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誰個當時得令,風生水起的企業鉅子會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

楊慕天就是近這十多年,才在財經企業界崛起的風雲人物。

香港委實太多傳奇。

無人確知楊慕天的出身,只知他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也正是他二十多歲的年紀,才從中國內地潛至本城發展的。

名副其實赤手空拳地打天下。才不過二十年,楊慕天搖身一變而成鉅富。現今的家產估計在六十億上下,以他手上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而論,僅僅排名第四位。名望是一千里。

他是怎樣發達的?

任何人都有興趣知道,當然不可能簡簡單單一句長袖善舞,就能解釋得來。

傳媒老是出盡辦法,要求訪問這位叱吒風雲的財經新貴,都被他身邊那些公關大員擋駕。

於是新聞界封給永盛集團公關部一個諢名,叫太極門。

公關部頭頭饒倩真的太極功夫耍得出神入化,無跡可尋,有關她老闆的來龍去脈、出身背景,一律保密。

當然,保密歸保密,斷不能因此而使各類揣測與謠言,在江湖上絕跡。

七三年股票大崩圍,聽說就是楊慕天藉此冒出頭來的第一個機緣。

楊慕天創辦的永盛集團轄下的永盛投資公司,主要業務是經營黃金股票買賣。

七十年代初股票的黃金期,易正如火如荼之際,突然狂瀉不止,固然是為股價炒得太高,物無所值,又如何經得起風

然,其中一個導致市道崩潰的原因,市場中人認為有可能是三幾間大經紀行,聯手做淡股市,從中謀取暴利所致。

楊慕天主持下的永盛投資,相傳就是其中一名淡水大鱷。

若以此問饒倩真,她會氣定神閒地解釋:“股票買賣,當然有人看好,有人睇淡,輸贏全在於眼光是否獨到,總不成老埋怨贏家,說他好拼命沽出,害得市道狂瀉,是不是?”又若果問她:“市場中人說,你老闆在股市大崩圍時斬客戶的倉,未免太殘忍了吧?”饒倩真又搖搖頭,一派無可奈何的表情,寫在臉上,慢條斯理地答:“話可不能這麼說呢!願賭自然要服輸,永盛跟其他幾間股票行,沒有責任讓客戶無了期,而又抵押不足地賭下去!”不愧是—等一的公關人才,事事言之成理。

怎麼能怪責饒倩真呢?法庭內的大律師,天天在處理奇形怪狀的案件,莫不竭盡所能,維護自己的米飯班主。除非不接辦罪案,否則,客戶堅持自己無辜,大律師就得拚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為他洗刷罪名!

專業守,人人都應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尊重。

九七將至,政府忙不迭地視本城長遠利益如無睹,做著各種風光大葬,臨收場糊鋪滿貫的努力。高級的華人公務員,最有良心的也不過是知之為不知,心上平添一點惆悵而已,難道真要義憤填膺地辭職不成?

連早晚必要歸於香港所有的英軍用地,都無端端要以一億元跟政府成,分明地白白把金錢往英國國庫送,立法局內舉手贊成的官守議員,也自有他們的所謂苦衷!

大太陽底下,各為其主,言論是否引人入信,是另外一回事。

總之,食君之祿,就必須擔君之憂。

饒倩真作為楊慕天的發言人,有責任維護他的形象,更何況饒倩真本人未曾目睹楊慕天玩那做淡股市的把戲,她當然的理直氣壯,義正辭嚴地為自己老闆辯護。

究竟實況如何?

其實,股票市道可以有相當程度的人為作用在內,這也不算是什麼秘密了!

幾個大經紀聯手,倉內多的是客戶與自己存放的股票,約好了一齊沽出某隻或某類股票,沽盤既然源源不絕,股價自是狂瀉。開展客戶一時間週轉不靈,沒有現金抬到股票行去平衡損失,用作抵押的股票便得盡歸證券行所有。一陣子功夫過後,股票止跌回穩,價格逐步上揚,便已與原來的物主無關了。

換言之,拿客戶的股票作本錢,殘害客戶的投資,有人要真忍心如此,也叫沒法子的事。

說得公平一點,錯也在於一些盲目投機的人,本身財力不足,偏是貪心,開展直上,才讓人有機可乘。

慎防門窗,以絕盜賊。那些賊與大開中門的心人士,罪名各有輕重。然,同樣有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