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完三年的中学,就直接升大学,接着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发明创造。
这个年代人类所掌握的知识还不是很多,还有大量未被发现的东西,因此学制短一点很正常。
同时学堂有分男女,男女进行分离教育小学、中学阶段除了一些活动外,双方不会有接触,只有到了大学,男女学生则不会分学堂上课。
这不仅是因为这年代的保守原因,把男生女生分开对教育也是有好处的。生什么七八糟的关系,再则有研究表明,男女分班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当一个教室里全是同的同学,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
七八糟的念头。注意力更加集中,再则也有利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不是没有顽固的文人反对过这样教育制度,说什么白话文有辱斯文,如此教育方式前所未见什么的,直接被宋汉原给赶了出去。
宋汉原的才学也许不是很高小但重要的是人为正直,而且大力支持赵岩的白话文和教育制度,因此成了教育部的部长,不知道让多少在赵岩手下做事的文人大宋汉原主持下的教育部和师范学堂,完全拥护赵岩制定下的教育方式,凡是有反对的声音,一概不允许。
反正大明的落魄书生多得是,在明朝后期,朝堂基本上被工商业出身的文人所占据,那些贫寒的文人。除非考上进士,否则就算是举人,也没做官的机会,举人做官是要行贿的,但那些贫寒子弟没钱,所以做不了官。那些工商子弟有钱,考上举人后很容易做官。
因此各地举人都是一抓一大把,更别说是秀才了。赵岩自从晋升为龙虎将军后,投靠他的文人顿时多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岩,已经不是那么缺少文人了,不可能像最先投靠他的张步云和刘衡一般,在这个团体内升到带领一个部门的位置。
就算是反对白话文也没用,如此多的秀才,干不干,缺一个不缺,少一个不少嘛!同意留下了当教师的文人,大多也都是出身贫寒,来赵岩手下找个事做。
在赵岩手下做事,福利都很好。每月二两银子。还有一石米麦,这就是文人的基本待遇了,若是有本事升职了,待遇更好,所以文人蜂拥而入。
就工资来说,那些高级人员的工资相比朝廷的一二品官员,还是不如的,虽然赵岩的想法是高薪养廉,不过显然在高的反腐力度之下,暂时用不到这种策略。
不过底层官员的工资比官场上的底层官吏来说,却是高得多生活一般没问题。
就那些高级人员来说,一般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什么要养全家老小小什么的,那不过是贪污的借口罢了,高官的花费就要比下层官员高了?
真正钱多的,还是那些士兵和将领,一旦立了功,肯定会有奖赏,另外剿匪也有红利可分。将领所领份额,一般为士兵的3倍。最高也不能超出3倍,这是定死的一条。
另外那些从事科研的人员,没文化的叫工匠,有文化的是科技院里的“科学家”他们的收入甚至比士兵将领还高,发明出新技术,新事物就是立功,可以领赏,还不用像军队那样平分。
赵岩的这种利益分配方式,是把高层人员的利益掰出来,分给下层人员。那些高层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在进金斗的情况下,他们的抱怨却是不高,主要还是赵岩以身作则。
赵岩赚到的银子,用来自己享受的却是很少,平时吃喝虽然致,但却不奢侈,同时对奢侈品也不甚
兴趣。
几乎全部银子都用到来发展,因此赵岩手下的文武高层虽然没什么钱,但也能安生的过,对这种利益分配也是服气。
这就是不患穷而患不均,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上梁正了。有个榜样在那里。下梁也就不歪了。
若是上梁不正,而要求下梁正,下梁自然不服气。
一个没有太大贫富差距的团体,攀比风气自然也就不高,人人也都能安守本份,只要沿着赵岩给他们画下的无上通途走下去就行了。
青岛驻防官兵,以及近海舰队的官兵,不出几天赏赐就已经发了下来,价值十万两的赏赐,有九万两发给了他们,其他一万两归第一舰队。
一千五百名官兵,几乎每人手里都领到了的多两的赏赐,严世良也拿到了刃两的赏赐,并且晋升为青岛守备。
当天严世良和手下的士兵凑钱大摆了一桌,庆祝青岛防守战的胜利。
天气已经回暖了,十几艘渔船第驶出了青岛港。渔民们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着今天是个好天气。
一艘淡船上,一个茁壮的少年,正在穿上瞻望着海天之间的那条线,少年看了一眼正准备吊钩的爷爷。问道:“爷爷,昨天我们没捕到多少东西,鱼都哪儿去了?”
“嘿,傻小子,刚开呢!能捕到什么东西。一般也就这两天,从南边的鱼就要过来了。”渔船上的老人笑道。
“哦!”少年有些懵懂。
“以后跟着爷爷出海就用心学,本来不想让你出海的,不过总兵大人给我们造出了大汪船,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捞鱼,前途大着呢!”老人两眼放光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