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背後說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爍笑道;“此次他號召諸侯救駕,不管來了多少路人馬,誰都不及他的多,他當然就是盟主。若是人馬眾多,指揮得當,萬一真能把皇帝救了出來,眾人都只能聽他的。他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中原霸主,可以號令天下。”眾人聽了,俱點頭稱是。

趙爍繼續說道;“…救不出皇帝,也無損他的兵馬,既可得一個忠義救主的好名聲,又趁這個機會聯絡各路英雄好漢,有利於今後擴充力量。他賭這一把是坐贏無輸,不管開那一寶,他都是贏定了的…”陳德賢道;“既然這都有利於達到他的目的,哪他的目的就是…”趙爍道;“取代石晉,自立皇朝。”眾人聽到這裡,俱各鼓掌稱?,齊說;“說得極是,說得極是。”竇融道;“據賢弟如此說來,北平王這次名為救駕,實際是為了達到他自己目的,按理說,我們前去,只不過是為他作嫁衣裳罷了,那我們倒不如不去。”說完,以目光徵詢各人意見。

牛霸道;“依我之見,竇總兵若是有意歸順契丹,那就不要前去。如果無意歸順契丹,那就以去為好。”眾人聽了,各有所思,郭無為仍不明白,問道;“大哥,三弟,你們說來說去,我還是一塌糊塗。倒不如就說一句去或是不去?”鄧龍說;“郭公子別急,一句話是說不清的。待趙爍慢慢說下去。”趙爍道;“三弟說得也很對。竇總兵當然是不會降遼的。假使他若想歸順契丹人的話,如今又去從契丹人手中搶人,那明擺著是跟他們過不去。因此是不能去。而小弟深知竇總兵是不願歸順契丹的,因而,這就是應該去。”竇融道;“賢弟深知我心。據賢弟剛才所說,此次所謂救駕,都不過是北平王為謀一己之利而玩的手段而已,我等若去了,又能得什麼利益呢?”陳德賢理解了趙爍的思路,耐不住要說出來了他說;“獲利良多呀!如果能救回皇上,北平王必將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得了氣候。如今我大名若出兵參與,那時對大人自當另眼相看,當可從中分得一杯羹。此其一也。救不出皇上,也正如趙爍所說;…於我兵馬無損,既可得個忠義救主的好名聲,又得個機會聯絡各路英雄好漢。也可與北平王共得漁利。此其二也。”回過頭來問趙爍;“趙爍,你說在下說的對否?”趙爍笑道;“參軍所見,正與某相合。大名兵馬,就算是前去白跑一趟,總兵大人至少也必會換回一個有心救國,無力救主的美譽…”眾人聽了,齊鼓掌喝彩;“好一個有心救國,無力救主。”竇融高興地說;“看來諸位都?同趙爍的意見,我大名府是應該派兵前往嘍?”眾人俱皆興致,附議出兵。竇總兵忖度了一會,也覺得有利無弊,便對部下三將說;“大名府的家底淺薄,兵微將寡,你們三個是比我更清楚的了。你們好好計算一下,該拉多少人馬去?怎麼個去法?不過有一點是要明白告訴你們;大名這個老窩是萬萬出不得半點差池,是一定要保牢的。

張彪說;“依末將之見,集全部兵馬,務要配備強弓硬弩,旗甲鮮明,不管是打得成打不成,也別讓其他部隊瞧咱們不起。”陳德賢沉思了片刻說;“正如大人所說,咱大名兵微將寡,還要先保城池,看來不宜多發兵馬。前與鄧開山抗衡,全賴三位公子鼎力相助取勝,既鼓舞了士氣,又安定了民心…此次既要出兵勤王,又要防城池有失,顧此又防失彼,難免捉襟見肘,除非三位再次助我等一臂之力,人馬方好調遣。”竇融忙接著說道;“本官正有此意,與參軍不謀而合。”轉對趙爍說;“濟弱扶傾,乃壯士所為。前鄧開山兵犯大名,多蒙三位出手相助,解我厄困。此次出兵勤王,仍請三位再助我大名…”那郭無為正是個無事找事的大閒人,練了這麼些年的武功,還沒真正一刀一槍上陣鋒使用過。前次對鄧開山一仗,覺得未過夠癮。今天在這裡呆了半天,見他們盡是文縐縐的講來講去都說不清打還是不打,也不上嘴,他早就不耐煩了,這會聽竇總兵說了個“請”字,也不等趙爍開口,他就忙搶答過話來說;“行,行,行,您儘管放心,咱兄弟仨反正都閒著沒事幹的,你這個忙咱們是幫定了的。”竇總兵聽他這麼一說,大喜,說;“趙家大兄弟與陳參軍對此次出兵勤王都極有見地,那就請你們計劃計劃,該如何方為周全。”陳德賢答道;“正如剛才大人所說,大名這個老窩是萬萬出不得半點差池的。所以郭將軍剛才提議派出全兵馬,看來不大穩妥,趙爍對此必有成算,在下倒想聽聽公子的高見。”趙爍想了片刻,說道;“依某愚見,北平王此次所謂會師勤王,是醉翁之意,不在乎酒的。契丹人以三萬人馬押送,必定戒備森嚴,到時即使兩軍對陣,北平王諒也不會拼全力去搶救那個皇帝的。我們此去,那裡是為了打仗,不過附庸作勢而已,因而無須人多,有三五百騎兵足矣…”竇融大喜,對趙爍道;“賢弟此論,正合我意。此行就由賢弟與陳參軍,帶領你那兩位弟兄,五百騎人馬前往。本官自與鄧,張二位將軍留守大名。陳參軍與賢弟自去調動人馬,至於何時起程及一切軍務事宜,你們儘可隨機應變,相機行事。”當堂領了軍令,陳,趙,王,郭四將帶了兵馬,不動聲息,偃旗息鼓,悄悄出發。走了半天,探子回報,原來今早契丹大軍剛過邯鄲。陳德賢對公子說;“我等快馬輕騎,還是成了馬後炮。如今只有穿過大路,傍著太行山直往井?,才好繞到契丹人前頭,與友軍會合…”趙爍答道;“這一帶的地理道路,惟參軍最,一由參軍指揮。”於是,由參軍引路,五百騎人馬,含枚疾走,直奔娘子關。誰知關前冷落,只在左近駐下三兩處州府來的兵馬,也都不過一千幾百人的,身為盟主的北平王大軍尚未到來…

各處人馬甚無聊賴,正班師回家,忽又報道有北平王人馬到來,且還向各路人馬宣告帶了錢糧犒勞各路諸侯將士。

眾人聽了,還沒打仗先有獎勞,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於是,各路人馬熱熱鬧鬧地領了犒勞,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去了。那趙爍卻老大不高興說:“他這北平王真不是個東西,自己喊勤王,可自己又不來,他這個盟主是乍當的?”郭無為說:“他是盟主麼,遼兵沒來,石重貴也沒來,他當然就不來了,都犒勞了咱們了,這盟主也算不賴了。”陳參軍聽了,笑道:“看來大公子還有什麼新點子不成?”趙爍道:“真不是味道。石重貴還沒來呢?契丹人也還未來呢?讓咱們白跑一趟。依咱說,咱們別走,在這等著,待他們來了,搶他們的東西!”眾人聽了,立時鬨然叫好。

大名府的勤王兵馬來到了井陘,雖然得了犒賞,依舊心不足,趙爍與眾人商議道;“弟兄們,咱們奔跑數百里,白忙一趟,就得了那麼些犒勞的,真不是意思,你們大家說說該怎麼樣才好?”郭無為聽了,也嚷著;“是呀,真不是意思。大哥,你說出個主意來,咱們火一把。”趙爍向陳德賢說;“陳參軍,你看怎麼樣,給他們出個點子,讓大夥兒火一把,熱鬧熱鬧一下,如何?”陳德賢笑著說;“大公子,別賣關子了。你一開口我就知道你有主意了。肯定是好點子。快說出來大家聽聽。”趙爍被他一語道破,也笑著問道;“探子報說的遼人要把石重貴押回上京的消息,依參軍你看,可是確切?”陳德賢說:“這都是朝裡的人傳出的話,準保八九不離十。再說,就在咱們動身的那天還有信報說,是那個叫永康王的兀押解的,都正在準備動身啟程呢,看來假不了。”

“大哥,你是打算咱們自個兒去搶那個倒黴皇帝?”郭無為急不可耐問地問。

趙爍擺了擺手說;“依我看,兀押著石重貴肯定是走在前邊,一些資重財物肯定是在隊伍後邊,我不是打算堵他們前邊去救那個倒黴皇帝,我倒是想去搶他們拉在後面的東西,你們看怎麼樣?”郭無為一拍大腿叫好,說:“好!這主意好!搶他孃的。反正他們們也是搶咱們的…”趙爍接著說:“…後面那些是什麼?肯定有些是他們在汴京搶到的皇宮裡的金銀財寶。他們後面的既沒有警覺,又缺乏戰鬥力,咱們悄悄地跟上去,打他個冷不防。撈他一筆,他搶咱們的,咱們把它搶回來,這是天公地道的買賣,回去也好讓總兵大人高興高興。”這正是:天下紛亂英雄起,趁火打劫去勤王!

大家正在读