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末日科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第131章末科技?

1943年2月22,星期一。就在意大利艦隊啟航離開本土後的第8天,德美兩國在柏林正式簽署了一份官方主導的貿易協議,它被稱作為美國政fu“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國外訂單,其合同總價高達960億美元,約合2400億帝國馬克,涉及領域囊括了航空、傳播到光學儀器等十餘個大項兩百多個小項,協議涉及的合約在七年內完成,全部以美元現款方式結算。

消息一經媒體披,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的反響堪比超級颶風。有分析家評論說,這筆訂單將讓美國在軍事快車道上持續加速,訂單和訂單背後的隱援助,將快速提升美**隊的陸空方面的實戰技能。也有人認為,這次數額達到天文級別的國際貿易將給德國經濟帶來空前活力,德國的軍工、造船以及相關科技將不會因為歐戰的結束而萎縮,甚至可能來第二個黃金髮展期。

對於這一重量級事件,中立國家大都懷著羨慕與垂涎的心態保持仰視狀,與美國處於戰爭狀態的本、意大利則不約而同地表達了沉重的遺憾——由於德國早已聲明對戰國採取對等的“現購自運”政策,加之鋼鐵軸心協定早已不具備實質約束力,兩國政fu最終還是沒有采取外抨擊或是更加對立的手段,羅馬和東京陸續派出重量級的代表前往柏林進行貿易協商,以期引進本國急需的技術,特別是短時間內能夠大幅提高作戰效率的雷達系統——德國政fu並未直接拒絕兩國的要求,但就在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帶著代表團歸國的第二天,德國總理府發佈公告:總理漢斯。羅將前往阿爾卑斯山度假,國務事宜由副總理施佩爾和內閣部長們共同打理。

自然而然的,意大利和本的貿易要求遭遇“緩處理、慢作為”但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德國人以一如往常的效率處理與美國政fu的大宗訂單。僅2月下旬就有兩支大型船隊從德國啟程前往北美,而德國海軍兩支以航母和重巡洋艦為核心的混合艦隊也“恰好”活動在這兩支船隊的航線上,導致意有所作為的意軍巡洋艦和潛艇投鼠忌器,最終未能在自己本來就不悉的北大西洋海域取得任何建樹。

另一方面,受到世人矚目的意大利遠征艦隊也在繼續著他們漫長而枯燥的航程:2月24,艦隊繞過好望角;2月26,隨行補給船駛入南非伊麗莎白港補充食品和淡水;3月4,艦隊駛過馬達加斯加海峽,期間有法軍徽標的偵察機低空掠過艦隊,護航驅逐艦開火警告,並引起了意大利和法國之間的外糾紛;3月10,艦隊抵達阿拉伯海——較直接穿過蘇伊士運河遠了大約12天的航程。在此期間,由於意外遭到從沙特起飛的美軍轟炸機襲擊,蘇伊士運河的疏通工程再度延遲,預計到3月下旬方可疏通。

在太平洋,美軍有意趕在意大利艦隊抵達戰場前掌握主動權,便從2月底開始陸續在所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方向對軍據點和海空基地發動攻勢,本聯合艦隊“釣魚”未成,兩次出擊都棋差一步,未能重創美國海軍的主力尤其是幾艘大型航空母艦,使得決定的海戰始終處於愈發不發的臨界狀態,戰局至此,格外扣人心絃!

太平洋上硝煙味瀰漫,而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巴伐利亞鄉間,德國總理漢斯。羅心安理得地享受著自然清新的空氣。當然,度假並不意味著無所事事,他放棄了登山、滑雪這些極具特的休閒活動,選擇了一處景別緻的城堡式旅館,琢磨著自己所興趣的事務,包括一些看似無趣或者匪夷所思的科技項目。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為帝國最出的軍事技術專家、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頂尖學者舉辦一次會,讓他們增進相互瞭解,尤其是在彼此領域的突破和發展思路,從而拓寬大家的眼界。我們還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向他們頒發獎章和獎勵,鼓勵他們繼續以不拘一格的思維從事各自的研究發明,並向他們提供政fu高額資助的機會!”壘石構造的大臺上,羅與自己棋逢對手的酒友、忘年恩斯特。烏德特各自以舒服的姿勢坐在藤椅上,在這樣一個陽光燦爛的晚冬之,兩人雖沒有大口喝酒,依然能夠隨意而暢快的聊天。

著大雪茄,烏德特說:“嘿,我對此完全贊同!時代的發展是如此之快,覺自己都快被淘汰了,是該給年輕人讓位咯!”戒菸已有好長一陣子,羅獨自品茶:“年輕人行事往往過於輕浮,正需要您這樣的老前輩引路!再說了,對於這些技術的原理,能夠達到理解程度的能有幾個人?我可不行!”

“我現在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烏德特慨道“技術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人確實是要服老的!”羅笑著搖搖頭,他知道在清醒的狀態下,烏德特還算是個較為謙虛的人,幾口烈酒下肚,年齡和歲月的問題便頓時被拋諸腦後,掰手腕、飆汽車甚至引異,樣樣不在年輕人之下。

“喏,就拿這些噴氣式轟炸機的設計方案來說,除了亨克爾的還比較符合正常思路,其餘幾家無不是登峰造極的奇特,更可怕的是,博士們能讓它們成為超乎想象的攻擊武器!”烏德特的懷源自於手中所拿的這一疊文字、數據與線圖,前期集中技術力量研發噴氣式戰鬥機,制式噴氣式技術在轟炸、運輸領域的設計統統延後,現如今me262已經成功進入量產階段,那些暫時擱置的設計便被重新擺在了航空部決策者面前。

經過航空部的初步審核,十七份設計方案同期呈送到了羅面前,對於這位有著未來眼光的決策者而言,烏德特所形容的“登峰造極之奇特”依然是較為常規的單發與雙發噴氣式飛機設計,只不過噴氣式發動機的作用原理與活式有著本質區別,因而在配置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真正讓他到好奇的是那些既神秘又神奇的“末科技”以國家政fu總理之職,自然能夠接觸到最核心的軍事機密,然而他並沒有發現有關於“飛碟”和“旋翼噴氣機”的任何痕跡。考慮到時光才剛剛邁入1943年,那些超時代的設計恐怕是戰火催生的產物——也正應了“末”之名!

人為營造戰爭末期的氣氛是不現實的,眼下似乎也只能通過增進技術以及進行自上而下的技術指引才有一定的幾率促發“歷史因子”想到這裡,羅說:“想象力是沒有極限的,關鍵是有些設計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水平還無法實現!”烏德特自在地著煙:“可是,想象力難道可以超越自然界的規律?就拿我上個星期‘槍斃’掉的一份方案為例,真想不通怎麼會有人試圖在無尾翼的滑翔機上安裝噴氣發動機!”

“哦?”羅眼前一亮“是誰的設計?”

“哥塔公司的霍頓兄弟!”烏德特不以為然地回答說。

對於這個名字,羅並沒有印象,也不確定他們的設計就是史無前例的“飛翼機”而哥塔公司——全稱為哥塔車輛製造公司,在航空領域也算小有成就,其代表作go-242是一款體形介於dfs-232與“巨人”的中型突擊滑翔機,由於出價比和較為理想的作戰能,在戰爭後期已經成為德國空降部隊的主要裝備之一。

“我也想看看那個異想天開的設計方案!”羅以看似隨意的口氣說道。

“嘿,您果然對這些新奇的東西興趣!”烏德特說“回柏林我就讓人送到您的辦公室去!”套用一句大俗話:急或者不急,它就在那裡,不少一筆一劃。羅依然以隨意的姿態應承下來,心中梳理著那些符合歷史發展趨勢又可能提前實現的新式武器——大到核彈與核動力艦艇,小到突擊步槍和夜視裝備,有些需要大手筆的投入,有些則屬於四兩撥千斤的小技術。太平洋戰爭結束之時,也就是全球進入和平競爭時代的開端——“冷戰”格局未必會原樣出現,但明裡暗裡較勁是難以避免的,解釋德國領導下的歐洲經濟實力縱然有所增長,要想一口氣反超美國也是有相當大難度的。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具有領先優勢的軍事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對了,上週接到馮。布勞恩博士的報告,說a-4和a-5火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但項目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他初步開出的預算是3000萬帝國馬克——每年!”

“哦!3000萬…”聽了烏德特的話,羅意識到前期規劃已經到了該進行調整的時候了,要知道me-262項目在前期的投入就達到了5800萬帝國馬克,要說這種噴氣式戰鬥機是用金錢堆砌出來也不為過。相較而言,由馮。布勞恩博士領導的火箭項目所得到的支持就很是可憐了。

之所以作出如此決策,主要是考慮到歷史上的第三帝國斥巨資研發製造火箭,並且實際發了約15000枚v1和3000枚v2,卻只是給對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在戰術和戰略上發揮的效果都是乏善可陳的。在軍費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四處撒網並不是明智之舉。

w]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