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撲蝶會魚翅惹爭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封亭君府。

沉醉立於遊廊之上,凝望著欄外翠柳拂堤的初夏風光,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象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象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真是應了杜甫的句子“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郡主,馮三公公傳話來,都辦妥了。”管家嚴瑞恭恭敬敬的站在沉醉的身後。

沉醉也不回頭“大不同的嘴封嚴了嗎?”

“屬下已經辦妥了。”嚴瑞畢恭畢敬的將前前後後的事都詳細稟報了,這個府裡他最怕的就是這位心機深沉的四小姐。

“下去吧。”她二人說的不是別的,講的正是馮三引容貴妃去尋大不同測字之事,此事從一開始就是沉醉心編制安排的,她美其名曰“運籌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在容貴妃進入棕南巷之前,早就有人通知了大不同,將來人相貌氣度都描繪了大概,讓他做好準備。

所以才有那一幕貶林、桂之女,獨捧沉醉的劇目。

至於,沉醉是怎麼勾搭上馮三的,說起來話就長了,這得退回到今年初之際的花朝節。

馮三是容貴妃的寵信,在王宮裡雖稱不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手握實權,不說翻雲覆雨,興風作還是可以的。

沉醉早就想和他攀上關係,無奈實在無人牽引,此人之滑溜,唯魚堪比,不是與他極之人,本無人能攀上他,對無數賄賂之物都是原物奉還,沉醉吃了好幾次閉門羹。此等“潔身自好”容貴妃安能不寵信於他。

能與馮三牽上線,不得不歸功於景軒君楚律。當時她才知道景軒君早就籠絡了馮三,驚歎於此人城府之深。

每年季的花朝節乃是留國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花朝節是留國民間的歲時八節之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二月仲,正值芳菲盛開、綠枝紅葩的時節。節期間,人們都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有詩為證“百花生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花朝節最為獨特之處便在於它開啟了留國每年季男女自由相會的風俗。從花朝節開始至終時的“餞花節”乃是整個留國對男女之間的往最為寬鬆的子,父母不怎麼拘束男女之,相戀相喜的男女可趁機相會,尋覓佳偶,共接連理,沉醉將它譽為留國“第一人道”的節,深諳天動物萌動之本

在花節諸多的風俗之中,就數“撲蝶會”最盛行了,實乃因其為男女相會提供了大好的便利。留國的文人雅士素好風雅,又將撲蝶會稱為“壺蝶會”規定凡想參加的人,必須自攜一壺美酒,一碟好菜,且須有麗姝佳人同行,大家聚集在一起,舉辦自備酒菜大宴會,一邊喝酒,一邊誦詩詞歌賦,同時還可以欣賞名花佳人。

最讓尚陽佳麗動的就是,究竟誰會邀請她參加“壺蝶會”呢。沉醉同樣動萬分,這一次貴族青年男女的“壺蝶會”在安國君楚振的蝶園舉行,如果他能邀請自己,豈非是半個女主人,寓意也很明顯。

可惜等到花朝節的前一,也不見有人來邀請,而楚振只發來拜貼,請沉醉和她的兩個哥哥務必參加。未展開帖子之前,沉醉連大口呼都不敢,生怕把帖子給吹壞了,展開帖子之後,恨不得將帖子挫骨揚灰。

至於平那些狐朋狗友,此時全沒了蹤跡,其一是對沉醉本人本身就沒有非分之想,其二是有非份之想的也因沉醉被王上的指婚而作罷,名花既然有主,其餘人自然不想再力。

最後沉醉不得不淪落得陪伴她的三哥百里承邦出席此次的“壺蝶會”她三哥則一副委屈的樣子,表示自己是放棄了對其他佳麗獻殷勤的機會。沉醉看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一家家戶戶的女子都習慣的卸下金釵銀飾,轉而簪花。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素來低調的沉醉,此次也心打扮了起來,非要讓那些有眼無珠的男人後悔對自己的輕慢。

沉醉挑了一襲淺藍銀絲穿紗繡花草襟的薄絲裙,青絲斜挽,只簪了一朵碗口大小的粉白間層的木芙蓉花。如像往常般穿金戴銀反而會覺得庸俗,但是今只簪一朵花,有豔冠群芳之意,且粉白木芙蓉柔而添媚,嬌而含羞,別有風情。銀白撒花束帶緊繫小蠻,琉璃佩飾直直的從間垂掛下來,緊壓住翩翩飛散的細縐裙。挽上同半臂,行來彷彿雲中仙子,縹緲出塵。

百里承邦接過沉醉的手扶她上轎時,也面驚豔之,有吾妹絲毫不遜桂氏之語。再看到沉醉手腕上繫著一朵幽香的白蘭時,更加驚讚。以花代鐲,別有趣致。

清晨出門,百里承邦先是陪他母親君華公主和沉醉到花神廟祭拜,然後再到廣場外的花市選花買草,及至午後,二人才相攜去到蝶園。

蝶園出乎沉醉意料的是,白衣翩翩楚振身邊站著的並不是桂雲致,而是他的妹妹,靈馨公主。這大大讓沉醉的心情好了起來。

沉醉有些痴痴的看著楚振,算著自己有多少子沒見到他了,美男果然養眼,對於他不邀請自己的罪過,沉醉很容易就寬恕了他。

當桂雲致陪著楚律到時,沉醉破天荒的主動上前寒暄,還對楚律展出由衷的甜笑容,讓他受寵若驚。沉醉心底想的卻是,此二人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趕緊送入房就是最好的了。

眾人各自寒暄後,既是晚間的正宴“鬥花會”至於撲蝶則早成了形式,不過由些婢女在花叢中以傘撲蝶,聊供人娛樂。

古詩有云“朝飲木蘭之墜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花為食是自古傳的習俗,這“鬥花會”斗的也並非鮮花,而是各種以花製成的佳餚,客人所備佳餚必須與花相關,習慣的大家都是帶以花為原料的菜餚。

靈馨公主帶的乃是宮裡所制“百花糕”取它兼有眾花之味。

餘下各人也拿出“百花釀”或帶來“玫瑰茶”

“桂花魚”之類佳餚。

輪到百里二人時,僕人捧上一碧綠荷葉形的袒盤。沉醉含笑指著道:“此菜名為荷花魚翅,以魚翅,雞茸,雞蛋,豬為料。”林木靈驚呼了起來“這盤沒有以花為料,該罰,該罰。”沉醉嬌笑“此話謬矣。我這碟菜,以蛋花鋪就荷花瓣,再輔以荷葉盤,活脫脫一朵蓮花,怎麼不算。你們取花之味,我取花之形,異曲同工,為何該罰?”一時眾語紛紜,有支持林木靈的,也有支持沉醉的。沉醉但笑,效果達成就好。要引起眾人的議論,除了真正那出絕品手藝外,還有就是以爭論來炒作。事實證明,沉醉確實贏了桂雲致所帶來的“丹桂花糕”丹桂花糕乃是上古傳下的秘方,早就失傳,只怕桂雲致也是在古書裡偶然翻得的。

“丹桂花采花,灑以甘草水,和米舂粉,作糕,清香滿頰。”聊聊數語,但其中所費之工藝卻是極難。單說在這仲之際要尋新鮮丹桂,已是難,何況還要遠走百里,取那清泉寺的甘泉,又是一難,至於其後的舂米,和粉,上蒸籠,無疑不要獨特的技藝。此糕一處頓覺香味撲鼻,如何即化,甜而不膩,滑而不粘,實乃佳品。

在眾人皆認為此菜為魁首時,卻出了個這麼頗受爭議的“荷花魚翅”注意力全部被走。

-------------某璫其實想表達的是:沉醉的心機還是很深沉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