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碎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14巴西世界盃足球賽臨近,突然想寫幾篇有關足球的文章。於是,前幾剛寫了篇《中國足球之記憶》,寫完後仍覺意猶未盡,就想再寫點有關世界盃的文字。

巴西世界盃是第二十屆比賽了,而我看世界盃轉播是從90年的意大利世界盃開始的。那時,我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如今,已進入不惑之年。當年的朝氣蓬、活力四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與穩重,看足球比賽也少了幾分情,多了幾分理智。不過,喜歡足球運動的心一直未曾改變。

90年世界盃,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主題曲《意大利之夏》。二,馬拉多納。

主題曲《意大利之夏》的旋律不僅悠揚動聽,還能讓人熱血沸騰,按捺不住內心動。當音樂深入到人的心靈,就會呈現出一種動人心魄的美。這一點與文學相似,難怪有人稱,文學與音樂都是繆斯神殿裡最璀璨的明珠。文字如果加上旋律就能更豐富的表達出情,旋律如果加上歌詞也更能準確的呈現出要表現的意韻。文學與音樂都可以使人得到身心的愉悅,它們的融合可以更完美的詮釋了人類豐富細膩、彩斑斕的情世界。而足球做為一種運動,通過速度、力量、對抗、技巧等行為,展示出一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神面貌,使觀眾的情得以釋放、情緒得以宣洩。所以,以足球為主題的音樂創作不勝枚舉,而《意大利之夏》無疑是足球與音樂結合的典範。

我沒有看到過巔峰時期馬拉多納的表演,只是從媒體中瞭解到他的傳奇。於是,我是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心目中的英雄。90年的馬拉多納有著一種英雄遲暮的疲憊,不過,他還是幫助阿廷人取得了那屆盃賽的亞軍。在對巴西的那場比賽中,他利用個人盤帶突破三個人的防守,又用一腳傳球,擊穿了另外三個防守隊員,接到球的卡尼吉亞騙過守員門,輕鬆得分。這一記傳球,後來被稱為“世紀妙傳”但在決賽中,他們輸給了貝肯鮑爾執教的德國隊,望著他哭泣的背影,我的心都碎了。多年後,他被興奮劑停賽、私生子、毒品、槍擊記者等負面新聞包括,似乎成了一個十足的惡,而我的心中一直期盼著英雄的復活。

有人說,馬拉多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賽場上如此,生活中亦如此。賽場上,他有過千里走單騎,過關斬將的神勇,也有過“上帝之手”將應該公平的競爭偷走;生活上,他重情重義,崇拜英雄、蔑視權貴,但也有行為不檢,風、毒品氾濫等負面新聞。不過,我一直都期盼著心中的英雄能夠迴歸。在2010年的南非,當戒毒成功的馬拉多納執教阿廷隊重回世界盃的賽場時,一面就引起全場觀眾熱烈的歡呼。人,跌倒並不可怕,關鍵是你是否能重新站立起來,這就是勇士與懦夫的區別。歷經風雨的馬拉多納,還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94年美國世界盃,令人難以忘懷的:一、暴力,二、巴喬的眼淚。

美國世界盃期間,哥倫比亞足球運動員埃斯科巴被槍殺,原因竟是在與美國的比賽中製造了一個烏龍球。在美國的比賽之前,哥倫比亞隊就接到了賭球集團的警告。果然,在比賽中誤擺烏龍的埃斯科巴,在回國後不久,便遇害了。噩耗傳來,世界盃比賽的動員們臂帶黑紗,一方面向死者表示哀悼,一方面向全世界表明足球拒絕暴力。一些哥倫比亞隊的隊員,憤慨的宣佈退出國家隊,不再代表國家隊比賽。

足球是種體育運動,有人把它提升到有關國家的榮譽、尊嚴的高度。但競技體育,會存在許多的偶然,球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只要球員們在賽場上發揚了拼搏進取的神,就應該得到掌聲,就應該得到尊重。即使球員出現不在狀態、重大失誤等情況,球不滿情緒的發洩也要有個度,不能做出不文明的事,更不能從場內鬧到場外,從比賽中鬧到比賽結束後。當比賽的哨音一響,一切就必須結束。

巴喬哭了,他淚灑綠茵。在點球絕戰中,他踢飛了關鍵的點球,讓意大利隊屈居亞軍。

他傷心的背影、落寞的神情,讓我想到了當時大街小巷熱唱的《誰的眼淚在飛》。看完比賽已是凌晨,我看到滿天的星光,彷彿那都是巴喬淚水。

“幾家歡喜幾家憂”這就是競技比賽的殘酷,一定會有輸贏,一定會有人懷著遺憾的心情離開。我們的生活不一定有輸贏,但一定不能讓它有遺憾,就讓我們在巴喬的眼淚裡懂得把握手中的機會,懂得珍重眼裡的風景。

四年後法國世界盃上,巴喬沒有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不過,他的隊員卻犯了這個失誤,巴喬最後也只能黯然的離去。

98年的法國世界盃,主題曲《生命之杯》琅琅上口,充分顯示出法國人的熱情奔放的格。賽場上巨星雲集羅納爾多、齊達內、博格坎普、巴喬、巴蒂斯圖塔、蘇克等熠熠生輝,賽事也彩紛呈。也許是“亂花漸人眼”除了法國隊第一次舉起大力神杯外,反而沒有什麼讓人記憶猶新。

2002年的韓世界盃,則是每個中國球永遠銘記的一屆。中國隊第一次踏上了世界盃的舞臺,但三場比賽全輸了,淨輸9個球,沒有1個進球,這就是中國隊的成績單。縱觀失利的原因,恐怕不能僅僅用技不如人外來搪。算了,我真的不想提及中國隊了。除了中國隊到世界盃賽場一遊以外,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巴蒂斯圖塔了。

我是一位非常喜歡巴蒂斯圖塔的球。但那一屆比賽,我再次看到心目中的英雄淚灑賽場。巴蒂斯圖塔被譽為“戰神”擁有極強的門得分的能力。他參加過94、98、02三屆世界盃的比賽,在94、98連續兩屆在世界盃賽場上上演帽子戲法。

“戰神”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足球是一個集體運動,它更需要團隊協調作戰的能力。阿廷隊需要的不是一個巴蒂斯圖塔,而是更多的馬蒂斯圖塔,所以,他在這個團隊裡是孤獨的,這孤獨源自於鶴立雞群的無奈。當阿廷隊小組就被淘汰,巴蒂斯圖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傷心的哭了。他的夢想破滅了,他壯志未酬,卻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是英雄生不逢時,還是馮唐易老,一切已無關緊要,他留給這個夏天的只是一個哭泣的背影。

在06德國世界盃決賽上,發生了意外的一幕,法國頭號球星——齊達內用頭撞擊意大利的後門,被紅牌罰下。此後,法國隊的攻勢大減,最後點球惜敗意大利,與冠軍無緣。一個人,當你學會用理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那你就成了。一個人,當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你就穩重了。一個人,當你懂得取捨,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你才變得睿智。有句話是“衝動是魔鬼”齊達內一時的衝動,毀了整個法國的世界盃之夢。

10年的世界盃,在南非舉辦,這是非洲大陸第一次舉辦世界盃的賽事。這屆比賽冷門頗多,上屆的冠、亞軍全部在小組賽就被淘汰,這充分顯示了比賽烈的程度。決賽西班牙和荷蘭之間舉行,這兩個國家都沒有世界盃奪冠的記錄,它們都渴望能夠創造歷史。

西班牙隊是歐洲的一支傳統強隊,他們的足球崇尚進攻、注重整體的配合,所以踢得是賞心悅目。但由於在世界盃賽場上的成績一直不理想,很多人批評他們是華而不實,此次,他們要為自己正名。說起荷蘭的足球,人們稱它為“無冕之王”他們攻勢均衡,號稱全攻全守,曾湧現過“三劍客”、博格坎普等天才球星。冠軍在這兩支球隊中產生,讓我想起陳勝在兩千多年前說的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現況、創造歷史,球隊亦然。這樣的比賽結果是其次的,他們勇於創造歷史的開拓進取神,早已將我們征服。最終,西班牙隊美夢成真,如願以償。

14年巴西世界盃,馬上就要開始了,球們正期待著更彩的比賽。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