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師長眼中的瞎折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劉這邊拿著黃傑簽字同意的編制計劃開始整編,位於渭南的第二師師部裡,黃傑也拿著劉
上報的編制計劃和師參謀長李伯華兩人對視苦笑。
因為副師長柏天民已經率三旅去江西參加蔣委員長組織的聲勢浩大的“圍剿**”大戰,二師最高長官就只有他們兩人了。
“師座,那小子的編制有點兒離譜了吧!後傳出去,會不會被有些人詬病?”李伯華指指頭頂。
“嘿嘿,離譜是沒錯,不過,劉可沒找我多要一分錢軍餉,自己貼補著替國家養兵,上頭誰敢說我的壞話?”黃傑微微一曬。
“就怕有人拿這個做文章,說我師擅自改變編制計劃,你看,那小子膽肥的,一個連就敢搞十二重機槍。”李伯華道。
“就是這樣我才不怕,參謀長,我問你,你能不能變80重機槍出來?或者是你面子夠大,讓軍政部給你特批幾十
?”黃傑反問道。
“我可沒那個面子,就是把我這百十斤賣了,估計也換不來十。”李伯華苦笑著搖搖頭。
“所以啊!一份基本不可能實現的編制計劃,我批准了又有什麼不可以的?那小子反正有的是錢,不管他怎麼折騰,只要不找我要錢要裝備,怎麼送,我都敢收敢批,反正,這幾年也不會打仗,在四川窩著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黃傑哈哈一笑,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沒錯,黃傑之所以會同意劉的獨立團編制計劃,除了劉
私人送出的兩萬大洋大禮包,其實黃傑更多的是覺得劉
的編制太過想當然。說白了,在黃傑眼中,劉
現在的做法就是個富二代有錢搗騰著玩兒。
按照**6月剛頒佈的暫行編制表,現在一個甲種師兩旅五團的編制,加上其他營團級直屬部隊,全師定員人數也不過12993人。換而言之,一個團的編制人數不會超過2000人。而劉不僅按照軍政部給出的編制數超員了近二分之一不說,什麼特種大隊,什麼機炮排簡直就像個是個笑話。
超過的編制得自己想辦法籌措軍餉,既然劉能自己掏
包貼補,黃傑可以當看不見,反正獨立團怎麼說也算他的麾下,給了1500人經費,有了2100多號士兵,怎麼算都是划得來的事不是。
將重機槍級支援火力下放到連排級是現代戰爭的趨勢,這樣能保證在第一線就對敵人造成更巨大的殺傷,做為黃傑這樣黃埔出身的將領自然是知道的。可是,知道並不代表能做到。
首先,劉編制中一個機炮排將配置迫擊炮3門,重機槍4
,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他兩個步兵營6個步兵連18個步兵排總共需要54門迫擊炮,72
重機槍,這幾乎是一個乙種師裝備的重火力,一個團跟一個師去比,這不是憑空想象又是什麼?
就算他個人有錢,能買到這麼多武器,子彈炮彈從哪兒來?後勤又如何保障?做為中央軍最銳野戰師的一師之長,黃傑顯然考慮的很周全,要知道,就算是他這種甲種師,戰時配備的子彈炮彈也沒超過一個基數。
按照劉的這種近乎於想象的敗家子式配置,全師的彈藥配置給他,也不夠他一天玩兒的。
至於什麼特種大隊,在黃傑看來,不過是特務營改了個名稱而已,其他的倒是中規中矩,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新意。
劉當然沒辦法變出72
當前**裝備的主
配置馬克沁重機槍,就算他再有錢,這種**都缺的眼發綠的制式武器也不是那麼好買的,先前杜月笙送他的那幾
,已經是用了潑天的面子了。
不過,劉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用馬克沁當獨立團重機槍制式武器,雖然這種
速達600發每分的重機槍已經是碾壓
軍重機槍的存在,但是劉
覺得還不夠。
在劉的計劃裡,所有的重機槍將被加長加
槍管
程高達1500米
速最高能達到每分鐘1500發的mg42取代,擁有4
mg42的機炮排,的不僅能對正面攻擊之敵展示“死亡電鋸”的威力,就是對當前
寇時速不過300多公里的螺旋槳式轟炸機也能構成極大威脅,如果能解決子彈供應方面的難題,mg42堪稱一線部隊最強輕火力。
黃傑當然不知道,劉獨立團的軍械廠在格魯諾夫的帶領下正在開足馬力生產子彈,生產7。9mm毫米機步槍子彈,適合漢陽造、捷克輕機槍、mg42用的同標號子彈,現在每個月的產量已經基本穩定在30萬發,刨去每月訓練需花費的15萬發,尚能存儲下15萬發,距離長城抗戰還有6個月時間,拋開提前行軍的一個月,5個月時間,75萬發子彈足夠80
mg42不停噴
出讓
寇膽寒的死亡電鋸的聲音。
鑑於mg42機槍消耗子彈的能力過於巨大帶來的後勤負擔,劉還是忍痛讓班一級使用捷克造輕機槍,否則光子彈運輸就能把士兵們壓垮,給機炮排專門配備的壯丁供應班,主要工作就是搬運子彈。
至於說機炮排另一種壓制活力---迫擊炮,反而購買的難度就比重機槍要小的多了。大炮做為戰爭之神早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確立,中**隊對大炮的需求幾乎也是望眼
穿式的。可鋼材的缺乏以及鋼材技術的不過關注定了就是有圖紙也無法對各類可將幾十斤重炮彈送到上萬米外的重炮進行仿造。
搞不了重炮那就搞小炮,從60到120各類口徑的迫擊炮成為全國各軍工廠製造的主,甚至可以說,若論迫擊炮那家強,在整個亞洲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中國在整個30年代以及未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迫擊炮這一塊兒就把亞洲第一軍事強國
本甩到了身後,雖然是很心酸的領先。
而位於南京的金陵兵工廠就是造迫擊炮的佼佼者,自從1931年採用瑞士進口的捲鋼仿製出了82式迫擊炮,一年的產量就達到了300門。從7月份開始,劉就電報杜大老闆,用了未來五個月接近15萬現大洋的利潤請他去南京活動替獨立團購買36門60式、36門82式迫擊炮和總計6000發炮彈,除去炮和炮彈近10萬大洋的造價以外尚有5萬大洋的空間足以讓杜老闆上下活動的了。
換句話說,只要有錢,中國現有的裝備對劉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
劉現在缺少的主要是人,中低級軍官的大量缺失,迫使劉
不得不大量啟用這三個月中表現優秀的上士老兵們。
全團2000餘人在聽完劉的編制報告後,最期待的是自己這
大蘿蔔會落到那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