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大清皇朝底,民間霸主起。
天下船運一統漕行,大觀戲班藝蓋四方,江南織造重現錦繡,如意酒坊醺染群眸。
各界翹楚,一展雄風,擄獲佳人芳心。
商事卓絕,綻放風華,享盡繁榮勝景。
百年基業,盛極一時,盡入紅妝掌中。
峰迴路轉,去弊振興,風雲再起即榮。
故事之前…
乾隆五十五年秋,揚州鹽商為了慶祝乾隆帝八十壽辰,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
“三慶班”的徽戲班進京賀壽。
頭一回進京的“三慶班”嶄頭角,引人矚目,接著又有“四喜”、“和
”、“
臺”等徽班進京,並逐漸稱雄於北京劇壇,人們稱之為“四大徽班”這四大徽班,自此縱橫劇壇,成為大清劇壇重要的四大班社…
嘉慶十四年大年初一,紅紅的聯,皚皚的白雪,京城人人在辭舊
新,歡度年節。
集秀園請來“四喜班”唱開箱大戲,臺上正在跳加官,戲園子的後臺人聲鼎沸,各路英雄好漢上妝的上妝、著衣的著衣,鬧嚷嚷的。
“戲快開了,你們快著點兒,可別誤了開場的時辰!”
“四喜班”班主急匆匆地走進後臺來催場。
“黃蓋、甘寧到上場門去準備著!周瑜呢?周瑜在哪兒?怎麼沒看見人吶?”
“班主,周公瑾在裡邊呢!”演魯肅的抓住班主,挑眉小聲地說道:“聽說凌雲忽然鬧肚子疼,沒法上戲了,一丈青正給蓮官扮妝,要他上週瑜。”
“什麼?鬧肚子疼?”班主臉一沈,厲聲追問:“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都不知道?”
“就剛才的事。凌雲這會兒還蹲在茅廁起不來,急著叫人先替他頂上,一丈青就把蓮官拉上來了。”魯肅邊髯口邊說,雖然髯口擋住了他詭異的笑容,但眼神還是替他說了話。
“讓蓮官頂上?開箱大戲讓蓮官來頂,他還沒挑過樑呢,能行嗎?”班主氣急敗壞地穿過一個個三國英雄人物,直奔角落。
“一丈青,是誰讓你自作主張的?外頭水牌上寫的是凌雲的周瑜,你是想砸了我的臺嗎?”被指著腦袋瓜的一丈青剛給蓮官畫好了劍眉,正在替他戴上紫金冠。
“班主,是凌雲上不了,您該怪他,怎麼怪到我頭上來呢?”一丈青頭也沒回,不疾不徐地說道。
“就算凌雲上不了,該換誰上也是由我規定,你居然問都沒問過我一聲,就擅自決定讓蓮官上場!”
“班主!”一丈青截斷班主的高聲叱吶,回頭定定看著他。
“除了蓮官以外,我想不出第二個人選,我猜班主也是這麼想,既然如此,咱也就不多此一舉,費大夥兒的時間了,您說是嗎?”一丈青說完,雙手扳住蓮官的肩膀,將他慢慢轉過身來。
班主和蓮官一對視,不由得楞怔住,看得兩眼發直。
兩道飛揚的劍眉,雙眸如深潭靜水,瀲灩襲人,眉宇間有股端凝沈穩之氣,活脫脫就是一個英武俊美的周瑜。
班主發怔了半晌,方才回過神來。
他知道蓮官是一丈青唯一一個傾囊相授的徒弟,他倒也想看看學藝了八年的蓮官有沒有學到一丈青當年的一半絕活。
“扮相俊那也得唱得好才行,眼下沒時間了,硬著頭皮也得給你上。”班主相信一丈青既然敢讓蓮官上,就不會出什麼大差錯,但嘴裡從來不捧也不讚。
“蓮官,你給我好好聽著,頭一句『點絳』就得讓我聽見叫好聲!演好了周瑜,我會賞你一塊大銀,演砸了看我不剝了你的皮!”
“知道了。”十六歲的蓮官像只初生之犢,眼中無所畏懼。
“好了,別拖拖拉拉的,快著點!”班主回身走到下場門盯場去。
一丈青替蓮官穿好白龍箭衣,套上白蟒袍,一邊理著他的護領,一邊輕拍他的肩膀,鄭重叮嚀。
“小夭。”一丈青低聲喊著他的小名。
“今兒個你可不能給我出錯,就照你平練戲的
覺上,別慌也別亂,一出場就得來個碰頭彩。記住了,這是你的機會,你千千萬萬要把握住。”
“師父教給你的周瑜與凌雲的周瑜大不相同,只要你賣力唱好了這場,師父保證你的身價就不一般了。只要你今紅了,
後就能紅遍京師、紅遍天下,你明白嗎?”一丈青收蓮官為徒已經八年,這八年中又打又殺,嚴酷到近乎殘酷地調教他,等著的就是這一天。
想當年,他也是名震京城的文武生,有“活公瑾”的美譽,若不是被人打殘了腿,又怎會淪落到在戲班裡打理行頭的景情?
學藝之人若沒戲可唱,很容易淪為乞丐,他不想老年後淪為乞丐,唯一的希望便寄託在蓮官的身上…
蓮官看師父又陷入了回憶中,想起自己無父無母,自幼四處行乞,要不是八歲那年遇到了師父,只怕他到現在還過著落街頭乞討的
子。對師父的收養與不藏私的調教,他始終
恩在心。
“師父,您想說的話徒兒都明白。”他低聲誠摯地說道。
“徒兒要紅,無論如何都要紅,所以師父請放心,師父和師母的後半輩子就讓徒兒來奉養,不會讓師父和師母挨餓受凍。”一丈青閉目點了點頭,臉上保持著為人師的威儀,心中為因蓮官的一番話而動澎湃不已。
“周瑜,到你了!”催場的大喊道。
蓮官望著一丈青笑了笑,旋即袍轉身,快步走向上場門,紫金冠上的雙花翎隨著他的步伐柔軟抖晃著,畫出優美的弧線,看起來是那麼的神采奕奕,得意飛揚。
蓮官一上場,俊美的扮相便讓場中爆出第一聲採。
一丈青在後臺欣地笑了。
“手握兵符,關當要路,施英武,扶立東吳,師出誰敢阻。”寬亮清脆的嗓音,將一個戰功卓著、英武過人,格強又傲慢自負、不可一世的周瑜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這一段《點絳》立刻又為蓮官博得了滿堂彩。
聽見臺下掌聲熱烈轟起,一丈青發怔著,心頭的狂喜難以描述。他放心了,因為此時的蓮官已不是蓮官,他是周瑜,不折不扣的周瑜。
臺上的周瑜縱聲狂笑,目光犀利地盯著舞臺上的蔣幹。
“子翼兄,你看我帳下之將,皆江東之英傑,今此宴,可名『群英會』。”
“哎呀,真是個群英會呀。”勸周瑜投曹營的蔣幹尷尬地?笑。
周瑜再度大笑,神態驕傲得意。
舞臺上燈火耀眼,上演著一出彩絕輪的《群英會》。
周瑜佯醉、撫琴、舞劍,都贏得鬨堂的叫好聲,賞銀如雨點般落到周瑜的身上。
蓮官的臉上汗水淋漓,渾身火一般的熱,看著場內沸騰的蚤動,還有站在下場門眉開眼笑的班主。
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在這一刻為定了。
蓮官的名字一夕間紅了。
這一年,他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