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金銀本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先生,你手上有五兩銀子,若果一定要選擇的話,你會兌南楚王朝的錢幣,還是我們長王朝的錢幣?王先生想都不想便說。
“我會選擇長王朝的錢幣,因為就算我兌了長
王朝的錢幣,也可以隨時換回銀子,但兌了南楚王朝的錢幣,就不能回頭了。”
“那好,王先生,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了。
你手上有我們的錢幣,和五兩銀子。
若果要買下我手上這塊玉,你會用錢幣或是銀子?”王先生這個問題想了一會才說。
“我會用錢幣來買,雖然我知道錢幣和銀子是一樣價值,但我還是喜歡留下銀子多於錢幣。”清梅得到答案後,很滿意的說。
“很多謝王先生特地來回答我的問題。”
“皇后娘娘請不必客氣,大家都是大漢人,雖然我們各為其主,但我是很嚮往長王朝的,可以跟陛下說話,我同樣
到高興。”在王先生走後,清梅又請了來自涼州的商人,回答的和王先生一模一樣。
“好了,各位,聽完兩人的說法後,大家有什麼意見呢?”清梅看著眾人開始領略自己的意思時,微笑著說。
思先說。
“梅兒,你的意思,是李情和上官武的商人,他們比較喜歡用銀子來兌換我們的錢幣?”清梅點點頭。
程林也大概瞭解。
“皇后娘娘,你的做法是儘量將李情和上官武民間的銀子,換成我們的錢幣,那麼他們的白銀黃金便到了我們庫房了?”清梅又點頭說。
“是的,我們只要發行我們的錢幣,換來他們的白銀和黃金,再到他們王朝內購買物資,抬高物價,我們便可以從中獲利了,只要我們多了銀子或黃金,在國家財富上佔有了主動權。
剛才大家也瞭解,李情和上官武王朝內的商人,他們很願意換取我們的錢幣,因為可以隨時換回白銀或黃金。”
“皇后娘娘,剛才聽兩位商人所說,大秦和南楚王朝領地內,還存在不少商人們私下用白銀作易,若果我們王朝的錢幣不能在民間
通,那豈不是白忙一場?”楊文說。
“楊大人,正如剛才那名商人所言,若果同時擁有錢幣和銀子,民間的人還是比較喜歡留下銀子的,而使用錢幣,這不正是無形中讓錢幣通了?”清梅回答說。
到海琳了。
“皇后娘娘,我還是不很明白,為什麼大秦及南楚王朝的人,要兌換我們的錢幣呢?他們持有銀子或黃金不是很好嗎?”
“丞相大人,這個你就不明白商人的想法了。
李情或上官武現在還可以讓民間的銀子兌他們的錢幣,可是商人們會這樣想:有朝一,李情或上官武將下令他們王朝民間不淮藏有白銀或黃金,必須全部兌換他們的錢幣的,民間將沒有白銀或黃金
通。
當朝廷入不敷出時,朝廷也只好濫發錢幣來充數,特別是戰爭失敗時,他們的錢幣再也沒有了價值。
這樣的事歷史發生的次數不少,所以若果我們的錢幣可以自由兌換白銀或黃金,他們便會悄悄的將銀子和黃金存到我們的王朝裡,剛才大家都聽到了,大秦或南楚王朝的商人,私下還存有很多金銀的,同時我們可以訂立一條律法,要求外地來的白銀或黃金,在進入長王朝時必先兌換我們的錢幣,在離開時才可以兌回金銀,我們便無形中多了一筆財富了。
就算他們不這樣做,對於我們還是沒有什麼損失的,最多白忙一場。”對於商人的想法,身為帝國第一大商的她,又怎會不清楚呢?李情和上官武發行錢幣,長
王朝不得不跟著他們如此幹,否則民間財富將慢慢
失,同時長
王朝將受敵國錢幣的價值所影響,發行錢幣成了必需要作的事。
所以,大家都同意了清梅的想法。
不過為了不讓民間影響太大,海琳建議先在幾個大城市試驗,才推到全個王朝。
這是海琳一貫做事方針,在還未知道結果的情形下,讓王朝新的政策作小規模的試驗,從中察看有什麼缺點和漏,加以改進,才推到全國實行。
這樣避免一些可能是失敗的政策影響太大,先前海琳在民間作了不少民生的政策,也是因為發現是不可行而放棄,令朝廷的損失很小,甚至可以從中瞭解一些錯處,在錯誤中學習,而引起另一項可能是成功的政策。
長王朝生產力很強,冶金鍛鐵等技術較高,製作錢幣是很輕鬆的事。
清梅的品味頗高,她特地委託了舞會設計了美的模樣,也有防止偽造的功用。
過不了多久,在北海便發行了第一批長王朝價值一千萬兩銀子的錢幣。
按清梅所說,先由邱家銀號用銀子兌換,再慢慢在民間通。
這些錢幣取名長幣,按過去一樣,一兩銀子兌一兩錢幣,而一兩黃金則兌五兩錢幣,朝廷保證錢幣可以兌回金銀,老百姓可以在邱家銀號自由兌回銀子或黃金,長
王朝將在半年後,全面改用這款錢幣。
由於朝廷保證了它的價值,老百姓並不抗拒這種攜帶方便的錢幣,與大秦及南楚一次過規定民間用錢幣代替銀子不同。
商聯會和民論會對錢幣沒有多大意見,只是讚賞它攜帶方便,可以用幼線串起來,不像過往要帶著重碇碇的銀兩。
海琳也安排了商聯會和民論會派出代表,定期查看貯存的黃金和白銀,並核查數量,令民眾對錢幣產生信心。
這就是所謂的’雙本位’制度,長王朝將它的貨幣定下一個實質的價值,用白銀和黃金作為貨幣的定位。
由於可以自由兌回,使用它的人並沒有懷疑它的價值。
只是,清梅只從商人角度去想出這個’雙本位’制度,卻沒有從民間方向去看’雙本位’制度。
在不久後的事實中告訴所有人,清梅提出的’雙本位’制度是完全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