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为这个贪心的想法,本作特意将时间设定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朝代之后,故事中的地点、官职和服饰都是刻意模糊与混杂的,以免自设桎梏。

本作会尽力遵守以下这点:就是角据设定的智力、立场及格,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是去做“读者认为正确的事”。

这是逍遥故事中很多角的行事注脚。

人物的立场不同,判断就会有所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所做所为也是依然如此。

如果能让每个角都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且能做到自然而畅的进行,故事大概就成功了一半。

希望我能做到。

◇◇◇◇◇◇◇◇◇◇◇谢一直支持我的所有人。

在此特别鸣谢封面画家子非鱼对本作的大力支持。

照例附上几篇甚有共鸣的点评,与书友们分享,大家下集见。

昆仑峰会简评作者:lolibasu发表于2017-6-6第十六卷的信息量很大,剧情推进得很快。有很多我所关心的问题都在此节中有所暗示或者直接回答,这里先记一二。

天命与运数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全书最为核心的命题出现了:天命与运数。

这一节中,明确地辨析了这两个词的区别。这是本节给我的最重大的信息,通过老君之口,点透了“天命”与“运数”的区别:天命,无非就是天庭之命;而运数,则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或者轨迹。天命自然掌握在天庭的手里,然而运数则只有极少数修为非凡的人才能窥其一二。

天地大劫是各方通过各自的经验和知识预测到的天地将要运行的轨迹。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太系在银河系中运动,我们是无法预知未来挡在我们太系轨道上的会有些什么障碍,穷尽我们现有的知识,可能我们可以预测100年或者100万年间,我们太系在银河系中的轨道上是安全的,但是再往后会是什么情况我们无从知晓。甚至这期间会有什么突变也不是我们能够穷尽的。

而天地大劫,就相当于预知了在大约1000年后,我们太系会穿过一个极其危险的区域。

那么天庭的那些科学家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的做法叫作“以杀劫破局”。至于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这种做法可能会类似于祭祀,也就是求个心理安;也有可能类似于在太系内搞巨大规模的核爆,以期改变一下整个太系的运行轨迹。然而这些活动可想而知,先不说无从知晓它的效果,但能够确定的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现世的人和很多其他的生灵一定会受到牵连的。

通过这一节可以知道,逍遥对于天庭的设定,至少有一点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天庭不能代表天地,这个故事中的天庭不是天地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它也只是天地间的一股势力而已。它把自己的理念解释为“天意”或者“天命”,这不过是个障眼法,想通过这些名目来提高自己执政的合法以及站到道义的制高点。

从老君的口中可知,天命就是天庭的旨意。比如说让紫麒麟下界为人君,这是天庭的旨意;而预设他享17年人君之位,也是天庭的旨意,只不过因为玄狐的胡闹,改了这个天命。

同时,在天庭看来,天命比运数更加重要。关于这一点,三两句话很难说清,借下一个问题先回答一下。

杀劫计划,它的直接动因是想借此破天地大劫的局。但是,这个是他们的唯一动机吗?这个是他们的真正动机吗?

其实单看此次会晤,有很多问题都还没法说清楚。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以后来看,此处表里的两套话就能分得更清了。

诛灭玄狐,显然是整个天庭的一件非常重大的举措。这种事情决非一时起的意。也就是说,一定不是因为玄狐阻了紫麒麟下界后,天庭才开始着手办他的。这件事情,天庭与玄教是一起谋划了很久的。

老君于此事上,可能仅仅是出于“破劫”,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先看老君的原话,“圣鳌已鸣三载,恰印证吾等当初的推演非虚非误。”这话的意思,至少说明老君当初的判断仍然是一个需要“印证”的推测,是有可能虚有可能误的判断。因为对于一件确凿无疑的事情,不需要用“恰印证”这种句式。

你再看九天玄女这个代表天帝的人的问话:“今次大劫,究竟从何而来,一定会应验么?”这是什么意思?圣鳌已经鸣叫三载了,她应该不可能不知道吧。可是时至今,她仍然在问“一定会应验么?”不觉得有点突兀吗?

这种事情你们十七年前不是应该就已经非常有信心了的么?不然的话,那个杀劫计划破的又是什么呢?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还在问它是不是真的?

再看老君本人对于运数的看法:运数本就变幻莫测,乃天地至玄至妙之物事,即便吾等,亦难以勘透。圣鳌已鸣三载……,至于此劫从何而来,何起何终,怕是眼前还无人能解。

就是到了此时,老君对于此劫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又怎么可能据此去说服那个即使到了现在仍在怀疑“会不会应验”的天庭在十七年前就相信“劫数”这种事情呢?

所以这已经很明显了,十七年前,天帝他们其实儿就不在意当年的老君口中的“天地大劫”这件事情。

可能当时只有老君一个人相信自己的那个预测,也只有他一个人把预测真正当回事儿了。

从天庭的政治诉求出发来看,“以杀劫破局”只是个明面上的借口。三个月前的那篇分析,就一直堵在这里,所以没往下写了,想不到大能想到这么绝的一个口子。天庭玩的将计就计,在我那里一直缺少这么一杆天衣无的大旗。因为在当时看来,圣鳌已经代表了唯一的预言家,而且也不可能有人能比圣鳌提前那么久就预知天地大劫。也就是说,那种话除了圣鳌,别人说出来鬼才信呢。

从九天玄女的问话“一定会应验么”可以看出,即便是圣鳌,他们也不会那么笃定无疑地坚信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从以往的天地大劫来看,天庭虽然多有受累,但结果大抵还是有利有弊的,且很多时候所谓的大劫其实是他们的丰年。圣鳌所言之劫,未必就是天庭的劫!)所以天庭想要义正言辞地布局,当时就少了一个理所当然的理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