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羊入虎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話其實不光是張璉說,就杜威也在這麼想。他最怕死。更捨不得這麼些年來他掙下哪麼大的一副家當,要是箭書上寫的不算數,哪豈不全完了?因此,他也害怕。

想了一會,向張璉說:“…哪好,要是將軍不放心,本官派人去漢營,找劉知遠當面說說,非得讓他來個親口許諾。”張璉還是搖頭說:“難!你派個人去,能見得到劉知遠嗎?能得到他親口許諾嗎?”杜威笑道:“派別人前去許是見不到劉知遠,本官是請俺老擺駕前去,諒他劉知遠是不好不見的。”張璉一想:這倒是。杜威他老婆是郭無為的女兒宋國公主。那劉知遠也是出身郭無為麾下,郭無為當年揮兵南下打江山,就把太原那副家當給他,委了他當北京留守的。劉知遠能有今,靠的也是太原這副家當。時至今,那劉知遠不管如何不講信用,諒也絕不好不給面子郭無為女兒的。想罷,點頭說道:“哪好。你就讓公主去看看吧。”說罷,也就回營去了。

杜威忙命人請出公主,把這話一說,公主道:“你這人辦事怎麼就這麼煩人的?當年你要節度天平軍,要本宮找皇上,本宮去了。後來要羽林軍來鄴都,又要本宮找重貴,本宮也去了。就這樣,咱家的大晉天下都讓你折騰完了。今天你要投降,又要本宮去求劉知遠,虧你還有臉說得出口。要去你就自個兒去找他說嗎?”杜威陪著笑臉說:“如今兵臨城下,將至濠邊,咱們是有求於他的。本官要是去見劉知遠,萬一他一但翻過臉來哪咱可得人頭下地的。若是公主前去,諒他劉知遠就是得罪天下人,也萬萬不會不留面子給公主…”看著公主滿肚子不高興,不願答話,忙接著說:“萬一他一旦翻臉不認人,哪吃虧的可不只下官一個,要誅連家族,哪連咱們一家老少,豈不都全完了麼?因此…還得勞駕公主親自走一趟…”宋國公主聽了,半晌無話。這也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只猴子滿山走。”遙想當年,由父王許配,下嫁這杜威,傍著自己孃家,也享了不少榮華富貴。倒是這死鬼貪得無厭,也想遼人扶他當皇帝,矇騙了石重貴,把大晉江山斷送了,不料自己又被遼人蒙了,到頭來甚麼也沒撈著,如今反成了喪家犬般的…,心想:“如今他又惹火了劉知遠,自己要不去求情,劉知遠他要是翻下臉來,趕盡殺絕,個滿門抄斬斷子絕孫的,就算是留下自己,那往後的子也不是好過的…”無奈,便命人備好馬車,大開城門,徑往漢皇御營而去。

卻說前漢皇已下旨增兵攻鄴,郭威領著二萬兵,星夜趕到來了,御營之內,漢皇正與各將領籌劃攻城之事,忽有中軍來報:鄴都城內,來了一輛馬車。一個婦人,自稱宋國公主前來求見皇上。

漢皇笑道:“宋國公主前來見朕,想必是那杜威又想投降了。”便令中軍大開?門,放她進來。

因見營中諸將,盡都出自石晉朝中,後降遼人,如今又歸順大漢的,頗多不便。因此,命諸將暫往後營?避,只留郭威侍候。便宣宋國公主入見。

宋國公主進得帳來,禮畢,漢皇命賜座相待。問道:“杜威已奉表歸順,寡人亦已保其官爵,如何回得鄴都又便反叛?”宋國公主忙道:“陛下重興漢室,溥天同慶。愚夫亦不勝慶幸。但又惟恐陛下究其過往罪責,聽聞移鎮宋州,未免心下憂疑,恰好又逢恆州又派遼將張璉前來監督,便致首鼠兩端,遂致觸犯天威,勞動王師。如今又見大王箭書,今已願開城納降謝罪,故令臣妾前來乞恩,請陛下網開一面,曲貸餘生。”漢皇聽了,一肚子的不高興,說:“你家這個杜威也忒雞腸狗肚的。朕相信他,他倒不相信朕。反覆無常,如今朕已大軍親臨鄴都,屢次招降,也都反覆宣明保留官爵,既往不咎,他至今倒是在閉關拒命,還說甚的網開一面?”宋國公主忙道:“重威豈敢抗拒陛下,只因為虜將張璉,在身旁監督,並以武力挾制,杜威無能作主。”漢皇道:“難道這個張璉就不怕死麼?”宋國公主道:“他正是怕死。他就是怕陛下饒得了杜威饒不了他。”漢皇冷笑道:“不單是杜威雞腸狗肚,連跟他混在一檔裡的也是雞腸狗肚的。難道咱大漢就缺了這口飯,養不起他一個張璉?公主儘可回城告知他們:要歸順大漢,立即開城歸順。如是真心歸降,朕不分華夷,一視同仁,一律既往不咎。如仍舊企圖負隅頑抗,城破之,玉石俱焚,那就別怪寡人不留情面了。”宋國公主聽了,忙接話道:“陛下既有此意,還請降旨一道,待臣妾帶回城去,讓他們也較放心。”漢皇聽了,老大不悅。郭威見了,接口說道:“皇上君臨天下,一言九鼎,豈會失信於臣下。何況下旨招降,已非一。箭書招降,難道那些就不是皇上的旨意了麼?主上如今大業新立,萬機待理,只為了這一個鄴都,已經是遷延時,如今不但是皇上有氣,就是三軍上下也都怒氣衝衝的,爾家杜大人明事理的,不應一再拖延,早早出降才是,否則一但攻破城池哪時就再也不好說話了。”宋國公主見了,知道不好再說,只好告辭回城覆命。

杜威聽公主受到漢皇禮待,倒是放下了心頭大石。但張璉還是放心不下,說:“要俺投降,他劉知遠非得寫下保書不可。你杜將軍要是私下裡開城投降,莫怪俺反臉不認人。”杜威無奈,只得又央公主去見漢皇。

公主說:“本宮走了一趟,也都說好了。你們要不放心,你們自己去好了。”不管杜威怎麼央告,也不肯再去了。

杜威只好又命次子杜弘璉前去漢營,向漢皇稟明詳情,請求頒下詔書,書明赦免杜威張璉二人之罪。令他們各人手執一張,好作為憑據。

漢皇聽了,頻頻冷笑,就依杜弘璉說的,命陳觀寫了兩張,與杜弘璉。那杜弘璉討得兩張詔書回來,與杜威。杜威見兩份詔書各各書明對杜威,張璉二人既往不咎,官復原職等語。張璉拿了詔書在手,這才放心,把一張給了張璉,張璉見了詔書,這才不再發話了。次辰後,依約大開關門,杜威率領文武官員,出關接皇師。

高行周,慕容彥超二將帥兵先行,就在城下收編了杜威張璉的人馬。隨後,郭威人馬,護著漢皇擺駕進城,那杜威早已免冠素服在道旁跪。漢皇見了,忙命人扶起,賜還衣冠,仍即授以太師,太傅,中書令等官職,並晉封楚國公。杜威見漢皇果然有信,不少自己一官半職,另還加官晉爵。暗暗欣喜若狂,忙在前方引導,接皇上入城。一路之上,只見十室九空,餓殍滿路,那些饑民見是漢皇駕到,都紛紛跪拜哭訴,訴說守軍?yin搶掠,塗毒百姓。那杜威聽了,只是裝聾作啞,噤口不言。正在此時,那張璉也領著一隊隨從前來接駕,也挑些恭維的話來說,只等著新主還他的原任官職。

誰知未等張璉說完,漢皇指著滿街的餓殍饑民,又指著張璉喝道:“就是你這個張璉,盤踞我鄴都,抗拒王師,挾迫杜威,殘害百姓,犯下的滔天大罪…”那張璉只聽手下回來報說:杜威在城外接駕,不但賞回頂戴官服,還官復原職,因此興沖沖了前來,滿指望著討回個官職,不料來了個當頭喝,嚇的魂魄皆散,連話也答不上一句。

郭威更是默契得很,不待皇上下令,把手一揮,大喝一聲:“這等害民賊,押下去砍了!”手下的親兵如狼似虎,如抓小雞般的,便把張璉拖了下去砍了。

張璉身後那百來個隨從見了,正要四散奔逃,但已經來不及了,郭威又大喝一聲,把手一揮,大軍一轟而上,把這群隨從團團圍住,砍瓜切菜般的,殺了個乾淨。漢皇知道城外收編的還有張璉的兩千遼兵,也是靠不住的,但一時不好大開殺戒,就下令把他們解散,放還恆州。誰知這批遼兵惱恨漢人殺了他們首領,走到離鄴都十里之外,便就沿途大肆燒殺搶掠,以洩憤恨。探馬回來報知,漢皇大怒,即命王章領一萬馬兵隨後掩殺,殺他個乾乾淨淨,半個不留。杜威在一旁見了,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則聲。心下倒暗自慶幸:多虧公主先行來向劉知遠討了個人情,不然的話,今天別說是榮華富貴,就是項上這顆頭顱也早都完了。因此,加倍兒的小心翼翼,接待漢皇一行,進入官廨,眾官候皇上升座,參拜畢,即有蘇逢吉宣詔曰:“皇上有旨,太師杜威,不宜久駐外任,亟應隨駕入朝輔政。著羽林軍護送即起程,前往汴京。”杜威聽了,又嚇了個心驚膽顫。漢皇先遣自己回京,暗下里不知有無變卦。無奈身前身後,盡是漢兵漢將。自己已是手無寸鐵的愚人一個。正是:“在人屋簷下,焉敢不低頭?”只得任憑安排就是了。

這正是:成者為王敗者寇,強者成功弱者亡!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