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未亮,正霄就被鸣及人声吵醒。他一下坐起来,蒙蒙的天光由木窗透入,他左边的
是空的。掀开蚊帐,赫然发现阿素包着棉被,趴在桌上睡觉。
她就这样睡一夜吗?这是她的怪癖之一吗?
他伸伸懒,林班一大早就要出发到林地,太太们大半四点多就起来生火煮饭,一次要备齐早、午饭,他们可来不及了。
他穿上衣服就摇醒阿素,她一睁眼见到他,一脸惊慌,彷佛不知身在何处。他倒把她看得更清楚,睡意犹在的脸庞,桃红泛在雪白的肌肤上,像荷塘上一朵慵懒的莲,他又看傻了。
阿素猛地跳离桌子,惊醒了他,他尴尬地清清喉咙说:“该起来煮饭了。”
“天还没亮…”她嗫嚅地说。
“可是林班就要出发了。”他说。
开了门,仍是夜,月斜在西边,星只剩一两颗。但小鸟啁啾,人在炊烟中穿梭,明显是一天之始。仔细看东方的山顶,有几道淡淡的光芒,太很快就会蹦出来了。
基于昨天的经验,正霄不敢像其它男人般径自到溪边盥洗,他就留在灶旁帮阿素的忙。
炉灶设在屋前,用黄土砌的。他们的和老杜家的连在一起,老杜太太美珠早已手脚俐落检枝、生火、提水、摘菜,煮起香的饭菜了。
阿素却什么也不会,无措得不知从何下手。她养父母没教她吗?还是一教就忘?
正霄也无法苛责她,只叫她有样学样,一一教起,惹得别的太太在一旁窃窃私语。
他到树林中捡柴枝,她到以竹管引进溪水的公共水池取水。接着就在灶前忙半天,他一向是包伙食,很少动手自己煮饭,生火没问题,但大锅闷饭做菜就有些掌控不住了。
阿素更糟,取水倒半桶,生火一脸黑,炒菜不是溅到油就是烫到手,生疏到令人怀疑她本没下过厨。但乡下哪一个不是从小砍柴烧饭做到大的?除非阿素太笨了,她养母才早早放弃,任她自生自灭。
在檐下煮饭的太太们有一半时间在看他们热闹,后来连端着饭碗的先生们都蹲在门口好奇地瞧。
简直比他搞情报工作还累!他那冲锋陷阵,智勇无敌的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阿素的柴米油盐之中了。
在大伙左一句右一句的帮忙下,总算做好第一餐饭,载工人的卡车也开到了。
正霄匆匆扒两口饭,包了便当,便跑了出去,遇见正在说话的老杜夫。
“还好吧!我看新娘子都要哭了。”老杜说。
“阿素做事好秀气,完全不像乡下来的。”美珠说:“反而像城里的小姐哩!”美珠是老杜在嘉义驻军时认识结婚的,比阿素大几岁,人看起来很敦厚可亲,据说还念到初中二年级,是这儿太太里学历最高的,对她说实话,应无大碍。
“老实说,阿素小时候生过一场病,头脑有些不灵光,很多事都不会做,还请杜太太多多教她。”正霄说。
“看不出来呀!她长得真是漂亮,一点都不像头脑有病的样子。”美珠很惊讶。
“漂亮不会做有啥用!”老杜嘲笑正霄说:“小徐呀!你是被媒人骗了,还是贪图人家美呢?”正霄陪着笑,以不回答为上策。内心又把徐升怪一遍,说什么傻老婆不啰唆,
子却先过不下去,还被人家误为好
之徒呢!
卡车出发时,家居诩在路口挥手再见,孩子叫着,狗
跳,热闹中独不见阿素。正霄可以想象她正坐在桌前,微蹙着眉,表情忧虑,很细嚼慢咽地在吃她的早餐。
他知道她很努力在学习,但十几年都磨不会的家事,也不可能一夕就通,他不怪她,只担心他这一去一整,她会发生什么事呢?
东升的太攀越过山顶,天逐渐晴蓝。晨雾已散,朝
已干,车子往深山老林晃去,走了许久,正霄还是
脑子想着面带愁容、有点茫然的阿素。
君琇端着浅蓝的陶碗,看着
光在饭菜上游移。徐平走了以后,再没有那双令人紧张不安眼睛盯着她,她
觉轻松多了。
从醒来到现在,她像打了一场糊糊的战。乡下她不是没住饼,也知道烧灶、摘菜和煮饭,但毕竟是当福嫂的助手,而且是四年前的事,哪能和真正乡里长大的人比呢?
她看着桌上的二菜一汤,腌是徐平带上山的,辣酱菜是美珠送的,她煮的…,不!她和徐平共同煮的就只有一盘青菜、一碗金针汤和一锅掺杂地瓜的饭,但已经是
得人仰马翻了。她耳旁还可以听到那些太太说:“呀!水太少了,饭会焦的!”
“青菜水太多,会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