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收缴太原、大同二镇兵权,查抄晋商,整个过程需要雷厉风行,不能拖泥带水。
“查抄晋商的事儿,我帮你做,你全力收拢大同兵权,调兵遣将,与额哲联络。”陈潇声音清冷说道:“有什么事儿我和你说。”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嗯,那也好。”潇潇现在也算是他的副将了。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又是过去三四天过去,贾珩率领骑军马不停蹄地向着山西太原府而去。
太原总兵衙门,官署前后几重门厅,手按雁翎刀的军卒把守森严,而廊檐下的气死凤灯上以宋体印制着“太原总兵衙门”六个字。
厅中,人头攒动,泾渭分明,坐在左边漆木梨花椅上的总兵王承胤,其实年岁五十左右,身形魁梧,面容雄阔,颌下胡须拉碴,目光炯炯有神。
总兵的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在边镇为总兵,在地方则加提督,一般为正二品,但也有高配从一品的武将,而王承胤就是后者。
不远处则是坐着山西巡抚顾秉和、山西布政使罗景文,以及山西都指挥向斌。
因为太原是山西府治,不仅是巡抚驻节之地,还汇集了不少官衙,但因为王承胤手握重兵,兼之太原的特殊军事地位,其人威权之隆不在巡抚之下。
王承胤面微顿,沉声说道:“顾大人,京营骑军这几
就到,下发筹措钱粮的公文已经行于巡抚衙门,未知二位大人准备好大军所需粮秣了没有?”这个永宁侯兴大兵而来,非要吃
了撑的介入女真灭蒙古之战,就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冲着整饬太原军务而来。
这位永宁侯,可不像北静王那般好湖。
顾秉和看了一眼罗景文,苍老面容上见着笑意,说道:“罗大人,藩司粮秣可曾准备齐全。”罗景文面迟疑,低声道:“府中藩库之中还有三十万石粮食,但这是
耕到夏收之前应急的粮食,只能
出二十万石暂且供应大军,之后让朝廷转运。”山西都指挥使向斌皱眉,沉声说道:“京营大军这次出动了六万骑军,这些携带口粮、辎重不多,需要我山西方面供应军粮一月,户部方面之意是山西方面先行筹措,然后事后户部再核减酌免今岁夏粮,先将四十万石粮食都支应上,余下的再行筹措。”这是林如海与齐昆提出的一个策略,一则是保证骑军供应无缺,二来是适当节省运输的人力。
就是不再由户部拨付这几十万石的粮食,改由山西藩库就地供应,然后在当年的夏粮归缴户部的钱粮数目上全额减去。
当然,后续还要从神京转运粮秣,否则,山西方便也支应不了这么多粮秣。
山西巡抚顾秉和白净面皮上现出一抹正,沉声说道:“向都帅所言不错,军情急如星火,军粮供给不缺才是当紧,余下的十万石,让山西下方的府县再征调一些,十万石也不是太多,各县匀上几百石也就是了。”这时,罗景文面上现出难
,说道:“顾大人,去岁山西秋粮就不少转运至京供应,如今各县都在打饥荒,只怕这十万石粮秣也不好征集,还有其他豆料、干草,藩库之中也并无补充。”顾秉和道:“但军情如火,如果贻误了军机,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就再苦一苦百姓。”征虏大将军,配天子剑,可先斩后奏。
罗景文说道:“下官要不再想想法子,下官的意思是否由京营从商贾手中买粮,也能解决转运之难?”太原知府蒋彦,是一个面颊微瘦的中年官员,接过话头说道:“藩台大人所言甚是,既然朝廷要从神京转运粮秣,不如在山西原地购置米粮,也省却转运费,这大军多半不会只打一个月,听说后面还有步卒前来。”如果朝廷拿出银子购买粮秣,这可是一笔大生意。
顾秉和手捻胡须,说道:“此事朝廷公文也有提及过,户部派了一位部堂过来购粮。”
“父亲,京营的兵马到了。”王承胤之子王登,风风火火地进入后宅花厅,向着王承胤,拱手道。
王承胤看向一旁的顾秉文,说道:“顾大人,罗大人,向都帅,蒋大人一同去吧。”众人点了点头,离座起身。
此刻,先一天到达的是果勇营都督同知谢再义先行抵达的五千骑军,此刻这位以骑闻名的京营骑将,唤停了身后的一众骑军,看向前方巍峨、高大的太原城墙。
作为拱卫关中之地的重镇,太原城墙较之其他城墙要巍峨许多。
伴随着“吱呀呀……”的沉重声音,绞盘转动,铜锭大门缓缓打开,不多时,只见从里间来了黑的官员。
有文有武,逐渐接近至前。
“前面可是谢将军。”为首马上的大同总兵王承胤,向着谢再义执缰抱拳。
谢再义还了一礼,说道:“王总兵。”王承胤翻身下马,随后,恍若一声信号,身后的军将都纷纷下马。
而山西巡抚、布政使、太原知府等人也都纷纷下了轿子,从骑队之后过来,来到近前,向着谢再义见礼,寒暄着。
**********************
第九百三十三章贾珩:定然是奴酋亲自领兵,八旗尽出……
太原府一众军政要员看向那令行止,军容严整的京营骑军,心头无不生出一股凛然之意。
谢再义在众军将的接下,率领着五千先锋骑军浩浩
地前往太原府城之中,沿着条石铺就的街道向着城里而去。
整个大原府城不仅修得城高壕深,里面的瓮城以及城墙也十分复杂,女墙箭垛之上架起一座座佛郎机炮,黑黢黢的炮口颇见着威慑力。
周围一个个擎旗的兵丁,盔甲明亮,紧紧握着雁翎刀,看着倒有几分神头。
王承胤从那大队雄壮的骑军上收回目光,问着一脸肃然之的谢再义,笑问道:“不知大将军到了何处?”贾珩以一等永宁侯挂征虏大将军印,节制山西、河北缘边诸军,可先斩后奏,可以说让王承胤心头忌惮不已。
谢再义道:“就在后面了,大将军派末将先行领兵前来,王总兵,等会儿要点齐兵丁,拣选一部铁骑随大军出征。”王承胤闻言,面微变,说道:“大军还有守御太原之重,如是
调军卒,太原军镇势必空虚。”京营大军这次几乎带来了不少
锐,如何还会用到太原镇的兵马。
谢再义低声道:“调一部兵马,合兵进击,这是大将军的将令,国家养兵千
,用兵一时,王总兵,如今正是用兵之时。”王承胤脸
就有些不好看,但只能硬着头皮,看向一旁的副总兵商仲纲道:“商将军,去将花名册拣选出来。”商仲刚拱手应是,然后去往一旁的衙署准备着兵马。
这时,巡抚顾秉和,看了眼王承胤,放下手中的茶盅,说道:“谢将军,方才本官与罗大人议起军粮粮秣供应一事,军粮方面,大将军不必担忧。”这位抚台是标准的文臣,年岁也五十出头,小眼睛中笑意明。
谢再义也不敢怠慢,说道:“藩库先期准备着一月的粮草,朝廷户部会派要员筹措军粮。”这次战事,户部是两手准备,一部分军粮是转运,一部分是准备买粮,而晋省境内的米铺早已在朝廷宣布兴兵北征以后,就应声而涨。
但因为不确定朝廷是怎么转运粮秣,涨得还没有那般夸张。
待谢再义离去之后,巡抚顾秉和以及布政使罗景文也去筹措粮秣,只余下王承胤以及向斌二人。
王承胤道:“向都帅,这姓谢的要拣选骑,襄赞军务,如何办才好?”向斌沉
说道:“王大人手下不是有一支六千人的铁骑,皆是以一当十的
锐,可以
调出来,也前往大同,供其差遣。”先前北静王水溶前往太原点验军兵,王承胤就是以此来玩着董卓西凉铁骑瞒天过海的把戏。
王承胤道:“女真不是好对付的,太原就这点儿家底,如果折腾没了,老夫的安身立命之本,你我二人何以坐稳这晋中大地。”倒不是王承胤想要拥兵自重,而是手中必须要有一支兵在手充着门面,而且朝廷想要削权也要忌惮几分。
向斌摇了摇头,面现出凝重,说道:“这就不好办了,如今京营大军已经进城,方才王大人也见到了,军容雄壮,可为劲旅,而征虏大将军听说也不是好相与的。”王承胤面
沉如冰,道:“向都帅,一旦为朝廷所知,这永宁侯在整顿京营之时,杀了不知多少将校。”可以说贾珩这么一个武侯的发迹之路,也为王承胤研究过,在京营之中铁腕整军。
向斌浓眉皱了皱,道:“王总兵这话说的毫无道理,末将在都司做事,号令之兵不过诸卫所,不知王总兵心忧何事。”
“上次北静王过来查兵额之事,向都帅……”王承胤问道。
向斌脸刷地
沉了下来,打断了王承胤的话头,道:“王总兵。”
“现在你我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王承胤笑了笑,看向向斌,低声说道。
方才见到谢再义的五千骑军,王承胤心头就生出一股不妙之,这后面还有五六万军卒,一旦那位永宁侯前来,提出检阅太原军镇兵马,然后发现兵额不齐,借机发作?
事实上,这等镇守一方大将的政治嗅觉,的确是不凡,见着风吹草动,已经开始警惕了起来。
向斌目光不善地盯着王承胤,说道:“王总兵未免风声鹤唳了吧,这次京营调兵北上介入蒙古之战,又非整饬边务。”
“不得不防,这个永宁侯有今,可是戕害了不少同僚。”王承胤
恻恻说道。
他现在也并无良法,这特娘的姓贾的带了六万大军过来。
而就在贾珩领兵前往太原军镇之时。
另一边儿,贾珩也逐渐抵近太原军镇,木板上悬挂着一张舆图,其上描绘着蒙古与女真以及大汉的边防局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