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供奉深恶痛绝。
在早朝上听到人铿锵有力地念完这一奏疏时,赵祯心里,当场就被气乐了。
竟有如此厚颜无之人,为逢
拍马,连太子左谕德的功劳也敢抹煞了?
他虽一个字都不信,面上却不动声,只淡淡地点了点头,让人下去,奏疏则让内侍收好。
往后要放过也好,要秋后算账也好,都好找到人。
开封府尹虽看出小太子神淡淡,也未有赞许,但因小太子自监国来,都是这么一副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便也不觉有任何不妥,而是镇定自若地退回队列了。
唯有站在最前列的那几人,不动声地互看一眼。
——这人可真是,一脚踢到铁板上还不自知啊。
寇准的脸更是泛着隐忍怒火的青黑。
知开封府的王随,他可相当悉。
不因别的,正因此人,是朝中立场鲜明的‘亲寇派’之一。
平相
还没瞧出来,怎么办事就这般蠢顿,竟能干出这等愚不可及的事来?
怀着对王随的怒火中烧,寇准在散朝后,即使回到政事堂,也还是有些心气不顺。
当见到前来呈上奏疏的陆辞时,他一身黑气还没散去。
陆辞不由多想了一点,而寇准已瞬间多云转晴,以称得上和颜悦的口吻道:“放下吧,我这就看。”陆辞顿了顿:“……有劳相公。”寇准说了立刻看,就当真立刻看。他直接搁下了手头正批阅着的那份,拿起陆辞那一沓厚厚的报告来,仔仔细细地翻看起来。
陆辞便笔直地站在跟前,随时等着在寇准发问时,能即刻回答问题。
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时辰。
寇准全程一言不发,只眉头上的皱褶渐渐舒展,不时点头。
因陆辞写得极其详尽,语言却用得较为浅显,针对环境,让所有策略进行直接比对。
即便是不通水利之人,也能对优劣一目了然,自然就认同陆辞选用那几种的合理了。
对款项数目的复核,还是会由计省的人处理,寇准只大致过目一遍,就准备让人誊抄一份,将抄本给计省的吏员。
这一抬眼,才发现陆辞还站在这,寇准不由将眼一瞪,口而出道:“你怎么还在这站着?”陆辞莞尔道:“相公不曾开口,怎好擅离?”寇准却沉下脸
,毫不客气地向周边吏员斥道:“怎么他在这站了这么久,也没人给他搬张椅子来?”陆辞还想说‘不用’,寇准已经彻底化身暴龙,朝着这时才笨手笨脚地搬椅子来的一吏员
火了:“人都要走了,这会儿才搬来有什么用?!”陆辞:“……”他总算是切身体会到,寇准是怎么做到在同一时刻,一边叫人对他恨之入骨,一边让另一些人对他追捧崇拜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1.知开封府王随是史上被丁谓在倒寇后清算的官员之一,算中立或亲寇派。(《如果这是宋史2》)2.据《宋代物价研究》,读一整晚书要用的灯油大概是0.16斤,折合价格是4-5文钱。
第一百五十五章寇准的脾气来得快,去得同样也快。
他不一会儿就放过了已被训得大气都不敢出的吏员,轻咳一声,努力展一副和颜悦
的神情,看向陆辞道:“结结实实地三个多月下来,也是累着你了。”就在陆辞以为,寇准的下一句话会是“允你回家多歇息几
”时,却等来了话锋一转:“太子正在东
等着,你莫耽搁了,快去吧。”陆辞对此虽
到几分始料未及,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应下了。
他知道对身边名师环绕,生内敛自律,却也过得很是枯燥无趣的小太子而言,自己与其说是单纯的师长或臣下,倒不如说,是亦友亦兄的存在。
而且愿意听小太子倾诉心里话,又能让小太子愿意主动开口倾吐的人,对方身边还真是寥寥无几。
现几个月未曾见面,会迫不及待地召他去,哪怕只是好奇治水的具体情形,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赵祯虽负起监国一职,却到底只是太子,于是与赵恒常年在大内处理公务不同,还得将政务带回东去。
而这临时充当理政堂的位置,正是从前听讲进学的资善堂。
陆辞走入东大门还没多久,就看到背后跟着十来名内侍、颇有气势的赵祯
面行来,微抬下颌,冲他
出个腼腆的笑来:“陆左谕德。”太子监国,排场果真是今非昔比。
但看到赵祯面上那一如既往的温柔认真后,陆辞便清楚,对方虽已步履蹒跚地开始学着运用重权,心里却还是那位善良体贴、会因挂心于一区区左谕德的安危,不惜撒下‘散步’的小谎,好亲自出来接人的那一位小太子。
陆辞回以莞尔:“太子殿下。”赵祯角上扬的弧度,就忍不住又高了几分。
他在原地等了会儿,待陆辞近到跟前了,就转过身,与陆辞肩并肩地往回走。
尽管赵祯脸上除了得体的微笑外,并不任何端倪,但陆辞还是
锐地察觉出,这位半大郎君的步履间,隐约带了几分轻盈的雀跃。
赵祯为防陆辞误会自己不务正业,还特意解释道:“自听寇相说起,陆左谕德今要去政事堂递
奏疏,我便在早朝散后那会儿,将急务给处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