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再见三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在王茂元楼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今天真正算是起了个大早,六点半不到就爬起来。因为和王茂元约定等候的时间是七点二十。算算这些年里那么早就爬起来的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小伙子,很少起这么早吧?我老头子是睡不着,幸福啊。”和王茂元一路过去,不多久我的困倦就被他发现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过会儿就好了。”反观六耳,倒是神得很。
提篮桥监狱我和六耳都是头一回去,厚实的高墙抑着每一个经过者的心情,我的困意也立刻消散了。
整个监狱还是关着很多犯人,只是我们要去的那个区现在清空了,改造工程刚刚开始。我和六耳出示了身份证,填好外来访客单,检查过随身物品,然后在前别上访客证,跟着王茂元走入高墙。
检查的时候我看到六耳居然把昨天王茂元给他的那件囚服带在包里,心里奇怪。放行之后,我小声地问他:“你怎么把这衣服带来了?”六耳一笑:“等会儿或许有用。”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心里嘀咕,这小子的想法我越来越猜不透了。
香港电影里那种监狱外墙和内墙之间的宽广院子,并不存在于提篮桥监狱中,站着持哨兵的高高岗楼和探照灯也不知藏在什么地方。不过这座监狱的安全
毋庸置疑,这上世纪初由英国人建造的‘‘回”字形建筑群,当时可是号称“远东第一大监狱”呢。
进了大铁门就是四层高的监狱楼,我们要去的是c区。走在狭窄的走道里,经过一扇又一扇的铁门。现在这些铁门后面大多没有人,犯人早饭后都进裙房里的工厂劳动了。
c区的走道里堆着些建筑材料,王茂元一边走一边告诉我们,英国人的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以这次只是整修一下表面。提篮桥监狱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上海司法对外的窗口,常常有人来参观,不能太破旧了,正在有计划地分步重修。
c区的铁门都虚掩着,开始一段的房间已经开始粉刷。王茂元在5号牢房前停了下来。
“当年,从c区的3号房开始直到27号房,关的基本都是‘4·23’案的案犯。那支笔的主人吴玉柱就关在这5号房,张金龙在13号房。”说着,他推开铁门走了进去。
5号房是间比较大的牢房,约十平方米出头。这间房只有铁门上的小窗,现在把铁门全开着采光也不太好,可以想象要是关在里面是多么暗。
话说回来,当年被关在里面的人,恐怕也没有什么心情抱怨采光问题。
地面是水磨石,如果吴玉柱的钢管笔是在牢房里磨损的话,留下的痕迹只可能在这水磨石的地面上。
我弯下细看地面,王茂元和六耳两人也是一样的动作。我才看了几眼就怔住,不由得叹了口气。
并不是找不到痕迹,而是地上留下的痕迹太多了点。
这座监狱自建成到现在近百年。在这间c5号牢房里关过的犯人数以百计,他们百无聊赖之际,早就把坚硬的水磨石地面搞成了大花脸。
虽然不至于布了
七八糟的划痕,但就在我周围这两平方米里,就最少有三处较深的划痕,整间牢房少说也有十几处,又怎么能知道哪一处才是吴玉柱划的?
我失望地直起,却看见王茂元和六耳还在弯
细查。
我有些奇怪。我想到的,这两人没道理想不到啊。
过了一会儿,王茂元也发出一声叹息,直起来说:“真是没法子辨认了,我已经看到三处可能是钢管笔划出的痕迹,整间屋子加起来有六七处有可能。原本还想有所收获,这么些年过去,当年的痕迹是找不出喽-我心想原来王茂元是在各种划痕里努力分辨,过细的划痕是可以排除的,只可惜这间屋里近似的划痕太多。
可六耳居然还着
移动着脚步,依然不肯放弃。
“你有什么分辨的办法吗?”我问六耳。
他向我做了个“等一等”的手势。王茂元看看他,又看看我,脸上出不解的神
,再次弯
观察起地面。他一定奇怪六耳正在依据什么进行分辨。
我随着六耳的视线看,却瞧不出什么来。
“找到了。”六耳突然说。
我和王茂元立刻凑了上去。
那里有一块两个巴掌大的划痕。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