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找统一的规律,本身也是为了分析多样问题。

如北宋的边疆之患,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北宋之亡,不仅仅在于土地兼并,人心败坏,国家机器失灵,有些其他因素也要考虑到。

通过经济分析工具看王朝中晚期的财政危机,比如小农经济下的抗天灾风险能力薄弱,土地兼并……只是王朝周期律的一个主要切入角度,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切入角度,都一概是错误的。

贪官污吏充上下,以致行政效能低下,甚至背后牵涉到的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人心之变,社会风气之变……这些人规律,除非是跑步进入“大同”社会,只要人不变,治循环的历史周期律,都会换一种方式卷土重来。

所以,贾珩一直以为,如果用盲人摸象来比喻,可能一种方法摸的更全面,更深入,但其他的方法也未必全无可取之处。

崇平帝目光隐隐有着异样,心头反复想起四个字,财用不足,开源节

现在的大汉,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边疆耗费钱粮,每年糜费数百万计,官场吏治败坏,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

国库入不敷出!

崇平帝面微动,目光咄咄,道:“贾珩,那我陈汉之弊呢?”贾珩拱了拱手道:“草民不过一介白丁,不敢妄言国政。”前朝之事,怎么说都可以,但谈论本朝之事在哪个朝代……不好都是404。

崇平帝此刻面沉静,已经完全不可小觑面前的少年,不自觉都是正襟危坐,语气已带着几分郑重之意,沉声说道:“古人言,知政失者在朝野,知屋漏者在宇下,你一个少年,纵是说的不对,朕也会见责于你,或许在你眼中,朕是那等器量狭隘之君?”担心眼前少年讳言,崇平帝甚至使出了将之法,这就有些……不讲政治规矩了。

至于一旁的晋长公主,早已听得玉容嫣然,美眸焕彩,一双妙目,熠熠生辉地看着那面无卑矜之,纵论古今的少年。

“不愧是小贾先生,连她皇兄都……为之郑重。”她如何看不出她皇兄的态度变化,如果一开始还是随意考较,但后来就庄以问,甚至引经追问。

不由想起战国策中那些策士,一开始君主还抱着美人,洗着脚丫子,或是嬉皮笑脸、或是居高临下,问着,“先生以何教我?”声音都是拖长的了,带着漫不经心的戏谑。

然后听着听着,美人也不抱了,端容敛,避席而拜,屏退左右,咨以军国之事。

***********************************

第九十一章赐苏锦二十匹“只是,这贾珩这样小的年纪,这是甘罗之才?”晋长公主美眸中现出一抹惊异。

着崇平帝的“热切”目光,贾珩一时沉不语,心头盘算着能说什么,能说到哪一步,怎么说的问题。

别看眼前天子一副“你是少年,童言无忌”的“傲娇”样子,但如果他真的信了,就是天字头一号的愚夫了。

崇平帝也不催促,只是静静看着贾珩,但纵然是这样,也给贾珩施加了某种无声的力。

贾珩整理了一下思绪,拱手道:“请陛下屏退左右。”事到如今,如果不扔出一些干货,崇平帝这边恐怕过不得关。

崇平帝闻言,面顿了下,看向戴权。

一旁的内相戴权,目光深深地看了贾珩一眼,冲一旁梁柱帏幔后恭谨侍立的女、内监挥了挥手,一时女、内监纷纷退去,偌大的殿中,只有崇平帝、晋长公主母女,以及大明太监戴权。

当然,暗中是否有人护驾,不问可知。

贾珩自入殿中,就知到有至少两道目光盯着他,想来是大内侍卫之的人物。

纵然他在入大明时,已经被搜捡过,是否有兵刃随身携带。

见贾珩默然不语,崇平帝又是想了想,抬起清冷的眸子,看了一眼戴权,说道:“戴权你出去看看,皇后那边若是来人唤朕用晚膳,就说朕要晚一会儿过去。”戴权:“……”戴权老脸上挤上一个笑容,平息了下心湖中的惊涛骇,道:“陛下,老奴告退。”崇平帝然后看向贾珩,如苍松嶙峋的瘦眉下,眸光清幽,正要开口。

一旁的晋长公主,忽地嫣一然笑道:“皇兄,臣妹是否也好回避?”当然这更像是开玩笑,在活跃有些紧张的谈话气氛,也只有为崇平帝胞妹的晋长公主,敢这么从容自如和崇平帝玩笑。

崇平帝轻轻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将一双冷峻、平静的目光看向贾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