下,穿房越屋,毫无惊动地离开了双英山庄。
他们二人刚刚离开双英山庄,那个苍老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道:“你们可以直奔江边,那里有三株并立的古树,在中间那株树上,老夫给你们留了一点东西。”由于那传音老人的连番指示,沈元通已经对他产生了亲切之,不由运功呼道:“敢请老前辈显现法驾,以便晚辈叩见一下!”那苍老的声音哈哈笑道:“时候到了,我们自会见面,何必急在今天。”二人赶到江边,果见江边有三株立的撑天古树,沈元通神目扫处,数丈之外,便已见到那居中的树杈间,悬着一只掌大纸包。
沈元通身似电闪,伸手取下纸包,只见包面上老气横秋地写一行字道:“沈娃娃收拆。”纸包之内,只有一本四五页的小绢册,封面上题着“天籁之音”四字。
沈元通翻开蝉页,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只便条,上写寥寥数字:“三箫合壁,广布天音,镇魔卫道,廓乾朗坤。”沈元通知道这张便笺是那传音老人所写,当下慎重的将之收起,然后又从头翻阅那本题为“天籁之音”的小册。
原来所谓“天籁之音”只是一首极长的三箫合奏的乐曲。
沈元通对于音律之学,原有极深的素修,这时只见他的脸上,穆肃中犹掩不住一片惊喜之,口中并哼哼唧唧地低声
哦着。
铁心秀士曾弼对音律方面的造诣虽赶不上沈元通多多,却也非平常之辈可比,何况这种天籁之音,乃发于自然之律,纵是一条大莽牛,也必然受其染影响,率
而动,不由自主。
唯因智慧之高低,其受之程度有深浅之不同罢了。是以,铁心秀士曾弼仅耳闻沈元通的口诵,立即灵犀活跃,身子不由蹯之舞之起来。
沈元通一口气诵完全曲,心灵亦深受应,许久许久之后,才
面祥和的叹道:“此种天籁之音,乃自碧紫三箫合奏的曲谱,如能三箫合璧同奏,数十里之内,天音遍布,戾气尽涤,此老不知是谁,真是惠我良多。”铁心秀士曾弼,接口说出自己的
觉道:“此曲委实非凡,仅由元弟低诵出来,愚兄便不
为之心畅神怡,烦恼全消。”沈元通又道:“小弟的碧玉
箫原也有一首本命之曲,深具潜默化之功,并能鼓音伤敌,但和这‘天籁之音’相较起来,就微不足道了。”铁心秀士曾弼大为向往,道:“愚足久闻白、碧、紫三箫各有一首本命乐曲,却不知更有这厥合奏之谱,元弟能为愚兄一道其源由出处否?”沈元通微带愧
地道:“小弟虽为碧玉
箫现下的主人,却也未曾听说过有此三箫合奏的曲谱,此中详情,唯有将来向那位赠书的老前辈请教了。”铁心秀士曾弼点点头,忽又道:“此刻晓风徐拂,江
悠悠,你我竟夕奔波,元弟何不趁此良辰佳境,横管一曲,让愚兄一聆碧玉
箫之妙音,以
耳福?”沈元通初得仙谱,心情舒畅,闻言不
心动,立即取出碧玉
箫,
吹奏起来。
起初,声音不大,只觉、商、角、徵、羽、和变
、变徵七首,入耳有说不出来的清幽,渐吹声音渐高,顿又使人有一种奋
昂扬的意气,随着那箫声油然升起。
几经回转折,又渐渐低了下来,呜呜之声,使得铁心秀士曾弼心神黯然,俊目不由自主的注
了忧伤之泪。
箫声如此时高时低,时乐时哀,时喜时怒,时时恶,不断的转变逻换,铁心秀士曾弼的
情,随之起伏幻化,历尽诸般意境,忘却了人我,也忘却了整个世界。
忽然,箫声越来越低,愈来愈微,像一条无形的线,无尽无极。
晨风中,一切又恢复了原有的沉寂,江水下游之涯出半轮红
,万道霞光,照
在铁心秀士曾弼的脸上。
但他却仍是如痴如醉,悠然神往如故。
沈元通收起碧玉箫,微微一笑道:“大哥,大哥,小弟现丑完毕了!”铁心秀士曾弼由沉醉中惊醒过来,只觉脑际耳边,犹似有余音缭绕。
他将头摇晃了一下,看了沈元通一眼,忘情地道:“元弟…”他元弟一字刚刚出口,沈元通忽然将手一摇,轻声道:“有人来了!”铁心秀士曾弼敞声豪笑道:“元弟,如此仙乐妙音,如果有人听了而不闻声赶来,必是白痴无疑!”铁心秀士曾弼话方说完,只觉白影一闪,前方丈外,已悄没声息地站着一人。
沈元通和铁心秀士曾弼抬头看去,心头齐是一怔。
只见来人一身白,竟是一位年约三十左右的绝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