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歷史的車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就這樣,在新兵們飽滿的訓練熱情中,火熱的七月來臨了。

站在窗口,默然凝視著遠山。

這一個月中,歷史的車輪依舊走得很穩當,共和國史稱“第四次圍剿”已經在光頭校長緊密鑼鼓的安排下開始準備了,獨立團所屬第二師亦接到光頭校長的密令,將會有一旅的兵力調往前線,暫定為副師長柏天民率領。

做為上校團長,已經有資格知道師部的安排,在拿到師部例行公事的電文後,劉也是不置可否將電文丟在一邊。做為一支新軍,沒人會把主意打倒他的頭上,光頭校長這次是想畢功於一役解決所謂的赤患,調的四十萬大軍都是國民政府比較銳的部隊。

並沒有為紅部隊擔心,據歷史,光頭校長這次是損兵折將毫無寸進不說,又充當了一回運輸大隊長,在曾經的歷史時空中,這活兒他乾的可不少。沒他的幫助,十幾萬紅戰士很有可能大部分手中就只有大刀片和紅纓槍。

而十九路軍也和歷史一樣,數萬將士移師福建,駐守福建省,想起臨走時蔡廷鍇將軍落寞卻堅定的眼神,劉知道,他這隻小蝴蝶的翅膀終究掀不起太平洋另一頭的風暴,十九路軍這支軍,終究還是會走上歷史的老路。

不過,有了劉的點醒,劉相信,十九路軍不會再像前世一般沒用到一個月就在光頭校長十五萬大軍的威迫下四分五裂,一支強軍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就算他們真的還是依舊和歷史中一樣,劉看著遠方正在各種火熱訓練的新兵老兵們,輕輕吐出一口氣,他手下還有十九路軍最銳的500官兵,他們一樣會讓寇再次在他們的手中盡鮮血。

聽著悉的漢陽造的槍聲,劉知道,現在很多人應該在進行打靶擊訓練。

有了他鋼殼子彈的創意,充實了本地工人的青龍機械廠夜開工,人歇機械不歇,一個月下來,也才完成了四十萬發子彈的一半訂單二十萬發,足足將產量提高了一倍。加上先前杜月笙送的十萬發和從師部領取的十萬發,劉手裡有了四十萬發步機槍子彈。

不過,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別看四十萬發子彈看起來很多,但在劉誇張的擊訓練計劃中,要求每名士兵每天要用臥姿、立姿、跪姿、衝刺中擊四種方式擊40發,2200名士兵每天僅訓練所需子彈就達近九千發,而這樣的擊訓練,更是令人恐怖的達到三個月。

這還不算其他的損耗,比如像莫小貓這樣的變態,每天的訓練量被劉規定為200發,是其他普通士兵的五倍。而且這樣的士兵絕不止莫小貓一個,凡是發現有一定擊天賦的士兵,都將會被擊訓練教官一一挑選出來,進行特殊訓練,他們以後就是各班的手,負責狙殺寇的擲彈筒兵,這也是劉想出來的對付軍擲彈筒的一招。

連排級火力全靠輕重機槍來維繫,但軍每個小隊配備的兩具擲彈筒對這些火力點威脅巨大。不過軍現在裝備的大正十年擲彈筒也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程不遠,不過區區200米不到,想要發擲彈筒對火力點進行打擊,他們就必須進入步槍的程。

曾經的時空中,無論是**還是紅部隊,都在擲彈筒的威力下吃過大虧,之所以拿他們沒辦法,就是因為訓練量的問題,準的兵士太少,對擲彈筒兵形成不了足夠的威脅。

在劉的計劃中,每班有兩名類似於後狙擊手存在的手,就能讓軍擲彈筒小組的屎都被揍出來。

等他們再開發出程達500米遠的改進型仈jiu式擲彈筒,劉覺得自己說不定連程達800米的狙擊槍都搞出來了。

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劉不信自己這個多了八十多年未來經驗的共和國最強尖兵對付不了他們,搞不來飛機大炮,輕武器方面,一貫注重節約連四個輪兒的小汽車都想辦法造到一噸以下的小本還真不是個。

像這樣一搞,這四十萬發子彈,也不過堪堪夠一個半月使用。好在機械廠銅的儲存量少,但鋼材還不少,再不惜成本加工三個月,應該還能有六十萬發子彈的產出,稍微節約點兒,基本夠用了。

正如同劉所說的,寇老兵四百米外能一槍爆頭的擊是用子彈喂出來的,那他劉就讓他的士兵在子彈裡游出來。

這對於每年擊量不過百發,戰時最銳的中央軍甲種師子彈帶裡最多也不過百發的的**來說,簡直就是恐怖的天量。若不是在獨立團,終其一生,他們有可能都不出如此之多的子彈。套用俞獻誠的一句話:這樣的訓練量,就算是頭豬,也能在三個月後端著漢陽造一槍打中百米外的狼。

子彈這個大問題已經解決了,mg42那本應該在十年後才正式列裝德**隊的大殺器也正在緊密鑼鼓的設計零件中,雖然格魯諾夫設計的那臺金屬衝壓機很簡陋,但一旦研製成功,月產個七八機槍還是不成問題的。

mg42的設計製造劉目前還只敢給格魯諾夫這個耳曼人來做,別說其他工人參與,甚至獨立團其他高層都不知道有這樣一款機槍的存在。劉的目的很簡單,在長城抗戰以前,最大程度的保密。

深知本在中國間諜的厲害,據史料記載,本從這個世紀初開始就對他們覬覦已久的華夏展開了龐大的諜報工作。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本的大量間諜潛入中國。他們以外人員、商人、學者、教師、醫生、遊客、僧人等身份為掩護,把觸角伸向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等領域,想方設法蒐集情報,為本軍政當局制定侵略政策和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他們也遊離於中國各個派別之間,從事謀略活動。

就算是獨立團已經位於中國腹地,但劉也不認為無孔不入的本間諜會放過自己這個擊斃了他們一個少將外加一個大佐的“抗英雄”等到長城抗戰開始,獨立團的軍事基地也應該初具規模,本人的間諜再想混進來也就不那麼容易了。當然,讓本人盡鮮血的mg42也就不用再保密了。至於本人會不會仿造,劉敢肯定,就算把圖紙給他們,那幫一向以節約為己任的陸軍省高官們也會否決這個提議,mg42巨大的彈藥消耗量會挖了他們的心,那怕mg42會打爆他們的大正十一年輕機槍和92式重機槍,那怕他們的後勤也並不是人們想象的渣渣。

資源貧乏幾千年的島國思維模式,不是一場戰爭就能改變的,直到八十年後他們依然如此。

唯一防備的反而是自己人,光頭校長可不是那麼好糊的。耳曼人到時候就是最好的擋箭牌。

杜月笙那邊的化肥工廠應該已經投入生產,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驚人利潤的產出,讓他幫忙購買的德國密車和所需軍械應該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就會送達潼關,那個時候,他的設想才能逐步付諸於現實。

不過,那還有些遙遠,現在,他還得有個重要的東西先做出來。劉相信,那個二十幾年後聞名遐邇的玩意兒在當下,也會讓寇聞風喪膽。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